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切除后胆总管扩张正常吗

胆切除后胆总管扩张正常吗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又称胆总管囊肿,是小儿较常见的胆道畸形。感染学说则认为,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均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只是病变部位不同而已,目前病原学研究证实某些病毒与以上病变密切相关。因此,即使根治术后,所有胆管扩张症的患者都要密切追踪。胆总管扩张合并症的急慢性胰腺炎已被人们重视,尤其伴胰胆管合流异常者,是引起胰腺病变的原因。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dilatation of the bile duct)又称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是小儿较常见的胆道畸形。1723年VATER首次报道本病,Babbitt于1969年提出本病与胰胆管合流异常有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发病率约1∶(2 000 000~13 000),亚洲人发病率较欧美为高;该病可在各年龄发病,10岁前被发现者约占2/3,约20%在成年人期发病;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为高,约为4.5∶1。随着胎儿检查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更新,发现越来越多的胎儿和新生儿患儿。本病癌变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故本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宜。目前普遍接受Todani的5型分类,其中Ⅰ型占90%~95%(图14-54)。

一、病  因

胆管扩张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有多种学说,由于婴儿和儿童患者占大多数,很多学者认为与胆管发育异常,包括胆总管壁发育薄弱及胆总管远端狭窄(梗阻)等先天因素有关。1969年,Babbitt发现很多该病患者存在胰胆管交接部结构异常,正常情况下两者汇合后的共同通道在儿童应<5mm,而这些患者的共同通道往往>20mm,Oddi括约肌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胰管内压(30~50cmH2O)高于胆总管内压(25~30cmH2O),使胰液进入胆总管内,破坏管壁,造成胆管扩张。Komi报道本病中胰胆管合流异常者占80%~100%。感染学说则认为,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均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只是病变部位不同而已,目前病原学研究证实某些病毒与以上病变密切相关。

以上的学说可解释Ⅰ、Ⅲ和Ⅳ型胆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但无法解释Ⅱ、Ⅴ型的发病机制,因为这两型的胆总管是正常的。所以,还有胆总管远端神经肌肉发育异常学说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学说。

图14-54 Todani分型

二、病理改变

胆总管扩张的程度,胆总管远端狭窄的直径大小,可因病程长短、病理分型及有无并发症而不同。在早期囊肿较小、感染不重时,胆总管壁结构接近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胆总管远端梗阻,胆汁淤滞不断增加,富含胰酶的胆汁可达数百毫升以上,囊内压增加,囊肿扩大,反复感染,以至管壁增厚,内层黏膜上皮消失,弹性纤维断裂被结缔组织代替,表面覆以一层胆色素沉积物,致胆色素沉积构成了结石的核心,结石形成后亦可成为胆道感染及胰腺炎的诱因。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将随病儿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增加。反复发生胆管炎者,胆汁浑浊,并可见黄绿色脓苔附着于囊壁内层,囊壁水肿,表面血管增多形成致密的血管网,组织切片上见有炎性细胞浸润,术中剥离极易出血,若反复感染,周围形成广泛粘连,层次不清给囊肿切除造成极大困难。扩张的胆总管远端可见一直径大小不一的狭窄段,有时可达胰腺被膜以下。Ⅳ、Ⅴ型者,肝内胆管呈梭状或囊状扩张且延续到胆总管,扩张部位的远端胆管通常狭窄。炎症改变,通常肝内囊肿比肝外囊肿更严重。胆囊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胆囊炎的改变,胆囊增大,壁厚,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亦可合并胆囊结石,晚期可发生胆囊癌。

恶变是长期的胆汁淤积、囊肿壁慢性炎症和上皮化生的结果,可出现于囊肿壁或者其他部位的胆管,即使囊肿得到充分引流,如囊肿空肠吻合术,恶变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0倍以上。典型的恶变是腺鳞状癌,个别病例是小细胞癌。恶变与患者年龄相关,10岁前已行囊肿切除术者,出现恶变机会是0.7%,11~20岁为6.8%,20岁以后14.3%。50%以上的肿瘤长自囊肿壁。即使把囊肿完整切除,也不能预防残留胆管恶变。肿瘤可以在手术多年以后在远离囊肿的胆管出现,如保留的胆囊、胆总管的末梢。各型的胆管扩张都可以出现恶变,但最多见于Ⅰ、Ⅳ、Ⅴ型。因此,即使根治术后,所有胆管扩张症的患者都要密切追踪。

