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病容易导致口鼻流血不断

什么病容易导致口鼻流血不断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这一范围。应激性溃疡发生于严重烧伤或大手术者。胆道出血可由肝内或肝外原因引起,前者主要见于肝脏创伤、肝脓肿和肝实质炎症;后者主要见于胆结石、胆囊炎、胆道肿瘤、胆道寄生虫病等,患者往往有相应的病史或生活史。

一、概述

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这一范围。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便血,急性大出血可出现周围循环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大多有相应的病史,慢性、周期性上腹疼痛多提示出血来自消化性溃疡;过去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或慢性酒精中毒病史,并有肝病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出血量较多者,可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注意,慢性肝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约1/3来自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或其他原因;对中年以上的患者近期出现上腹痛和粪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伴有厌食、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性。应激性溃疡发生于严重烧伤或大手术者。胆道出血可由肝内或肝外原因引起,前者主要见于肝脏创伤、肝脓肿和肝实质炎症;后者主要见于胆结石、胆囊炎、胆道肿瘤、胆道寄生虫病等,患者往往有相应的病史或生活史。

本病辨证属于中医的“吐血”、“呕血”、或“便血”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以胃络损伤、热迫血行、气不摄血为主要病机。病变部位在于胃脘,病机关键在于“火热”和“气虚”两个方面;实火或者虚火都可以迫血妄行;气虚则血失统摄,血液溢于脉外,就形成了呕血和黑便。

二、辨证论治

1.胃热内盛

主症:胃脘灼热疼痛,吐血色红或紫暗,多夹有食物残渣,伴口干口臭,渴喜冷饮,大便色黑如柏油状。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泄火,凉血止血。

例方:三黄泻心汤加味。

用药:大黄、黄芩、黄连、白及、栀子各10g,侧柏叶炭、茜草、仙鹤草、牡丹皮各15g。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

加减:疼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木香以行气止痛;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以和胃降逆;泛吐酸水者加煅瓦楞子、海螵蛸以收敛制酸;烦热口渴引饮者,加芦根、天花粉、北沙参以生津止渴;胃脘隐痛加三七粉、花蕊石、炒蒲黄以化瘀止痛。

2.肝火犯胃

主症:吐血色红或紫暗,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口干喜饮,大便色黑如柏油样,胃脘灼痛或胀痛,或有黄疸,小便黄,舌红或红绛,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例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用药:龙胆、焦栀子、黄芩、柴胡、白及各10g,牡丹皮、生地黄、白芍、藕节炭各12g,仙鹤草20g,茜草15g,甘草3g。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

加减:若两胁疼痛者,加香附、川楝子、佛手以理气止痛;呕血不止,乃肝热甚,血络不宁,应加生大黄粉3~5g,以通腑清热,化瘀止血;心烦不安者加水牛角、莲子心、玄参以清心凉血;如吐血不止,兼见胸脘满闷,口渴不欲饮者,可合用花蕊石3g,1日3次,或三七末3g,每日3次调服以化瘀止血。

3.阴虚火旺

主症:呕血或便血,反复不已,色红量多或夹泡沫,多伴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不安,耳鸣目眩,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例方:玉女煎加味。

用药:石膏、麦冬、知母、牛膝、侧柏叶、茜草各15g,生地黄、墨旱莲各20g,白及、牡丹皮各12g,甘草3g。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

加减:阴虚甚者,可加龟甲、玄参以滋阴降火;出血多者加藕节片、紫珠叶、阿胶以养血止血;潮热盗汗者.可加煅龙骨、煅牡蛎、金荞麦、糯稻根以收敛止汗;兼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以益气摄血;脉数身热者,可加水牛角、玄参、地骨皮以育阴退热;如呃逆频作者,可加竹茹、旋覆花。

4.脾虚不摄

主症:病情反复日久,吐血缠绵不止,血色暗淡,大便色黑稀溏,面色苍白,唇甲淡白,神疲乏力,心悸头晕,食欲缺乏,胃脘隐痛,喜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止血。

例方:归脾汤加减。

用药:黄芪、仙鹤草各30g,党参15g,白术、当归、龙眼肉、地榆炭、阿胶(烊化)各10g,茯苓、酸枣仁、白及各12g,炙甘草3g。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

加减:胃脘隐隐作痛者,可加延胡索、川楝子、生白芍;出血较多者,可加紫珠叶、侧柏炭以收敛止血,大便溏泄者,加山药、白扁豆、芡实以增强健脾止泻之功;脾胃虚寒者,加熟附子、炮姜以温中止血,腹胀闷不舒者,酌加陈皮、枳壳、厚朴以理气宽中;痰阻胃络而出血者,加炒蒲黄、五灵脂、三七粉以活血止血。

