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历程

国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提出了治未病相应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美国卫生保健费用的支出和结果显示,人群中有5%患有多种和复杂的慢性病,大约消费了50%的卫生保健费用。由此推算,全国有医师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2.6亿。这表明,世界医学的发展重心已经从“治病”向“防病”转移。因此,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老、康复等方面的优势,防病于未发,避免

一、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萌芽期

中医药传统治未病理论奠基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其时主要指“未病先防”,包括了“养生保健”和“欲病救萌”两个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黄帝内经·素问》中《四气调神大论》、《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等篇均有专门阐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内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相应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而《素问·八正神明论》又云:“上工救其萌芽”,补充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另一个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实践应用方面,《素问·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也。”《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上述提出了治未病的具体方法,强调把握先于疾病发作的时机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期

传统中医治未病理论于汉代产生了跨越式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手段,将“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纳入了治未病范畴。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治未病的理论进行了精妙的阐发,《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专设《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将病后调摄、以防复发补充为治未病内容的重要延伸。《金匮要略》对疾病的发生和预防也作了很多原则性的阐述,并提出了纲领性的治疗方法。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强调虽然客气邪风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但可通过“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养生保健的内容。

唐代孙思邈是又一位在治未病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成熟期

中医传统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人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了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如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如邪人营分而见斑疹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法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丸、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的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与健康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也不断深化,一些管理者和学者将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问题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进行碰撞和融合,初步提出了治未病预防保健理论体系的概念,即运用中医治未病的伟大思想和丰富手段,在完善临床医疗体系的同时,通过养生保健、疾病预防、重大疾病阻断和康复的全过程、多层次的实践,构建我国具有中医特点的预防保健理论体系,以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困境,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一)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起因

(1)20世纪60、70年代,人类开始征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虽然进展显著,但始终没有重大突破。这也启发我们对现代医学模式进行反思,人类到底需要什么医学模式。

(2)20世纪90年代一项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调查表明,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因素中,生活行为方式占60%,环境因素占17%,遗传因素占15%,医疗服务占8%。美国卫生保健费用的支出和结果显示,人群中有5%患有多种和复杂的慢性病,大约消费了50%的卫生保健费用。

(3)新医学模式应从生物医学转向新的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国传统医学是建立在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治未病”是中国传统的最高理念,集中体现医学目的调整和模式转变的核心价值。

(4)疾病防治的总体思路必然从对抗转向协调,即从对抗医学转向整体医学。

2009年2月27日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0%。由此推算,全国有医师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2.6亿。如果不从源头上花大力气减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等发生慢性病再处理,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是不堪承受的。

(5)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是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表明,世界医学的发展重心已经从“治病”向“防病”转移。在这种大背景下,从2007年我国开展了“治未病”试点研究工作,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

(6)国家“九五”公关研究表明,把1元钱花在预防上,可以节省8.59元药费和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因此,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老、康复等方面的优势,防病于未发,避免其向疾病发展,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

(二)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沿革

(1)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提出中医治未病工作战略,国家卫生战略开始前移,改变了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观念。

(2)2008年,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作启动仪式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提出到2010年中国将逐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应、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3)2009年,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举行,以“治未病——把握健康”为主题,推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模式的构造。同年制定《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确定两个城市、5个区为治未病试点城区及试点地区,试点单位数量达103个(含军队),每个省(区、市)已至少有一所医院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试点单位。

(4)2011~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区及试点单位工作。

(5)2014年,出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标准。

(三)中医预防保健相关文件

1.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 预防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

(1)服务功能: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2)服务内容: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干预效果评估等全面、综合、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

(1)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

(2)目标:2020年前,在全面继承中医治未病科学内涵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积极吸纳引入当代生命健康与预防保健领域的新成果,建立由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具体科学规律3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理论构架,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

(1)定位:中医预防保健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主要内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中医预防保健技术与方法,是“治未病”理念落实于实践的必要措施,也是体现“治未病”效果的基本途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居民健康档案中医药健康管理专项、区域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功能检测、健康调养咨询指导等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以及干预效果评估工作。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工作任务方案》 在全国遴选了175个地、市开展此项目。主要内容为中医健康教育、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评估、适当的中医健康干预。

7.关于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公告

(1)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2)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

9.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 自2012年起,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及职鉴中心的大力支持与认可。该证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负责认证颁发,全国通用。学习内容包括中医预防保健基础、健康与保健、社区保健、家庭保健、自我保健、常见病(颈肩综合征、腰腿疼痛、妇科、儿科、五官科、泌尿生殖系统)预防保健调理等。

(四)相关研究单位的观点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医预防保健是指在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论认识和技术方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是指在固定场所由专业人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相关技术、手法、产品及知识等,以满足服务对象保养身心、改善体质、预防疾病、辅助治病和促进康复的需求。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标准对规范我国预防保健服务市场、提高预防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中医预防保健学术发展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上海中医药大学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理念相结合,提出“多环节切入+状态调整+线性干预”的“治未病”新模式。

3.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预防保健有3个理论思想。

(1)天人相应预防观:“天人相应”是中医预防保健思想的精髓。中医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因此,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应当建立在与自然界规律协调的基础之上。基于这一法则,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具体表现为顺应四时变化、遵循生物节律、适应自然环境、顺应社会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天人相应是消极、被动的,相反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使其为人类服务,从而保证天、地、人的和谐,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2)形神合一预防观:重视形神兼养是中医预防保健思想的又一特点,认为预防保健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与形体健康的和谐统一。形和神是相辅相成的,形为生命之基,神为生命之主,两者构成人体生命这一有机结合的整体。

(3)动态平衡预防观: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并在变化中寻求平衡与发展,人体活动也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不断调节而达到“以平为期”。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预防保健的重要原则,中医认为气血需要动,心神需要静,因此预防保健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动静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形神合一,增强体质。同时,形神相济也需因人而异,依据个人年龄及体质情况决定。

4.广东省中医医院 中医预防保健则植根于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养生学,“治未病”是其核心内容。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强调正确调理,预防疾病,减少复发,以提高全人类的健康水平。中医预防保健观念与现代医学的预防保健三级预防概念不谋而合。综合中医养生学、“治未病”的概念、内涵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结构组成,经专家共识,共同认可,将中医预防保健定义为应用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管理,针对不同个体或人群进行疾病防治,以达到健康维护的目的。

5.其他文献

(1)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致力于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中医防治疾病更加强调“防”的思想,如果能够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将会在现有的以西医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一个新的体系,将会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中医预防保健学是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将中医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