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性心动过速的经典认识过程

室性心动过速的经典认识过程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9年,Thomas首次描述了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Lewis推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常与多种因素有关。上述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应用了多年。在64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有16例用硫酸奎尼丁抢救成功,但其中有3例在短期随访中死亡。大多数学者认为,有些患者仅表现为单纯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其他各项辅助检查证实心脏无明确器质性病变表现时,其预后良好。

第一次用心电图方法证实心动过速已经有100余年历史。以往曾认为室性心动过速少见,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床边动态监护系统的应用,使室性心动过速才得以及时发现和作出正确诊断。对室性心动过速的认识也经历了相当一段过程。

一、室性心动过速的早期临床观察(1909-1922年)

1909年,Thomas首次描述了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他观察到1例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气短、心前区疼痛和水肿,心电图上出现连续11个期外收缩。Thomas仔细分析了患者的临床表现、静脉搏动图和心电图,推测这种心律来源于心室。早在1906年和1908年,MackenJie和Wenckebach就提出阵发性心动过速可以起源于心室。1906年,Einthoven用他自己发明的弦式线圈电流计记录到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双节律。1912-1918年,Lewis报道了阵发性宽综合波的心动过速,他推测这种节律起源于心室,因其速率超过心房率,QRS波形变宽。1921年,Robinson和Hermary认为冠脉阻塞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这些患者的预后常较差。1921年,法国学者Gallavardin在研究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时,观察到有些患者室速终止前常有一短阵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Gallavardin认为快速、多形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常预示着室颤即将来临。

1922年,法国医学文献上出现了良性室性心动过速一词。这一时期内,Gallavardin和其他学者对期外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之间的联系非常感兴趣。他们指出,室性心动过速只不过是一连串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与室性期前收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同。

二、实验观察

在临床和心电图上观察和研究室性心动过速的同时,一些学者还着手实验研究室性心动过速。1909年,Lewis用结扎犬的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产生室性心动过速,观察了整个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单个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最后出现的心室颤动。Lewis推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常与多种因素有关。他在实验中还观察到,有些动物一旦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就不能自行终止,直至发生心室颤动致死。1918年,Lewis用无菌操作技术对犬的冠脉血流行短暂阻断,然后松解阻断。整个实验期间作连续心电图观察,他证实了实验性心肌梗死后,可产生各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

三、心电图诊断

在室性心动过速这一术语出现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未能确定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1921年,Robinson和Herrmann首次制定了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①快速连续出现的室性融合波,形态各异;②与心房波不同步;③阵发性发作,在发作前或发作后常有孤立性室性异位搏动。上述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应用了多年。

1940年Rosenbeg和1952年Dressler提出,在室性心动过速发生过程中,偶尔也可见到室性融合波。1946年,Butterworths提出用加做食管导联心电图来记录室性心动过速,以协助诊断。1978年,Wellens经过多年的心内电生理研究,提出了经典的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标准。

四、物理检查

仔细的物理检查可能有助于判断室性心动过速,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速度缓慢。尽管早就有作者指出,颈静脉搏动图上出现孤立性A波是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但大多数学者的兴趣仍集中在心电图诊断上。1934年,Prinzmental和Kellogg重新强调了颈静脉搏动图的波形在诊断室性心动过速中的重要性。他们复习了文献,仔细研究了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颈静脉波的图形,提出有2/3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会出现迟缓性孤立性A波。1955年,Vogelpoel指出,心电图上出现加侬炮式A波是房室分离的表现。1964年,Wilson首次指出房室分离是室性心动过速的一大特征。

五、预后

1930年,Strauss搜集了大量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资料,仔细分析了他们的临床特征。他用Robinson诊断室性心动过速标准,分析了1909-1930年文献记载的64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发现60%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是在50~70岁发病,男性占优势。80%患者有急性心肌梗死史或心绞痛史,75%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史,50%有应用洋地黄药物史。在64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有16例用硫酸奎尼丁抢救成功,但其中有3例在短期随访中死亡。在Strauss之后,有许多作者对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过总结,直至1964年,大多数学者仍认为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

1947年,Parkinson研究了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认为这一类型室性心动过速病程经过良好。其中有些人呈阵发性发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减少,并最终消失。1967年,Lesch观察了一组无冠脉疾病的患者,其首次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在10~20岁,女性每逢行经期和妊娠期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频率增加。

