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味子对气短乏力症状有效吗

五味子对气短乏力症状有效吗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间质纤维化是指原因不明、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炎中病理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类型。病因不明,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另外,肺气虚损无力行血,则血凝于脉中而产生瘀血。治疗时当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肺。3.本病病位在肺,但与脾、胃、肾密切相关。外院已确诊为间质性肺炎。经几处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是指原因不明、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炎中病理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类型。病因不明,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起病隐袭,初期可有干咳,偶有脓痰或血痰,可伴乏力、胸闷、消瘦、偶发热;后期咳嗽剧烈,发绀明显;晚期可有肺心病、呼吸衰竭等表现。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肺痿”“喘证”“肺胀”的范畴,是由肺肾两虚,气血亏损,痰瘀阻滞而致的气短日益加重为主症的疾患。

【诊断要点】 无外科肺活检时,需要符合下列所有4条主要指标和3条以上的次要指标。

1.主要指标 ①除外已知原因的肺间质疾病,如药物中毒、职业环境性接触和结缔组织病等;②肺功能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VC)减少,而FEV1/FVC正常或增加]和(或)气体交换障碍[静态(运动)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增加或肺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③胸部高分辨CT示双下肺和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网状改变或伴蜂窝肺,可伴有极少量磨玻璃样阴影;④经支气管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

2.次要指标 ①年龄≥50岁;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呼吸困难;③病程≥3个月;④两肺底呼气期啰音,似Velcro尼龙带拉开音。

【病证鉴别】 应与肺炎、粟粒性肺结核、肺泡细支气管肺癌以及其他类型的肺间质性疾病相区别。

【病理机制】 肺系病咳喘日久不愈,肺脾气虚加重,则导致呼吸气短,难以接续,痰涎增多。“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似肺气虚损、肾不纳气是引起本病的重要病机。气与血相互资生,气虚无以生化,血可因之虚少。另外,肺气虚损无力行血,则血凝于脉中而产生瘀血。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阳气亏虚,血液运行无力,也可导致血虚、血瘀。气虚血少,肺叶缺乏营养滋润,日久枯萎,呈纤维化状态,导致口干咽燥,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瘀阻络,有杵状指的表现,而且不通则痛,则胸胁、头部或肢体关节疼痛。

【辨证要点】 本病虽也是虚实错杂的疾患,但以元气大虚为主,并多兼阴虚血少为患。病位主在肺肾,以肺气虚极、肾不纳气为主。尚需辨别属阴虚还是血少。邪实以气滞、血瘀、痰阻为主,并有经络不通、关节疼痛为主者。

【治疗原则】 本病有虚热、虚寒两型。临证以虚热型多见,治当生津清热、益气润燥为主。治疗时当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肺。对虚寒型,肾虚失于摄纳,可以益气温肾为主。

【辨证施治】

1.脾肺气虚 气短,呼吸困难,自汗出,干咳,无痰或痰少不利,食后胃脘不舒,甚至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缓。治宜补肺益气,健脾和胃。以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五味子、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百部、款冬花、砂仁。

方中以人参、黄芪、炙甘草补肺脾之气;五味子收敛肺气;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健脾和胃;款冬花、百部化痰止咳。

2.气阴两虚 气短喘促,声低气怯,自汗畏风,口干欲饮,干咳夜重,无痰或痰少不利,身热心烦,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乃元气虚衰、肺胃阴虚、津液不足所致。治宜益气养阴。以育阴培元汤加减。

常用药:天冬、麦冬、知母、桑白皮、地骨皮、川贝母、太子参、五味子、黄芪、枇杷叶、沙参、天花粉。

方中以黄芪、太子参、五味子补益肺气;沙参、麦冬、天冬、天花粉、知母滋阴生津;桑白皮、地骨皮、枇杷叶、川贝母化痰止咳。

3.肺脾肾虚 气短,动则加重,胸憋咳嗽,痰白量多而黏稠,咳吐不利,食少纳呆,胃腹胀满,腰背酸困,下肢无力,夜尿频数而不利。舌紫暗,脉弦数。治宜补虚泻实。以复健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沉香、五味子、补骨脂、白术、茯苓、枳实、厚朴、陈皮、黄芪、紫菀、熟地黄、砂仁、冬瓜子、怀牛膝。

