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汁的作用

胆汁的作用

时间:2022-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盐有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素形成的作用,胆盐在小肠内被吸收后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反射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用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均可阻断这种反应。胆囊收缩素对胆管上皮细胞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胆汁流量和的分泌轻度增加。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胆管系统而非肝细胞,因此,它能引起胆汁的分泌量和含量增加,而胆盐的分泌并不增加。

胆汁(bile)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生成后由肝管流出,经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或由肝管转入胆囊管而储存于胆囊内,在消化时再排入十二指肠。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机体通过分泌胆汁还可排泄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例如胆固醇、胆色素、碱性磷酸酶、某些药物和重金属等。

(一)胆汁的作用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1.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以作为乳化剂,减少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裂解为直径3~10μm的脂肪微滴,分散在肠腔内,从而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2.胆盐因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聚合成微胶粒(micelles),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一酰甘油等均可掺入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因此,胆盐便成了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物通过肠上皮表面静水层到达肠黏膜所必需的运载工具,对脂肪产物的吸收有重要意义。

3.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对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此外,胆汁在十二指肠内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并有刺激肠蠕动功能。胆盐有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素形成的作用,胆盐在小肠内被吸收后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

(二)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胆汁从胆小管流入小肠的动力,主要是肝细胞和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分泌压,可高达1.33~2.66k Pa。肝细胞分泌胆汁是持续进行的,其分泌速率取决于从门静脉返回肝脏的胆汁酸(胆盐)的量。在消化间期,由于胆囊易被扩张,且Oddi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肝脏分泌的胆汁大部分进入胆囊储存,仅少量间断地进入小肠。在消化期,胆汁可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排入十二指肠。在胆汁排出的过程中,胆囊和Oddi括约肌的活动具有相互协调关系,即胆囊收缩时,Oddi括约肌舒张;相反,胆囊舒张时,Oddi括约肌则收缩。

胆汁的分泌也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控制。

1.胆汁分泌的神经调节(neural control of bile secretion) 进食动作或食物对胃和小肠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肝胆汁分泌量少量增加,胆囊收缩也轻度加强。反射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用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均可阻断这种反应。迷走神经还可通过引起胃泌素释放而间接引起肝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2.胆汁的体液调节(humoral control of bile secretion)

(1)缩胆囊素(CCK):在蛋白分解产物、盐酸和脂肪等的作用下,小肠上部黏膜释放的CCK可通过血液循环兴奋胆囊平滑肌,引起胆囊的强烈收缩,对Oddi括约肌则有降低其紧张性的作用,因此可促进胆囊胆汁的大量排放。胆囊收缩素对胆管上皮细胞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胆汁流量的分泌轻度增加。

(2)促胰液素(secretin):促胰液素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液的分泌,也有一定的刺激肝分泌胆汁的作用。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胆管系统而非肝细胞,因此,它能引起胆汁的分泌量和含量增加,而胆盐的分泌并不增加。

(3)胃泌素(gastrin):胃泌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肝细胞和胆囊,促进胆汁的分泌和胆囊的收缩。胃泌素也可先引起胃酸的分泌,后者作用于十二指肠黏膜,引起促胰液素释放而促进胆汁的分泌。

(4)胆盐(bile salts):胆盐能促进胆汁分泌,使肝胆汁流出明显增加。进入小肠的胆盐90%以上被回肠末端黏膜吸收入血,由门静脉回到肝脏,再组成胆汁分泌入肠,这个过程叫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每次进餐后可进行2~3次肠肝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