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嘴山宣卷

石嘴山宣卷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嘴山宣卷宣卷是以宣讲佛家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说唱形式,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流传。到了宋元时期宣卷在民间寺院广为流行,专家称其为继承唐代佛教“讲经说法”的传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说唱形式,其演唱的文本就是宝卷。在宁夏石嘴山,由于北武当寺庙等著名寺院的存在,佛教信徒的相关宣唱活动十分活跃。清末、民国年间,每个堡至少有一班宣卷人员。石嘴山地区现在宣卷的活动情况是,只有杨汝清、陈建平、张凤英一班人员。
石嘴山宣卷_民间宁夏

石嘴山宣卷

宣卷是以宣讲佛家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说唱形式,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流传。宣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也叫“吟”,即韵文。把散、韵两种文体结合在一起,作为宣传佛教教义和劝人为善的形式和工具,后来逐渐地演化成一种近似曲艺的形式。

宣卷系“宣讲宝卷”的简称。据《乐府杂录》记载:“长庆中,俗讲僧文叙,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到了唐代中晚期,就出现了有“白”有“唱”的宣卷了。到了宋元时期宣卷在民间寺院广为流行,专家称其为继承唐代佛教“讲经说法”的传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说唱形式,其演唱的文本就是宝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宣卷”有这样的记载:“清同治、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宣卷扩展到江南的上海、杭州、苏州、绍兴、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宣卷的内容大多与佛教经籍相关,传统的有《目连宝卷》《刘香女宝卷》等,周作人在随笔《刘香女》中就说:“小时候听宣卷,多在这屠家门外,她的老母是发起的会首。此外也见过些灰色的女人,其悲剧的显晦大小虽不一样,但是一样的暗淡阴沉,都抱着一种小乘的佛教人生观,以宝卷为经史,以尼庵为归宿,此种灰色的印象留得很深。”

到后来,就不仅仅专属于唱经,而成为一种烘托场面的表演艺术了。然而,由于宣卷的内容简明流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张口即来,因此宣卷艺人也渐渐增多。大多数宣卷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均非专业,收入微薄,行中有“父不传子”之习,因此,演艺者的水平良莠不齐,混吃混喝者很多,至清末民初时节,蔚然成风。当时有人做《竹枝词》来表达这种现象:

img8

宣讲拾遗、鹦哥宝卷、手巾宝卷

非僧非道亦非尼,宣卷先生老面皮。
经卷高宣法器响,当当齐当齐当齐。
宣卷宣到结缘好,妇女同声并喊妙。
卷中夹杂唱滩簧,其名叫啥大四套。

随着宣卷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宣卷在发展中也打破了传统中唱经的限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与戏曲、曲艺相同的艺术,如《琵琶记》《西厢记》《循环报》《粉玉镜》等,抑或有来自民间传说故事整理编写的,如《玉蜻蜓》《珍珠塔》《玉鸳鸯》《碧玉钗》等,更多的是以此为生的艺人。艺人的介入更丰富了宣卷的内容、曲调和娱乐性。然而,其表演形式依然是“原生态”的,曲调古老,它凝聚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情感与信仰,因此,观赏起来更为有趣,更值得保护、发掘、研究、传承。

宣卷的地点和时间,大都在寺庙里办庙会时,及某个家庭办佛事时,阴天下雨、冬闲时进行宣卷活动。宣卷的曲牌有近十五种之多,如:“哭五更”“莲花落”“山坡羊”“数花”“孔雀赋”等,还有些是采用念佛的经韵。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曲调,例如在《宣讲拾遗》宣唱时,大多采用“道情调”及当地的民歌小调,就不像唱经时那样肃穆庄严,而显得有人间烟火的活泼。

宣卷说唱所用乐器比较简单,主要是以打击类、丝弦类和吹奏类器具为主。打击类有大、小木鱼、碰铃、小钹、引磬、二胡、竹笛、唢呐等,表演时还用“如意”等一些道具。

在宁夏石嘴山,由于北武当寺庙等著名寺院的存在,佛教信徒的相关宣唱活动十分活跃。清末、民国年间,每个堡(相当于现代的乡)至少有一班宣卷人员。解放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宝卷”作为“四旧”被烧毁了许多,现搜集到的有《手巾宝卷》《香山宝卷》《鹦哥宝卷》《五子卷》等四部。

石嘴山地区现在宣卷的活动情况是,只有杨汝清、陈建平、张凤英一班人员。宣讲清代《宣讲拾遗》的人员,只有祁凤仪及其弟弟二人。

img9

目连三世救母宝卷、香山卷、泰山东岳十王宝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