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睡眠觉醒节律是什么

睡眠觉醒节律是什么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觉醒与睡眠是人类和哺乳类动物最明显的昼夜节律之一,是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觉醒状态的维持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因此,慢波睡眠生物学意义是促进机体生长和恢复体力。慢波睡眠可能与脑干内5-羟色胺递质系统的活动有关,异相睡眠可能与脑干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的活动有关。

觉醒与睡眠是人类和哺乳类动物最明显的昼夜节律之一,是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人类觉醒时可以从事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睡眠时机体得到了休息,精力和体力恢复。若睡眠障碍常导致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活动失常,使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

图10-19 正常脑电图的描记和波形

A.脑电图记录方法示意图;B.脑电图的各种波形

(一)觉醒的维持

觉醒状态的维持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各种传入冲动,经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导,使大脑皮质处于觉醒状态。

觉醒状态可分为脑电觉醒(脑电波呈现快波表现)和行为觉醒(通常的清醒状态下的各种行为表现)两种状态。中脑黑质多巴胺系统对行为觉醒的维持有关,而蓝斑上部的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递质系统与脑电觉醒的维持有关。

(二)睡眠的时相

根据脑电波不同,可把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个时相。

1.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的表现及特征:①EEG呈同步化慢波,因此称为慢波睡眠;②各种感觉功能如嗅、视、听、触觉均暂时减退,唤醒阈增高;③骨骼肌反射活动及肌张力减弱;④自主神经活动减退,如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变慢、尿量减少、体温下降、发汗增多、胃液分泌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等;⑤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因此,慢波睡眠生物学意义是促进机体生长和恢复体力。

2.异相睡眠(快波睡眠) 主要表现及特征:①EEG呈去同化快波;②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更高;③骨骼肌肌张力进一步减弱,几乎完成松弛;④出现间断性阵发表现,如眼球快速运动(故又称快动眼睡眠)、呼吸急促、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和四肢抽动;⑤做梦多在此时相发生。动物研究表明,在快波睡眠时相,蛋白质合成增加,新突触形成增加,因此,快波睡眠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学习记忆和精力恢复有关。临床上快波睡眠又与某些疾病的发作有关,因为阵发性表现常导致心绞痛、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缺氧的夜间发作。

生理状态下,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慢波睡眠与异相睡眠两个时相不断相互转化。成年人睡眠一开始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持续80~120min后,转入异相睡眠;异相睡眠持续20~30min左右后,又转入慢波睡眠;以后又转入异相睡眠。整个睡眠期间,这种反复转化约4~5次,越接近睡眠后期,异相睡眠持续时间越长。

正常人每天睡眠所需时间依年龄、个体而有不同。一般成人每天需7~9h,新生儿需18~20h,儿童的睡眠时间要比成人长,老年人睡眠时间较短。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由于生理状态的变化,所需的睡眠时间会有所增减。如女性的月经期睡眠时间可能会增多,孕妇常常需要每天超过10h的睡眠,重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后睡眠时间一般延长。而过度的脑力劳动却常常使人睡眠减少。

关于睡眠产生的机制,大多认为在脑干尾端存在着一个睡眠中枢,其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质,并与上行激动系统相拮抗,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慢波睡眠可能与脑干内5-羟色胺递质系统的活动有关,异相睡眠可能与脑干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的活动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