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术胜有术

无术胜有术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文说:“2009年7月11日,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辞世,享年98岁。季老不仅得享高寿,而且,在80多岁时还有人称赞他‘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这种说法当然有些夸张,不过,熟悉季老的人都认为,在耄耋之年,他的身体状况确实要比绝大多数同龄人好了许多。”

香港《文汇报》曾刊登汪秀枝的一篇文章,专门谈季羡林的长寿秘诀。该文说:“2009年7月11日,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辞世,享年98岁。季老不仅得享高寿,而且,在80多岁时还有人称赞他‘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这种说法当然有些夸张,不过,熟悉季老的人都认为,在耄耋之年,他的身体状况确实要比绝大多数同龄人好了许多。”“因长寿且健康,季老晚年时,常有人向他询问长寿秘诀,他也写下“老年谈老”(1991年7月)、“长寿之道”(1997年10月)等文章予以答复,‘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换一种表达就是养生无术是有术。’”那么,“无术”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该文指出:“季老说,叫‘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先说‘不锻炼’。单看字面,这是有悖常理的;但只要读读季先生老年时写下的多篇忆旧抒怀文章后,我们就会发现,他所说的‘不锻炼’,指的是不刻意、专门地进行体育锻炼而已。事实上,季老特别勤奋,不仅脑勤,而且手勤、腿勤,‘一生没有敢偷过懒’(季羡林:‘虎年抒怀’,1998年1月)。从四五十岁开始,他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前后差不了5分钟;5点钟吃过早饭后,他就开始读书写作;90岁左右时,北大朗润园里的第一盏灯,是从他家里亮起的,他每天读书写作要达到七八个小时。读书写作主要是脑力劳动,但也少不了动手和动腿。比如,80多岁时,他撰写了平生最长的一部著作《糖史》,为了查找数据,整整有两年时间,他每天都要走不短的一段路往图书馆里去,寒暑不辍,风雨无阻。对于老年人而言,步行显然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关于‘不挑食’,季老的解释是完全跟感觉走,即:凡是自己觉得好吃的东西就吃,不好吃的就不吃或者少吃,从不考虑胆固醇、卡路里、维生素之类,也从不担心吃了什么东西会对身体有害。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也能很好地消化掉。”

“‘不嘀咕’是季老最看重的一点。他说,十年浩劫中,他曾经决定自杀,在比一根头发丝还细的偶然性中,他侥幸活了下来。此后,在生死祸福等人生问题上,他完全采纳陶渊明诗句的态度:‘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平日里心胸开朗,乐观愉快,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绿豆大的窘境如庐山般大。例如,2001年12月的一天早晨,起床后,他连续便血四五次。他知道,这极有可能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却仍能处之泰然,一方面求医问药,另一方面文章照写不误。”

该文认为:“可见,在养生方面,季羡林先生的‘无术’,不过是不拘泥于流行的养生之术所定下的条条框框而已,其要点乃胸襟宽广,身心勤奋,顺法自然。这样的‘无术’,类似于《笑傲江湖》中武林大侠风清扬所倡导的‘无招’,令狐冲掌握了‘无招’的真谛后,胜了嵩山、泰山等派的‘有招’;同样,季老在养生方面的‘无术’,也胜过了无数的‘有术’。”

【注释】

[1]节选自“季羡林长寿秘诀:无术胜有术”,中新网(原文刊于香港《文汇报》,作者汪秀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