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介入放射治疗的历史回顾

介入放射治疗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介入放射学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见有临床应用报道。在介入放射学经血管治疗血管疾病或其他器官病变的同时,也开展了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的应用研究。20世纪90年代,我国介入放射学在治疗肿瘤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用介入疗法治疗肝癌已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并被公认为是首选的非手术疗法。短短十年的临床应用,介入放射学给肿瘤乃至其他疾病患者带来的绝不仅是痛苦的解脱,更多的是生命的曙光。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介入放射治疗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成为临床医学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即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介入放射学最早由Margolis于1967年提出,是在Seldinger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含义是应用放射诊断学的设备、技术和方法,将特制的导管或穿刺针导入体内,抽取组织或体液进行诊断或经导管进行各种治疗的特种技术。

介入放射学在国外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Dotter等采用共轴扩张导管技术,首次进行血管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外周血管狭窄,达到了血管扩张再通的目的,奠定了介入放射学在血管病变治疗方面应用的基础。1966年Rashkind等创导了心房间隔开口术,1967年Postmann进行了未闭动脉导管关闭术。之后20年,在治疗心脏病和血管疾病方面发展很快,形成了一整套血管性介入放射学的技术方法,包括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关闭术,经皮肺动脉狭窄带囊导管扩张成形术,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双腔带囊扩张导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等。在此基础上,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在20世纪70年代也相继展开,包括占位性病变的经皮穿刺活检,囊肿或脓肿的抽吸引流或灌注治疗,泌尿道及胆道的减压引流等。以Seldinger插管技术为基础,Molnan和Hoevels等经肝穿刺胆管进行内、外引流。经皮穿刺活检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医学影像设备、穿刺针、穿刺方法及组织细胞学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Christorffersen等1970年用细针穿刺胰腺肿块进行细胞学检查,准确率高达94%。此后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对各种器官肿瘤的穿刺活检,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介入放射学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见有临床应用报道。1971年Lang首先报道了采用栓塞疗法治疗肾癌取得成功。1979年Aronsen等将可降解性淀粉微球结合抗癌药物用于临床继发性肝肿瘤的治疗,1980年又出现了将抗癌药物包埋于基质中的药物微球用于化疗与栓塞,1981年日本学者加滕哲郎(Kato)提出了“化疗栓塞(Chemoembolization)”的概念,至90年代,经导管插入有关血管后行灌注疗法或栓塞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全身许多部位肿瘤的治疗。1990年11月在北美召开的放射学学术会议上,很多学者就认为,作为一种新兴边缘学科的介入放射学在90年代将有迅速的发展,对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将会有新的突破。事实证明,科学家们卓绝的想象力,给介入放射学注入了超强的生命力。随着影像医学和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放射学必将更加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介入放射学在国内起步稍晚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内就有很多人开始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血管造影。197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采用股动脉经皮穿刺插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1978年陈星荣等报道了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肾动脉造影。在介入放射学经血管治疗血管疾病或其他器官病变的同时,也开展了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的应用研究。1985年陈星荣等在B超、X线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插管引流治疗腹腔内脓肿,第二年又报道了经T型管用石钳或取石篮取出胆管残余结石的病例和方法,为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我国介入放射学在治疗肿瘤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1980年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的赵伟鹏等报道了采用固定硫化硅橡胶作为栓塞剂,对6例晚期肾肿瘤进行了肾动脉栓塞,避免了其后的手术大量出血。近年来用介入疗法治疗肝癌已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并被公认为是首选的非手术疗法。我院采用肝动脉插管,进行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肝动脉升压化疗栓塞治疗21例无法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8例获得Ⅱ期切除的机会,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癌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瘤体缩小,肿瘤区供应血管闭塞,使部分晚期肝癌患者得到了治愈的机会。到2002年为止,介入放射学已经普及到中小医院,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短短十年的临床应用,介入放射学给肿瘤乃至其他疾病患者带来的绝不仅是痛苦的解脱,更多的是生命的曙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