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物作用机制,系指药物在体内如何起作用的理论。口服活性炭具有吸附胃肠内有害物质的作用,用于食物中毒。2.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大多数药物属于特异性药物,它们的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密切相关,能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特定功能基团结合,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效应。目前受体学说已成为研究新药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核心。药物受体作为大分子有些已分离纯化,为深入了解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开辟了重要途径。

药物作用机制,系指药物在体内如何起作用的理论。对于药物的特异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在已发展到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特别是一些药物受体的纯化及克隆,为深入了解药物作用的本质及体内一些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有些药物的作用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如与解离度、溶解度、表面张力有关,其化学结构缺乏特异性。例如口服硫酸镁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内造成高渗,阻止水分自肠道吸收起到导泻作用。静注甘露高渗注射液,对周围组织有脱水作用,可消除脑水肿和肺水肿。口服抗酸药如三硅酸镁可中和胃酸、治疗消化性溃疡。口服活性炭具有吸附胃肠内有害物质的作用,用于食物中毒

2.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大多数药物属于特异性药物,它们的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密切相关,能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特定功能基团结合,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效应。

这些药物部分作用于受体。有些通过影响递质或激素的释放和分泌起作用。如利血平耗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而发挥降压作用;大剂量黄体酮能抑制腺垂体黄体生成素分泌,抑制排卵。有些药物通过影响自身活性物质而起作用,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从而产生解热镇痛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还有些药物影响离子通道,如抗心律失常药,改变心肌电生理而起作用。

由于大多数药物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起作用,这里主要介绍受体的一些基本概念。

3.受体的基本概念 受体是细胞膜、胞浆或胞核内的一些能与生物活性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药物等相互作用的分子。受体概念提出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目前受体学说已成为研究新药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核心。受体概念已扩展到内分泌、免疫和分子生物等学科,为解释体内许多生理调节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药物受体作为大分子有些已分离纯化,为深入了解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开辟了重要途径。

药物受体是蛋白质,如激素、生长因子和神经递质受体;代谢途径的一些重要的酶,如二氢叶酸还原酶、乙酰胆碱酯酶;离子转运过程有关的一些蛋白质如Na-K-ATP酶。此外,受体还包括细胞的其他成分,如核酸是重要的药物受体,特别是脑瘤化疗药物的受体。

受体具有识别部位,能识别结构构型和受体互补物质并与之结合成复合物,此种与受体互补的物质;称为该受体的配体。受体与配体之间多以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其结合是可逆的。少数药物与受体以共价键结合,此类药物的作用多为不可逆的。

药物(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的催化部位,产生生物效应。有的受体本身并不包含催化部位,而是在激活剂与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经某种中介物质(如G蛋白)与受体附近的酶(如腺苷酸环化酶)结合而使酶激活,释放出新的活性物质(第二信使如CAMP),进而影响细胞内多种蛋白激酶的活性,产生效应。有的受体激活后,影响基因调节,促使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有的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道,使细胞内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总之,原始生物信息在这些传导步骤中逐级放大,所以,药物或体内活性物质在低浓度(10-12~10-9摩/升)就可以产生明显作用。

各种受体都有特定的分布部位和功能,目前已知有细胞膜、胞浆及胞核三类受体。同时存在突触前膜受体,对递质释放起调节作用。随着对药物作用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了解的增加,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受体研究中的应用,已逐渐明确受体存在着多种亚型,如5-羟色胺(5-HT)受体存在17种亚型、α-肾上腺素受体分为6种亚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