三、单验方

1.刺苋菜根汤 刺苋菜根鲜品250g或干品60g,洗净、切片,加水800ml,文火煎至300ml,每次服100ml,每日3次。

2.邓铁涛治吐血方 童便(取5岁以下健康男孩中段尿)适量,送服止血散(血余、煅花蕊石、白及、炒三七,上药等份共为极细末)1~3g,随症服,治胃病大出血。

3.白地汤 白及、地榆各20g,生地黄15g,刺猬皮、乌药各10g,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

4.祛瘀止血汤 三七末3g,蒲黄、五灵脂各10g,大黄15g。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

5.顾文卿的四黄汤 取生大黄、生黄芪各15份、黄连9份,生地黄30份,生甘草6份,共研细末,每用30g,加水200ml煎煮,分2~3次凉服。

6.溃疡止血粉 取白及、参三七、海螵蛸等份研末,每次5~10g,每日3次。

7.溃疡止血一号 黄芪、煅龙骨、牡蛎各15g,太子参、煅海螵蛸各12g,阿胶10g,地榆炭、侧柏炭各10g,白术、当归各6g,炙甘草5g。水煎剂,每日1剂,久煎2次分服。

8.白及 白及粉5g,每日3次,冷开水冲服,同时给予一般支持治疗。

9.止血散 生大黄、参三七各30g,海螵蛸60g。将上药研成粉末,加入蜂蜜150g,调成糊状,徐徐咽下,每服30g,每日3次。主治消化性溃疡出血,症见上腹部疼痛,伴大便色黑,纳呆,舌淡苔白,脉弦细。

10.侧柏叶 侧柏叶15g加水300ml,煎成150ml为1次量,每日3次。

四、中成药

1.八宝治红丹

组成:荷叶、石斛、大蓟、小蓟、香墨、甘草、白芍、牡丹皮、藕节、侧柏炭、黄芩、百合、栀子(炒焦)、橘皮、棕榈炭、贝母、生地黄、竹茹。

主治:适用于胃热壅盛的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规格:丸剂,蜜丸,每丸9g。

2.十灰散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栀子、大黄、牡丹皮、棕榈皮炭。

主治:适用于胃热壅盛所致的吐血、呕血,血色鲜红或紫暗,多伴有烦热、口渴、便结、腹胀等症,脉数,苔黄。

用法:每次3~6g,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

规格:散剂。

3.震灵丸

组成:赤石脂、禹余粮、朱砂、紫石英、代赭石、乳香、没药、五灵脂。

主治:适用于吐血兼有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吐血紫暗,舌紫脉涩。

用法:每次9g,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规格:丸剂,每丸9g。

4.失血奇效丸

组成:生地黄、白茅根、侧柏、山药、薄荷、茜草、大蓟、小蓟、蒲黄、栀子、黄芩(以上均炒炭存性),花蕊石、玄参、古墨、三七。

主治:适用于吐血鲜红,量多,烦热,口干喜饮,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滑。

用法:每次6g,每日3次,凉开水送服。

规格:丸剂。

五、西医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应用止血剂、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前三者总称为保守治疗。

1.常规处理 患者应取平卧位。烦躁不安时可以给予镇静剂;呕血者应禁食,单纯黑粪者可进流质饮食;病情严重者应吸氧;放置胃管,吸出胃内积血,了解出血情况和应用局部止血措施;加强护理,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肺炎或窒息。

2.抢救休克 输血量估计,轻度出血时以输液为主,可暂不输血;中度出血需补充血;重度出血需输血900~1 200ml。输液量估计,原则上量出为入,可根据中心静脉压测定,调节输液量和速度,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3.止血剂的应用 酌情选用卡巴克洛、酚磺乙胺或氨甲苯酸,加入补液中滴注;自胃管灌注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胃镜下局部止血可选用喷洒止血药,或者止血药分点注射,或高频电凝止血,或微波止血,或激光止血。

4.病因治疗 应激性病变或溃疡病变应使用H 2受体阻滞药或胃酸分泌抑制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置入三腔管压迫止血,同时给予垂体后叶素。

5.手术治疗 主要适用于肿瘤出血及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出血。

术前准备:积极保守治疗,维持或纠正业已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对处于休克的病人积极救治休克,同时烦躁不安者可以给予镇静药;呕血者应禁食,积极准备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内容依据不同的出血原因,存在较大的差异,详见相关章节。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原发病密切相关。除腹部外科手术一般常见并发症外,依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还有其特有的相关并发症,详见手术学相关章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