方中以紫菀、枳实、厚朴、冬瓜子化痰降气;人参、黄芪、五味子补肺益气;熟地黄、补骨脂、怀牛膝、沉香补肾纳气;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健脾和胃。

【特色与优势】 目前,西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尚差,以致有学者称之为“致命性疾病”。当前以中医药治疗本病,多能改善症状,动则气短逐渐有所好转,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显示有一定的探索、总结价值。

【预防与调理】

1.积极治疗各种呼吸病,尤其积极治疗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2.戒烟,保持清洁的环境,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避免对呼吸功能的损害。

3.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饮食宜清淡,忌食寒凉油腻,保持肺胃津液之充盛、脾胃运化功能之强健。

4.对本病的治疗需时间长,病人宜坚持治疗,安心静养,不可焦躁。

【结语】

1.本病以气急喘促、短气不足以息为主症,多伴有口渴咽燥,干咳,痰少黏稠,咳吐不爽,或咳吐涎沫,不思饮食。

2.本病为肺脏虚损,津气严重耗伤,以致肺叶枯萎。津伤则燥,肺叶不用则痿。病的性质有肺燥津伤与肺气虚冷之分。

3.本病病位在肺,但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脾虚气弱,无以生化、布散津液,或胃津不能上输于肺,土不生金,可致肺燥津枯。久病及肾,肾气不足,气不化津,或肾阴亏耗,肺失濡养,亦可发为肺痿。

4.对本病的治疗,重在益气养阴,尤要重视调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培土有助生金。阴虚者,宜补胃津以润燥,使胃津上输以养肺;气虚者,宜补脾气,使脾能输精气上承以养肺。另外,肾为气之根,补肾可以助肺纳气。

5.对本病应时刻注意保持津液,不宜妄用温燥之药及祛痰峻剂,宜从缓取效。

【医案列举】

病案一

郭某,女,82岁。初诊日期:2006年2月25日。

咳嗽、气短已2~3年。外院已确诊为间质性肺炎。当前气短,动则加重;咳嗽夜重,每次躺下咳嗽加重,痰液黏稠,咳吐不利;胸闷,消化不良,泛酸,有时完谷不化,背冷腿软。诊为肺肾气短,痰浊壅盛。先治以燥湿化痰汤加减。

桑白皮15g,干姜9g,紫苏子21g,桔梗12g,枳壳15g,陈皮12g,半夏12g,白前15g,紫菀15g,款冬花12g,东参12g,沉香3g(后下)。

二诊:胸闷好转,痰量明显减少,腿已不软,气力增强,背冷轻。口干欲饮,夜甚。改以育阴培元汤补益气阴。

干姜9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桔梗12g,乌药15g,川贝母10g,白前15g,陈皮12g,白术15g,枳实15g,炙甘草12g,麦冬30g,天冬15g,知母15g,东参12g,沉香3g(后下),黄芪30g。

三诊:咳嗽好转,消化好转,已能轻度活动仍食后泛酸。

上方加吴茱萸6g,海螵蛸21g。

病案二

李某,女,67岁。初诊日期:2005年5月11日。

5年前因受凉感冒导致咳嗽咳痰,时轻时重,近2年更兼胸憋气喘。经几处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当前胸憋气短,咳嗽,痰白黏稠不利,兼口干鼻燥,背冷,胃脘痞满、时痛,烧心泛酸。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诊为气阴两虚。以育阴培元汤加减。

桔梗12g,枳壳15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麦冬30g,知母15g,天冬15g,川黄连6g,五味子15g,陈皮12g,百部18g,干姜9g,党参30g。

