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时期的中医

明朝时期的中医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初医学主要是继承金元以来的医学成就,对中医中各种细分学科的划分进一步明确,对各类古籍的考证和钻研颇为深入。可以说这是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之一。在此时期中,虽然还没有堪称温病学专著的医籍出现,但是人们对温病怎样进行防治的认识已经开始萌芽,有不少科学设想和具体经验散见在有关医书中,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温病学的发展在明朝进入了成熟时期。

3.2.1 明朝时期的中医

16世纪开始是明代医学发展的时期。明初医学主要是继承金元以来的医学成就,对中医中各种细分学科的划分进一步明确,对各类古籍的考证和钻研颇为深入。同时,外科学进步很大,出现了一些外科专著。御医薛己著《薛氏医案》首先记载了5种肿瘤和坏疽,详细叙述了麻风病的辨证治疗。王肯堂编著的《殇科准绳》取材严谨,为外科较好的著作。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记载了40多种皮肤病、粉瘤、发瘤等,其中用拉线疗法治痔疮现仍用于临床。

明代医学中不能不提的是李时珍和明末的温病派。

李时珍(1518—1593,见图38),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img22

图38 李时珍

李时珍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3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这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李家世代业医,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经常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起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又多次出外采访,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教,其中有采药的、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大家都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例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的指点下,又仔细观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全书共16部,分为52卷,约有200万字,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地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我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面对浩瀚的本草宝库,如何驾驭、操纵它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可以说这是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之一。他不仅解决了药物的记录、检索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他对植物分类学方面的新见解,以及可贵的生物进化发展思想。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种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尤其是“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本草纲目》不仅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石雕像屹立在莫斯科大学的长廊上。《本章纲目》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1505年)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1595年)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

明朝医学中的另一项伟大成就是温病学派的成熟,这也与封建时期中国政府强大的调控力和统治力有关。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水平低下,再加上其他社会原因,诸如战争、饥荒等,使许多温病广泛蔓延,温邪日益猖獗,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温病学说便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产生出来。从现存医著分析,从战国到秦汉时代,可以作为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在此时期中,虽然还没有堪称温病学专著的医籍出现,但是人们对温病怎样进行防治的认识已经开始萌芽,有不少科学设想和具体经验散见在有关医书中,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唐代是我国经济繁荣时代,唐代以后,南方地区、长江流域一带逐步得到开发,城市兴建,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海外交通频繁,致使疾病传播类型增多。宋代民族斗争激烈,战争频繁,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外感热病随之增多,其流行性与传染性更加残酷,使得医学家们有更多实践机会。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新的治疗经验,认识到《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温病存在着许多不足。同时,因为药物的发现日益增多,发展和改革的条件逐渐成熟,由此温病学进入成长发展时期。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活跃,比如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首先打破《伤寒论》表证必须用麻桂辛温解表的方法,认识到很多外感病滥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两宋金元后,到了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温病学家辈出,温病学专著丛现,对有关温病学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终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的发展在明朝进入了成熟时期。

这一阶段,以吴又可的《温疫论》和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条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温病学专著为标志,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温病理法方药体系,形成了新的专门独立学科——温病学。

金元以前,论述温病者大多以《内经》、《伤寒杂病论》为据,认为都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后来宋朝的郭雍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亦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但他未直接提出“新感温病”之说。他的思想对清代温病学家认识到春夏秋冬皆有感而即发的温病,有较大推动和启发作用。明末吴又可根据实践体会,编写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创立了温疫辨证施治理论。这标志着温病学在明朝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