大多数学者认为,有些患者仅表现为单纯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其他各项辅助检查证实心脏无明确器质性病变表现时,其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尽管一般辅助检查示心脏无器质性病变的证据,但也不应武断地认为预后良好,并提出需进一步行心导管及心内膜心肌活检,以确定有无解剖学和组织学异常。若再无异常发现,方可确定为“良性室性心动过速”。这种心动过速尽管预后良好,但临床上也不乏有猝死病例发生。实际上,“良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回顾性诊断。有些作者试图根据室性心动过速的形态特征来判断患者预后。1922年,Schwensen将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电轴交替偏移的室性心动过速,称之为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这种现象多见于应用洋地黄的患者。1928年,Palmer首次提出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预后不佳。1973年,Cohen总结了72例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His束电图特征,并研究了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发现双向性心动过速可来源于心房、房室交界区,His束及其分支和心室。

六、药物治疗

早期的研究者兴趣多集中在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上,而很少有人去问津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1922年,Scott描述了1例因运动而促发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他应用多种治疗方法,结果发现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可促发室性心动过速,而奎尼丁则可终止和预防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在应用奎尼丁治疗过程中,他还观察到心电图上出现长间歇现象。据此推测,奎尼丁是通过延长心室不应期而达到终止室性心动过速的。1922年,Druy从动物实验中证实奎尼丁可以延长心室不应期。

1922-1940年,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有多种药物,但大多数仅有短暂效应。1929年,Levine积累了10例室性心动过速用奎尼丁治疗的经验,并观察到3种现象。一是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于心脏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常常是心室颤动的先兆;二是年轻人和心脏无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也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但预后良好;三是奎尼丁既有终止室性心动过速的作用,又有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作用。

直至1950年,Levine和Armbrust总结了30余年室性心动过速的资料,其中52%患者经口给药终止室性心动过速,22%经静脉给药终止室性心动过速。他们竭力主张用奎尼丁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多年来,尽管发现奎尼丁不良反应多,但仍被广泛应用。1950年,普鲁卡因胺开始应用于临床。早在1937年,Beck和Mantz在外科手术中出现心律失常时,局部应用普鲁卡因于心包上来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为寻找类似于普鲁卡因,但不良反应少,而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有许多学者作了不懈的努力,从而使普鲁卡因胺和利多卡因得以临床应用。由于普鲁卡因胺对室性心动过速具有奎尼丁样的治疗作用,而且毒性小,可经静脉给药,故到1951午,普鲁卡因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利多卡因于1946年合成,1950年Southworth首先应用于导管检查中预防心律失常。苯妥英钠于1958年首次被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相继出现许多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等。

七、心脏复律和除颤

药物虽可终止一些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但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药物的作用是有限的,有些患者对药物的治疗毫无反应。故仍有一部分患者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失去生命。而且有不少药物可使心排血量降低,引起低血压和心肌缺血,这些不良反应,对患者才是有害的。很显然。临床上急需一种安全、快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的方法。

1933年,Hooker曾成功地应用电休克法终止了动物的心室颤动。1947年,Beck对1例14岁少年患者,成功的用电休克法终止了室颤,该患者因胸腔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出现了室颤。Beck先用按摩法无效,尔后给患者用110J交流电除颤获得成功。从此为心律失常的治疗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1956年,Zoll等继续研究了电除颤,他们用交流电经胸壁法除颤,成功的治疗4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1963年,Lown等开始研究电除颤技术,并力求使其仪器实用化、大众化和精密化。研究结果证实,直流电和电容器放电治疗心室颤动优于交流电,而且安全,可靠、疗效佳。R波同步法直流电除颤可安全有效地终止心律失常,10J就可转复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除颤器。1980年,Mirowski等设计出一种置入的自动除颤器,而且新型多功能除颤器正在不断地涌现。

八、超速起搏和室性心律失常

1960年,Zoll等报道了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用涂上导电胶的银电极置于患者心尖部连续刺激心脏,长达48h,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从而首次证实,一定频率的刺激可以预防和治疗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1960年,Schwedel等用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法终止阵发性心室颤动获得成功。1964年,Sowton对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伴有短暂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发作的患者,用略高于心跳频率的心脏起搏方法,成功地预防了这些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发作。1960年,Heiman报道应用心房超速起搏法治疗心律失常获得成功,后来又发展了经食管超速抑制法治疗心律失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