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固醇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

胆固醇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6年,Adami和Aschoof指出,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极大量的脂性物质积聚,尤其是胆固醇及其酯类的积聚。可见当时对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上的作用已有较明确的概念。Antischow所设计的胆固醇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动物模型,至今仍被认为是经典的动物模型。同时证明,胆固醇在动脉内膜的沉积,原则上是可以消退的。造成病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年龄,也不是与之相关的动脉壁结构变化,而是胆固醇代谢失常。

胆固醇是1769年由Poulletier Delasalle从胆石中发现的,到1789年始由Fourcroy作了介绍。他是在胆固醇的发现者去世后才较详细地将胆固醇作为“尸蜡”的一种作了描述。1775年,Conradi将胆石置于乙醇和乙醚溶液中也获得了胆固醇结晶。1816年,Chewenl把这一物质命名为“胆固醇”,即固体胆汁(原希腊文,意为胆汁、坚固)。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大约在胆石中发现胆固醇60年后,1830年,Denis在血液和脑组织中也发现了胆固醇。1867年,前苏联学者在乳汁中亦发现了胆固醇。以后Davy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发现了胆固醇,Windaus(1910年)又证实了Davy的发现。在19世纪后半叶,确定了胆固醇是由血液中的脂质随胆汁排入肠腔的。可是,对胆固醇在病理及临床方面的系统研究还是从20世纪20年代,即Grigaut(1910)和Autenrieth(1914)提出对血液和组织内胆固醇的简单测定方法后才开始的。

20世纪初,苏联学者以胆固醇喂饲动物,引起了动物的血管粥样硬化性改变。在以后的几年中,从事胆固醇研究工作的人数剧增。早在1888年,Reintizer就确定了胆固醇的分子式为C27H460。继后有许多学者研究了胆固醇的结构式,从而明了胆固醇是有一个双键不饱和的芳香族一元仲醇。在这以前,人们一直将胆固醇看成是一种在化学上极为稳定的物质,这个概念现已被摒弃。在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近代发展中,胆固醇对研究本症的形态发生起着十分重大作用。1906年,Adami和Aschoof指出,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极大量的脂性物质积聚,尤其是胆固醇及其酯类的积聚。动脉粥样硬化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主要应归功于前苏联学者。20世纪初叶,前苏联学者设计了家兔喂饲肉类、牛乳和蛋品的实验,并于1808年首次获得了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症相似的动脉管壁变化。1910-1912年,前苏联其他学者也进行了反复实验。1911年,法国学者Lemoine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血内胆固醇经常性增高,并明确提出了胆固醇代谢的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的见解。在同一时期(即1910年),前苏联学者Antischow就提出“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概念。可见当时对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上的作用已有较明确的概念。1912年,Antischow设计了胆固醇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动物模型,他把溶于肠溶剂中的胆固醇长期注入家兔的消化道内,结果造成了初期动脉粥样硬化症所特有的动脉变化;同时还观察到在某些脏器中有胆固醇的沉积。1913年,Wacker和Hueck重复了Antischow的实验。Antischow所设计的胆固醇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动物模型,至今仍被认为是经典的动物模型。1915年,Antischow还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的浸润-结合学说。按照这一学说,动脉粥样硬化症属于代谢性疾病,它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胆固醇代谢失常。从1912年起到目前为止,无数的实验研究、病理解剖、生物化学和临床研究,都证实了这一学说。从前苏联学者创造了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实验动物模型和建立了本病发病机制的理论时起,就进入了新的更有效的研究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对动脉粥样硬化症研究贡献最大者,首推Kawamura(1911-1927)、Verse(1917-1924)、Dufg(1935-1957)、Leary(1934-1949)、Katz(1955-1958)、Keys(1905-1957)和Page等著名学者。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具有一系列在原则上有别于前一阶段研究工作的特点。最初的研究工作是以Virchow学说的局部观点进行的。他们把病症看作是某种有害因子直接作用于血管壁所造成的个别动脉的局部性疾病,总是把它们看作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的病理过程,其症状也必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他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症通常限于晚期。而此阶段实验性研究认为,病症是整个机体的全身性疾病,它是基于胆固醇代谢失常而发展起来的。同时证明,胆固醇在动脉内膜的沉积,原则上是可以消退的。造成病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年龄,也不是与之相关的动脉壁结构变化,而是胆固醇代谢失常。动脉内膜沉积的脂质可能消退的事实,又促使科学家们热衷于研究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因素。

20世纪50年代,Hueper和Cofman对血液脂质的理化状态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Cofman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其相似疾病患者的血清,提醒人们特别要注意脂质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物(所谓脂蛋白)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症中的作用。Cofman综合各种研究成果,提出了这样的假设:血浆胆固醇及其他脂质所决定的脂蛋白胶性粒子的大小,对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具有决定性意义。其间,有许多学者如Blook和Bloor等应用新技术,特别是应用放射性核素的方法,使人们明确了胆固醇及其酯的化学结构、在体内合成、转化和分解过程的基本知识,从而开辟了研究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症中发生作用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