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管插管术具体流程

气管插管术具体流程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鼻气管插管比经口插管易于耐受、便于固定和口腔护理,导管保留时间较长。但经鼻插管对鼻腔创伤较大,易出血,采用的导管内径多偏小,而且导管弯度较大,使吸痰管插入困难,导管也易堵塞。一旦气囊漏气,及时更换。必要时在插管前应放置胃管,尽可能吸尽胃内容物,避免误吸。立即调整气管插管位置。12.小儿经鼻插管务必要轻柔,而且必须准备好喉镜和插管钳等设备,随时准备挑起会厌明视下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比经口插管易于耐受、便于固定和口腔护理,导管保留时间较长。但经鼻插管对鼻腔创伤较大,易出血,采用的导管内径多偏小,而且导管弯度较大,使吸痰管插入困难,导管也易堵塞。

【适应证】

1.呼吸道梗阻。口鼻咽及喉部软组织损伤、异物或分泌物潴留均可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

2.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患者昏迷、麻醉时气道保护机制受损,易发生误吸及分泌物潴留,可能导致严重肺部感染。有必要建立人工气道,防止误吸和分泌物潴留。

3.气道分泌物潴留。咳嗽反射受损时,使分泌物在大气道潴留,易导致肺部感染及呼吸道梗阻,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清除气道分泌物。

4.机械通气。

5.张口度小、颜面骨折等无法经口气管插管者。

6.口腔外伤、口底肿物、鼾症等经口插管困难或需经口腔手术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准备用具有喉镜、插管钳、气管导管、固定胶布、滴鼻用1%麻黄碱溶液。

2.检查病人鼻孔通畅程度,用1%麻黄碱溶液或丁卡因滴鼻以收缩鼻黏膜血管

3.适当深度的静脉麻醉,充分吸氧、病人情况允许可考虑使用肌肉松弛剂。

4.轻轻经一侧鼻孔插入导管,手法应先顺鼻孔进入1cm后将导管与面部垂直缓慢送入,过鼻后孔时会有一个突破感(阻力消失),再向前送管4~5cm,此时应用喉镜窥喉,明视下看到声门,用插管钳协助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确认深度合适后气囊充气、固定气管导管。

5.若插管条件差如张口度小的患者,可经鼻盲探插管。步骤:2%利多卡因溶液2ml行环甲膜穿刺注入气管内进行表面麻醉,防止病人在导管插入后剧烈呛咳,轻轻经一侧鼻孔插入导管,手法应先顺鼻孔进入1cm后将导管与面部垂直缓慢送入,过鼻后孔时会有一个突破感(阻力消失),导管应缓慢进入,到咽后壁的时候适当旋转导管,使其斜面和咽后壁一致,以减少损伤。插入到将近17~20cm的时候,根据呼吸音来调整导管的方向,耳听导管口的气流音(病人呼吸气流),气流音清楚时缓慢向前送导管,气流音不清楚时让患者抬头、仰头或头向一侧倾斜,直至气流音清楚再送管,直至将导管送入气管内。如果表麻充分,当导管进入气管内时,患者不出现任何反应。成人导管进入气道的合适深度为导管尖端距鼻孔约28cm,确认导管深度后气囊充气、固定导管。

【注意事项】

1.每次操作应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

2.插管时间不应超过30~40s,如一次操作不成功,应立即面罩给氧,待血氧饱和度上升后再重复上述步骤。

3.注意调整气囊压力,避免压力过高引起气管黏膜损伤,同时压力又不能过低,气囊与气管之间出现间隙。不需对气囊进行定期的放气-充气。

4.气囊漏气,应常规作好紧急更换人工气道的必要准备,包括:准备同样型号(或偏小)的气管插管,紧急插管器械,面罩,手动呼吸囊等。一旦气囊漏气,及时更换。

5.意外拔管。

(1)正确、牢靠固定气管插管,每日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带。

(2)检查气管插管深度,插管远端应距隆突3~4cm,过浅易脱出。

(3)烦躁或意识不清者,用约束带将患者手臂固定,防止患者拔管。

(4)呼吸机管道不宜固定过牢,应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以防患者翻身或头部活动时导管被牵拉而脱出。

6.防止并发症。

(1)缺氧:一般情况下每次操作时间不超过30~40s,监测血氧饱和度,一旦低于90%,应立即停止插管,保证氧供。

(2)损伤:如果插管有阻力,万不可用暴力猛插,徒劳无益,反而会损伤声门或喉头等部位,造成水肿和出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将导管插入黏膜下组织,造成出血不止。

(3)误吸:插管时可引起呕吐物和胃内容物误吸,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必要时在插管前应放置胃管,尽可能吸尽胃内容物,避免误吸。

(4)插管位置不当: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气管侧壁或支气管:多见于导管插入过深或位置不当等。立即调整气管插管位置。

(5)痰栓或异物阻塞管道:应进行积极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如充分湿化、保温、气道抽吸等。

(6)气道出血:常见原因包括气道抽吸、肺部感染、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肺栓塞、肺动脉导管过嵌、气道腐蚀和血液病等。

7.管道坍陷,特别是鼻中隔偏曲可压迫管道。

8.经鼻插管导管内径细,而且弯度较大,使吸痰管插入困难,导管也易堵塞。导管可能压迫鼻旁窦开口,导致鼻窦炎。

9.经鼻插管比经口插管病人耐受鼻插管比较容易,比经口插管有更多的舒适感,所需要的镇静和镇痛药物比较少,也利于恢复,脱机拔管也比较容易。而且还有可能经口进食,这是口插所不可能达到的。

10.需依靠导管内的呼吸气流声强弱或有无,来判断导管斜口端与声门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导管口越正对声门,气流声音越响;反之,越偏离声门,声音越轻或全无。

11.推进导管中如遇阻挡,同时呼吸气流声中断,提示导管前端已触及梨状窝,或误入食管,或进入舌根会厌间隙,有时还可在颈前区皮肤感触到导管端,此时应稍退出导管并调整头位后再试插。

(1)误入梨状窝:如插管受阻,管口呼吸声中断,可能导管滑入一侧梨状窝,在颈侧近喉结处可见隆起肿包。应退管2~3cm,向反方向旋转45°~90°,再向中线探插,同时用左手压甲状软骨,使声门接近插管径路。

(2)误入会厌谷:如同时出现窒息症状,常为头位过度后伸,导管前端置于会厌谷,致使会厌被盖声门造成窒息。在颈部可见甲状软骨上方隆起,应稍退导管,使头位抬高前屈后,再沿最大气流声探插导管。

(3)导管误入食管:如导管探插阻力消失而管口呼吸声也中断,多为头前屈过度,导管误入食管所致。应稍退导管,将头后伸,使导管向前转向插入气管,切忌用暴力探插。

(4)导管误入咽后间隙:多为导管抵鼻后孔遇阻力时施行暴力探插所致,偶尔可听到“咔嚓”声,同时气流中断,即可能沿咽鼓管误入咽后间隙。应将导管逐渐后退,当听到气流声后,稍将导管旋转90°,重行探插。

12.小儿经鼻插管务必要轻柔,而且必须准备好喉镜和插管钳等设备,随时准备挑起会厌明视下插管。反复探插很容易造成喉头水肿和喉痉挛。

(邱海波)(审稿人 黄青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