按胆管扩张的形态和直径大小分为囊肿型,梭(柱)状型。囊肿型的胰胆合流表现为胆管汇入胰管,形成共同通道;梭(柱)状型则是胰管汇入胆管。囊肿型常为肝外胆管局限扩张,同时有30%~40%的病例合并肝内胆管扩张,且有胆总管末端狭窄。梭(柱)状型多伴胰胆管合流异常,多合并胆石,胰石,癌变等并发症,通常为胆总管梭状或柱状扩张,较少合并肝内胆管扩张和胆总管远端狭窄。发生恶变的囊肿型中,胆管癌占70%。胆囊癌为30%,而柱状型者,90%为胆囊癌。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病理研究,现已不仅限于肝外胆管——即胆总管的形态异常,并应注意肝内各级胆管有无扩张,狭窄及胰胆管结合部的形态异常,对术式选择及预后判定十分重要。

由于胆管长期受阻,胆汁淤积,反复感染以至肝功能受损,其损害程度与病程长短,梗阻轻重有关。光镜下观察轻者肝汇管区少有或没有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者肝小叶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中等量炎性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逐渐呈现典型的肝硬化改变。如早期手术解除梗阻,肝病变可以恢复。并发门静脉高压有两种原因,其一为巨大囊肿压迫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造成肝门静脉血流受阻,形成肝外型门脉高压症;其二为疾病晚期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内广泛形成纤维索条及硬化结节,压迫肝内门脉小分支及肝小叶肝窦,使其变窄或闭锁,肝门静脉与肝动脉间的短路开放,肝动脉血流入肝门静脉系统,使肝门静脉压力随之升高。

胆总管扩张合并症的急慢性胰腺炎已被人们重视,尤其伴胰胆管合流异常者,是引起胰腺病变的原因。胆总管内胆汁逆流入胰管,损害胰小管及腺泡,使胰液渗入腺实质,胰蛋白酶激活胰血管舒缓素、弹性纤维酶及磷质酶A2等,引起胰腺的自体溶解,导致胰腺的急慢性炎症;胰腺病理所见为胰腺充血,水肿,变硬,严重者可见红褐色坏死灶,在坏死灶周围的肠系膜或大网膜上有许多灰黄色皂化点。慢性胰腺炎时胰腺变硬,色苍白,纤维化及白细胞浸润,胰管扩张及蛋白栓等改变。

三、临床表现

本病接近70%在婴幼儿期发病,症状出现年龄在3岁左右,有时在出生几个月就发病。1岁以内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通常为黄疸和白陶土样大便,可有明显肝大。新生儿腹壁薄,家人常无意中发现腹部包块。3个月大以内婴儿黄疸,如果没有扪及右上腹部包块,应注意和胆道闭锁鉴别,即使超声提示有肝下小囊肿,也要排除囊肿型胆道闭锁。

1岁后的患儿症状比较典型。腹痛、黄疸及腹部肿块为本病的3个基本症状,即所谓“三联症”,但并非所有病儿在就诊时均具有3个症状,临床上往往出现1个或2个,3个以上者仅占20%~30%。近年来,由于超声检查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目前扪不到肿块的病例日益增多。

1.腹痛 多为右上腹部疼痛,腹痛的性质不定,可为绞痛,间歇性发作,但多数为钝痛,当合并胆管炎或胰腺炎时,可为持续性疼痛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者占60%~ 80%。部分病例没有疼痛不适。