二诊:服3剂后,咳嗽、胸憋气短、口干鼻燥、咳痰不利等症均有好转,但近日凌晨3~4时头憋胀疼痛,且有麻木感。

陈皮12g,半夏15g,白术12g,枳实15g,白芍18g,当归12g,川芎15g,党参30g,柴胡15g,云茯苓21g,川厚朴12g,川黄连6g,海螵蛸21g。

三诊:已不头痛,烧心泛酸、咳嗽、胸憋气短均有好转,吸氧时间也明显减少。仍唇紫,有痰滞于咽喉感,且双膝关节疼痛。舌暗红,苔少,脉弦数。

桔梗12g,枳壳15g,天花粉30g,麦冬30g,独活10g,寄生18g,川芎15g,细辛3g,川牛膝21g,五味子15g,东参10g,沉香3g(后下)。

四诊:服2剂后关节疼痛已缓解,惟下肢无力。

枸杞子18g,菊花12g,熟地黄18g,山药15g,山茱萸12g,泽泻15g,牡丹皮15g,云茯苓30g,百部18g,知母15g,怀牛膝18g,东参10g,赤芍18g,款冬花12g。

气短明显好转,已不用吸氧,胃脘已不痞满,惟夜间咳嗽,用力咳时则心前疼痛。

病案三

武某,男,70岁。初诊日期:2005年4月19日。

由1995年受凉引起间断性咳嗽、咳痰、胸憋气紧已10余年。当前咳嗽,痰少色白,胸憋气紧,自汗,心下痞满,纳少,倦怠无力,睡眠欠佳,时常头痛眩晕。舌红苔白,脉细无力。本地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性纤维化。中医诊为肺脾气虚。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40g,东参10g,白术15g,柴胡15g,当归12g,川芎15g,白芍21g,茯苓24g,砂仁10g,佛手12g,白芷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焦麦芽12g,焦槟榔12g。

二诊:惟气短好转,呈间断性发作,他症同前。

上方去佛手、砂仁,加枳实15g,五味子15g,知母15g,石斛15g。

三诊:咳嗽、胸憋、气紧均减轻,坐起时仍头晕。

上方继服9剂,已无胸憋气紧、咳嗽的症状,坐起时也不头晕,惟夜间尚有口干的感觉。

病案四

王某,女,24岁。初诊日期:2005年1月22日。

患间质性肺炎已半年。经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改服中药。当前胸闷气短,活动时明显加重,周身疲倦无力,下肢酸困,自己不能行走,时刻需别人搀扶,兼咽干,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细数。诊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之剂。

桔梗12g,枳壳15g,麦冬30g,知母15g,沙参21g,玄参24g,当归12g,白芍18g,东参10g,沉香2g(后下)。

二诊:服3剂后口已不干,胸闷气短明显好转。仍感睡眠差,且服药后腹痛欲便,便后痛减。更方如下。

麦冬30g,知母15g,白芍24g,甘草12g,白术15g,防风10g,百合18g,沙苑子15g,炒酸枣仁30g,茯苓18g,东参10g,沉香2g(后下)。

三诊:又服3剂后,气短进一步好转,已能自己上三楼,腹痛、腹泻已止。X线胸片也显示有明显好转。上方继服。

病案五

曲某,女,65岁。初诊日期:2004年5月26日。

患间质性肺炎已1年。素日患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糖尿病及溶血性贫血。自患间质性肺炎以来,一直服激素治疗。当前胸闷,气短,倦怠无力,心悸,常自汗出,咳咽干,口干欲饮,兼腰困,全身关节疼痛。舌苔厚腻,脉细无力。诊为气阴两虚。予益气养阴之剂。

黄芪30g,当归12g,桔梗12g,枳壳15g,茯苓24g,麦冬24g,玄参24g,冬瓜子30g,炒酸枣仁30g,五味子15g,瓜蒌30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焦麦芽15g,焦槟榔15g,川续断30g,东参12g。

二诊(6月14日):上方稍有加减,服20余剂,心悸已止,睡眠正常,胸癖气短、腰困等症也有好转,已停用激素。尚口干苦,渴欲饮水,不思饮食,有时恶心,痰多气短,咽中如有物阻。加重养阴清热、安中和胃之品。

