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涉外礼仪的具体规范

涉外礼仪的具体规范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吻礼时,亲吻的部位会视双方身份而定。但要注意的是,吻手礼的受礼者只能是已婚妇女;手腕及其以上部位,是行吻手礼的禁区。多数人认为,服饰不仅能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品位和教养,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充分体现个人对所出席活动及其主办方的尊重。涉外服饰礼仪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但出席正式宴会时衣着则应慎重。一般涉外正式宴会对来宾的服饰有一定要求。

涉外礼仪涉及面很广,它包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交际活动等各个方面。这里主要介绍与中国传统礼仪的不同之处。

(一)会面礼仪

涉外交往中,除前面提到的握手之外,以下会面礼也很常见。

1.脱帽礼 戴着帽子的人,在与人交谈、路遇熟人或进入他人居所时,会主动摘下或掀起自己的帽子,以示问候。如英国、法国等国家都喜欢以这种方式行礼。

2.鞠躬礼 在韩国、朝鲜、日本等国,以鞠躬礼作为见面礼应用十分广泛。行礼时,应立正、脱帽,目视受礼者,然后低头、上身弯腰前倾,前倾幅度视对受礼者的敬重程度而定。双手可贴放在身体两侧,或叠放于腹前。喜庆场合或会面时的鞠躬礼,一般只做一次。只有追悼活动才用三鞠躬之礼。

3.合十礼 所谓合十礼,就是双手十指相合为礼。在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地区以及我国傣族聚居区,见面时普遍使用合十礼。具体做法是:立正,上身微躬低头;双掌十指对合于胸前,手指并拢向上,掌尖与鼻尖基本持平,手掌向外侧稍倾斜。合十的双手举得越高,就越能体现对对方的尊重,但原则上不可高于额头。行合十礼时,可以口颂祝词或问候对方,也可以面含微笑。但不应手舞足蹈,反复点头。

4.拥抱礼 在我国,除某些少数民族外,不常采用拥抱礼。但在拉丁美洲、东欧等国家,朋友间见面或在涉外迎送仪式中,多行此礼。正规的拥抱礼,讲究两人正面相对站立,右手搭于对方左肩,左手扶住对方右腰后侧。首先各向对方左侧拥抱,然后向对方右侧拥抱,最后再一次向对方左侧拥抱,一共拥抱3次。普通场合则不必如此讲究。

5.吻礼

(1)亲吻礼:是西方国家常用的会面礼,通常和拥抱礼一起采用。即在迎宾场合,宾主往往以握手、拥抱、左右吻面或贴面的连环性礼节,以示敬意。行吻礼时,亲吻的部位会视双方身份而定。长辈吻晚辈,一般吻额头。晚辈吻长辈,应吻下颌或面颊。同辈间同性的贴面颊,先贴一次右边,再贴一次左边;异性则吻面颊。

(2)吻手礼:在欧洲国家,异性朋友见面时,男士会以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俯首以自己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手背或是手指。但要注意的是,吻手礼的受礼者只能是已婚妇女;手腕及其以上部位,是行吻手礼的禁区。

6.称谓礼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外国人姓名与我国的姓名区别很大,姓名中的字词含义、组成、排序都有明显不同。按其排列顺序基本上有以下3种:①姓前名后。如在朝鲜、越南、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和一些非洲国家。②名前姓后。如在欧美各国、中东和亚洲的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地区。③有名无姓。如在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我国的蒙古族。涉外交往的称呼习惯主要有:①在国外,通常称成年男士为“先生”;对已婚女士称“夫人”“太太”或“女士”;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也可泛称“小姐”或“女士”。在西方,女士们普遍喜欢用比自己的实际年龄更显年轻的方式被人称谓。②对来自君主制国家的贵宾,习惯上称国王为“陛下”,称亲王、公主、王子为“殿下”。③对医生、律师、法官、教授、博士等有学问的人,均可单独称其职务或学位,也可加上姓氏和“先生”,如“法官先生”“约翰教授”“罗伯特博士”等。④对军人一般称其军衔加“先生”,知其姓名的,可加上姓与名,如“中尉先生”“史密斯大尉先生”等。⑤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或职称加先生。如“福特神父”“传教士先生”“牧师先生”等。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⑥对服务人员一般可称“服务员”,如知道姓名的可单独称名字。但现在很多国家越来越多地称服务员为“先生”“夫人”“小姐”。

