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表清里,宣转和中法

解表清里,宣转和中法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方中有小柴胡、桂枝汤,亦是调理中焦脾胃的一个重要方剂。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既治少阳,又治太阳。桂枝汤重于解肌和中,针对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的太阳表证;小柴胡汤重于疏肝健脾,针对胆热犯胃之微呕,心下支结。本方既有祛邪又有扶正,既有解表又有清里,还有和中的药物,桂枝汤能调和营卫,小柴胡汤能和解少阳,本方属于和法,亦是肝脾同调之剂。

【原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1烦疼,微呕,心下支结2,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人参作半剂。

【词解】

1.支节:四肢关节。

2.支结:支,支撑,可引申为梗阻感。结,凝聚,可引申为重压感。

【释义】

伤寒六七日提示先有太阳病。发热、恶寒、支节疼是太阳表证未罢;呕、心下支结是少阳病证已见。因此,本证属太阳少阳并病无疑。治疗采用太阳、少阳兼顾的方法,用半量桂枝汤治太阳,半量小柴胡汤治少阳,合成柴胡桂枝汤。

本方中有小柴胡、桂枝汤,亦是调理中焦脾胃的一个重要方剂。特别是条文中提到“心下支结”,临证中见到不少患者出现食后自觉食停胃脘而胀闷不适、痞满的证候即属于此。

【方义】

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既治少阳,又治太阳。桂枝汤重于解肌和中,针对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的太阳表证;小柴胡汤重于疏肝健脾,针对胆热犯胃之微呕,心下支结。方中用人参、白芍、甘草、桂枝、半夏、生姜,以和胃健脾,轻开中焦气结。证情不重,用药剂量也较轻。

本方既有祛邪又有扶正,既有解表又有清里,还有和中的药物,桂枝汤能调和营卫,小柴胡汤能和解少阳,本方属于和法,亦是肝脾同调之剂。临床在脾胃病的诊疗中,主要把握两点:一是肝郁的表现,一是脾阳不足的表现。

【历代论述】

王晋三:桂枝汤重于解肌,柴胡汤重于和里,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谓表里之权衡,随机应用,无往不宜。即为支节烦疼,太阳之邪虽轻未尽;呕而支结……不必另用开结之方,佐以桂枝即为解太阳未尽之邪,仍用人参、白芍、甘草,以安营气,即为轻剂开结之法。(《伤寒古方通·和剂》)

柯韵伯:伤寒六七日,正寒热当退之时,反见发热恶寒证,此表证而兼心下支结之里证,表里未解也。然恶寒微,则发热亦微。但肢节烦疼,则一身骨节不烦疼可知。支,如木之支,即微结之谓也。表证微,故取桂枝之半,内证微,故取柴胡之半,此因内外俱虚,故以此轻剂和解之。(《伤寒来苏集》)

【病案分析】

患者,男性,32岁,患克罗恩病。表现为间断低热,恶心呕吐不欲食,胃脘支撑满闷作痛。胃镜下见十二指肠水平部及空肠起始部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可见多处溃疡形成,病理见溃疡深达肌层,未见肉芽组织生长。辗转就诊未有进展,后来我处求治,予柴胡桂枝汤改桂枝为肉桂,芍药、甘草用量加倍,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治之,10日腹痛得缓,发热已去,正常进食,续服20剂,复查胃镜见原病变部位肠黏膜光滑,蠕动正常[6]

按语:柴胡桂枝汤虽以治疗少阳兼见表证疾患为主,但少阳多郁,如少阳为患,气机失常,脾胃受伐,致脾胃升降运化失常,而见胃脘支结不舒,恶心欲呕,不欲饮食。气血生化不足则见肌肤失养,筋肉疼痛。方中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使气机得畅,脾胃从桎梏而出,加之桂枝汤调和脾胃,健中补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