东参12g,玄参30g,葛根30g,生地黄15g,天花粉30g,知母15g,浙贝母15g,海浮石24g,砂仁10g,竹茹10g,甘草10g。

服药后口苦,恶心好转,食欲增强。以原方研末,装入胶囊中继服,以巩固疗效。

病案六

赵某,女68岁。2005年4月13日初诊。

患间质性肺炎已1年,近半个月加重。曾住院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并逐渐加重,病人已失去治疗信心,经他人介绍来我院治疗。

当前胸憋气喘,张口抬肩,呼吸极度困难,只能右侧卧(左侧卧则咳嗽不停,咳痰不爽)。咽干,口干欲饮,夜间尤甚,胃脘疼痛,胸痛喘息,脚肿。苔腻,脉沉无力。兼有糖尿病、高血压,当前每日服泼尼松(强的松)5片。

人参10g,沉香3g(后下),麦冬30g,知母18g,玄参24g,丹参30g,炙麻黄9g,杏仁15g,地龙18g,延胡索15g,川楝子15g,白芍24g,川芎15g,甘草12g。

二诊:服药未见好转,仍咳重喘甚,脚肿,胃脘疼痛,痰多食少,便黑而稀、日行2次。更方如下。

熟地黄21g,砂仁10g,五加皮15g,茯苓皮30g,紫菀18g,高良姜12g,紫苏子24g,款冬花12g,延胡索12g,丹参30g,礞石30g,补骨脂21g,白术15g,赤芍18g,东参10g,沉香3g(后下)。

三诊:服3剂已明显好转,脚肿见轻,气短、胃脘痛好转。又服5剂后胃脘已不痛,脚肿消失,大便正常,已不泄泻。已不用半夜起来吃饭,尤其动则气短、呼吸困难大有改善。仍咳嗽,痰多,气短,动则加重。改用补肾纳气、化痰止咳之剂。

熟地黄21g,砂仁10g,紫菀18g,紫苏子24g,白前15g,款冬花12g,莱菔子12g,桔梗15g,补骨脂21g,高良姜12g,丹参30g,东参12g,沉香3g(后下)。

病案七

郭某,男,76岁。

患阻塞性肺气肿已34年,近年又确诊为间质性肺炎,经用西药无效,改来中医院欲以中医药治疗。

当前说话、慢走平路即气短,兼心慌,咳嗽,咳吐白黏痰、量多,胃寒,喜温,消化不良,口干欲饮,倦怠无力。平素好上火,经常眼糊,唇紫。苔厚,脉数无力。

既往有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史,当前为肺气肿、间质性肺炎,伴支气管扩张,右肺上叶肺大疱,胸膜增厚,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

东参9g,沉香3g(后下),黄芪30g,白术12g,枳实15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知母15g,石斛15g,天冬15g,百部15g,丹参30g,黄芩12g,五味子15g。

二诊:诸症较前略减,说话时气短已轻,咳痰较前爽利,咳嗽下午已轻,晨咳仍重,动则气短,心慌,不思饮食,肠鸣,胃脘喜温畏寒。

白术15g,云茯苓21g,枳实15g,天花粉30g,冬瓜子30g,五味子15g,款冬花12g,麦冬30g,丹参30g,干姜9g,砂仁10g,肉豆蔻15g,补骨脂21g,益智15g,东参15g,沉香3g(后下),蛤蚧1对。

三诊:自觉精力较前强,咳痰已爽利,已不心慌,胃脘喜温,饮奶欲泄,进食或饮水则呃逆,惟晨4~5时咳少许白黏痰,清晨腰酸,汗出。

吴茱萸7g,生姜3片,东参15g,炙甘草12g,紫菀15g,白术15g,砂仁10g,枳实15g,丁香15g,旋覆花15g,半夏12g,川续断30g,黄芪30g,当归12g,益智15g。

服药后呃逆明显好转,已有食欲,腰已不酸,动则气短较前明显好转。

以上方继服,巩固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