7.问候礼 问候、寒暄用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人见面喜欢以“吃了吗?”作为问候,反映了中国“民以食为天”的心态;而英国人喜欢以“今天天气如何?”与人搭讪,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有关。中国人见面打招呼还喜欢问“上哪儿去?”而在外国人心里,这些均属私事,别人无权干涉,因此极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在国外,比较普遍的问候方式就是“您好!”“早上好!”“见到您很高兴!”等,但不必说得太多。回答对方的问候,也可以对等使用。

(二)位次礼仪

关于位次的规则,我国习惯以左为尊,但国际惯例则是以右为尊。国际交往中,上至政治磋商、文化交流、商务往来,下至社交应酬、私人聚会,但凡有必要确定位次时,基本的原则都是右尊左卑,右高左低,右上左下。特别要提出的是,在西方的家宴上,上座是女主人的座位,男主人会坐在与女主人相对的座位上。宾客会依身份尊卑从右到左并男女相间而坐(图4-26)。但夫妇一般不坐在一起,以免各自闲聊家常而忽略与其他宾客间的交流。而中国人则习惯让男主人位于上座,夫妻通常会相邻而坐。

图4-26 西式宴会位次

(三)服饰礼仪

在涉外社交场合,服饰表征了一种无言的文化,着装体现了一种精湛的艺术。多数人认为,服饰不仅能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品位和教养,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充分体现个人对所出席活动及其主办方的尊重。所以在涉外交往中,服饰礼仪颇受重视。涉外服饰礼仪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根据不同场合选择服饰 出席非正式宴会,衣着可以随便些,只要打扮得整整齐齐即可。但出席正式宴会时衣着则应慎重。一般涉外正式宴会对来宾的服饰有一定要求。通常宴会主人会根据宴请的隆重程度,把出席服装的要求(DressCode)印在请柬上以通知来宾。一般出席宴会的服装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WhiteTie”或“SwallowTail”:意思是请贵宾们穿上最正式的礼服,男士是黑色的燕尾服(大礼服)、官服、勋章等,女士则是长礼服、长手套等。

(2)“BlackTie”或“Tuxedo”:是请宾客们穿上隆重的小晚礼服,男士要穿黑礼服,女士要着长裙

(3)“LoungeSuit”:就是通知客人穿戴稍为正式些,男士应穿深色的西服套装,女士则是笔挺的套裙。

(4)“Casual”或“Informal”:是告诉来宾穿便装即可,男士可穿休闲裤和运动衫,女士穿T裇、牛仔裤或短裤都可以。

2.体现民族特色 在涉外社交场合,精心穿着体现民族风情文化、富有个性美和自然美的服饰,既是基于自尊的原因,也是为了尊重他人的文化和审美,这是服饰礼仪的内在道德要求。

3.服饰禁忌

(1)在涉外社交场合,女士一般不穿超短裙,男人不穿短裤;西方女性可以穿袒胸露背的长裙或透明装,而东方女性基于文化习俗的传统,不可盲目仿效。

(2)参加盛大的典礼,无论天气如何炎热,均不能当众解开纽扣,敞开外衣;若发现仪容不整或需调换衣服,应到盥洗室;另外男士当众提裤子,女士隔着裙子提长袜均为不雅。

(3)男士进入室内场所均应摘去帽子和手套,脱掉大衣、风衣等。西方妇女的纱手套、纱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允许在室内穿戴。在室内一般不应戴黑色眼镜。

(四)西餐礼仪

随着生活方式的演变和国际交往的活跃,西餐已渐成为我们常用的餐饮方式之一。在涉外活动中,为照顾外国客人的饮食习惯,也多以西餐招待。西餐十分注重礼仪,讲究规矩,所以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1.西餐的特点 我们通常对欧美地区的菜肴都统称为西餐,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西欧式”,又称“欧式”,以英、法、德、意等国为代表,特点是口味清淡,以款式多,选料、制作精良而享有盛誉;二是“东欧式”,也称“俄式”,以苏联为代表,特点是味浓、油重,以咸、酸、甜、辣皆具而著称。此外还有在英国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式”西餐,讲究甜品,喜欢用水果入菜。

2.进餐的礼仪

(1)进餐的顺序:正式的全套西餐一般有七八道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道叫头盘,通常是一些开胃菜,如色拉等,目的是增进食欲。第二道是汤,分红汤、清汤和白汤三种。第三道叫副菜,通常是海鲜或鸡肉,味道会清淡些。第四道是主菜,一般为猪牛羊肉,味道相对较浓。第五道是餐后小食,一般为甜品、点心、冰淇淋等。第六道是饮料,如咖啡、红茶等。最后一道是水果。

(2)餐具的使用

①餐巾的用法:进餐时,大餐巾可对折,折口向外铺在大腿上;小餐巾可直接平铺在大腿上。注意不可将餐巾围在脖子上或挂在胸前。可用餐巾的内侧拭嘴,但绝不能用餐巾擦刀叉、碗碟或擦脸。

②刀叉的用法

左叉右刀。使用时左手持叉,右手持刀。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再用叉送入嘴内。美国人则在切割食物后,暂将刀放下,换右手持叉送食入口。使用刀叉时,尽量避免发出较大的声响,更不可挥动刀叉与别人讲话。

有序使用。吃西餐必须注意餐桌上餐具摆放的位置和使用顺序,不可随意乱取乱拿。正规宴会上,每一道食物即配一套相应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摆放。进餐时,应先取左右两侧最外边的一套刀叉。

摆放得当。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合拢并排置于碟中,刀刃向内,叉正面向上,表示此道菜已吃完,服务员便会主动上前撤去这套餐具。如暂时停顿或尚未用完,应将刀叉呈八字形左右分架在餐碟上,刀刃向内,叉正面向下,意思是告诉服务员,我还没吃完,请不要收走餐具。

③匙的用法:喝汤用大匙,而喝咖啡、红茶则配有专用的小匙,但仅作搅拌用。持匙用右手,方法同持叉,但手指应持在匙柄之端。

(3)进餐的仪态

①坐姿应端正:西餐非常讲究仪态。就餐时坐姿要端正,后背不可紧靠椅背,一般坐于座椅的三分之二即可。不可把腿伸直或跷二郎腿,也不要将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②吃肉有讲究:吃鱼或肉时,先用叉按住,慢慢用刀切成一口的分量,再用叉子进食,切勿用叉子将其整个叉起来,送到嘴里去咬。这类菜盘里一般有些生菜,用于伴碟和增加食欲,吃不吃随意。

③面包的吃法:西餐进餐时,多用刀、叉、匙取送食物,而面包则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错。取时用左手拿,右手撕开,再用刀把奶油涂上去,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不可整块咬着吃。吃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也可用手取食。另外如吃鸡或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着吃。

④喝汤的姿势:喝汤时,切不可以汤盘就口,必须用汤匙舀着喝。姿势是用左手扶着盘沿,右手用匙舀。喝时不要发出吱吱的声响,也不可喝得太快。如果汤太烫时,应待其自然降温后再喝。

⑤安静进餐: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叉刀伸进嘴里。中间需要交谈,应暂停进食,并尽量控制音量。高声谈笑、吵闹喧哗不仅有损礼仪,还破坏了宁静优雅的就餐气氛。

⑥酒杯不斟满,喝酒不劝酒:不同于中餐的是,西方人饮酒时,不会把酒杯斟得太满,也不会劝酒。喝酒前如刚吃过油腻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免得让嘴上的油渍将杯子弄得油乎乎的。干杯时,即使不喝,礼貌上也应将酒杯在嘴唇边碰一下,以示尊重。

⑦需要服务请侍者:需要侍者提供服务时尽量以手势示意,切勿大声呼叫。餐桌上通常已备好佐料,如果距离太远,可以请侍者或友人代劳,尽量不要自己站起来去拿。

(梁瑞媚)

思考题

1.应如何加强护士体态礼仪的日常训练?

2.握手时的伸手次序与第三方介绍时的介绍顺序分别应遵循什么原则?

3.涉外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有何异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