2.黄疸 间歇性黄疸为其特征,间隔时间长短不一,黄疸程度亦不一,黄疸加重时说明胆总管远端狭窄或合并感染,胆汁引流不畅,经治疗后黄疸可减轻或消退,黄疸的出现率为51%~70%。症状轻者临床上可无黄疸,但随感染发作后会出现黄疸。

3.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常为病儿就诊的重要体征,肿物位于右上腹肝缘下,呈囊性感,上界多为肝边缘所覆盖,巨大者可超越腹中线,亦可达脐下。肿物表面光滑,呈囊性感,界限清楚,部分病例囊肿张力较大或可轻度活动。在黄疸、腹痛发作期肿块可增大,抗炎治疗后肿块又可略为缩小。

4.发热和呕吐 合并感染时,体温可高达38~39℃,且常合并恶心呕吐,是炎症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性表现,而非囊肿压迫消化道所引起。

5.粪便和尿 若出现胆道梗阻,患儿黄疸加重时,粪便颜色变淡,乃至呈白陶土色,尿色深黄。

6.其他 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出现以下并发症:胆管炎、肝内感染及胆囊炎、胰腺炎、囊肿穿孔、胆管结石、癌变、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若患儿具有黄疸、腹痛、右上腹部囊性肿物3个临床特征,诊断并不困难,但大部分患儿仅有间歇性腹痛,反复发作或间歇性黄疸,发热。

2.实验室检查 应常规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根据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了解有无感染及贫血。血生化学检查,包括血清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含量,了解黄疸的性质和程度。血清胰淀粉酶及尿淀粉酶,了解有无胰胆管合流异常及胰腺炎的改变。肝功能的各项测定包括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谷氨酸环化转移酶和凝血功能等,以便了解肝功能受损的程度。

3.B型超声检查 具无创性,是首选检查方法。能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的部位、程度、胆管壁的厚度,囊内及肝内有无结石,肝有无纤维化,胰管有无扩张,胰体有无水肿等。

4.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 可显示肝的病变、肝硬化的程度、胆管和胰管的形态,以及囊肿周围结构。胰胆管汇合部是否有胰胆管合流异常常显示不清。对于成年患者,CT结合胆道造影的效果不错(图14-55)。

图14-55 CT显示囊肿与周边关系

5.X线检查

(1)腹部平片:可见右上腹有占位性致密的肿物阴影,大囊肿可明显地将胃和结肠推移,并可见胆囊或胆总管内有无结石影。

(2)钡剂X线检查:正位片可显示胃受压向左移位,十二指肠变薄,肠框扩大,呈弧形压迹,侧位可见胃、十二指肠向前移位。对巨大的囊肿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有诊断价值。

(3)术中胆管造影(IOC),纤维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是了解胆管、胰管以及胰胆管结合部是最为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本病有无胰胆管合流异常及其类型可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图14-56)。

图14-56 术中胆道造影

胆总管远端狭窄、肝内胆管扩张、胰胆共同通道长

6.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已经逐渐替代ERCP。相比之下,MRCP具无创性、不用麻醉、不用任何造影剂,不会诱发胰腺炎,图像分辨率高,三维立体结构影像等优点。可用于胎儿到成人的各年龄段。除小囊肿和轻度胆管异常外,敏感性为90%~100%,特异性73%~100%。

7.核素扫描 能显示胆管扩张的部位、大小,还可根据放射物排入胆道的情况而判断胆道远端梗阻的程度,常用的显示剂为99mTc-HIDA,为快速通过胆管型的显像剂。

(二)鉴别诊断

1.胆道闭锁 对于出生后2~3个月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粪便发白、尿色深黄和肝增大的婴儿,应首先考虑胆道闭锁或新生儿肝炎。B超、核素和十二指肠胆汁监测有助诊断。

2.肝包虫囊肿 肝包虫囊肿同样在肝部位有肿块,局部可有轻度疼痛和不适,感染时可出现黄疸。所不同者是肝包虫囊肿多见于畜牧区,病程缓慢,囊肿呈进行性增大,包虫囊液皮内试验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可明确诊断。

3.胰腺囊肿 儿童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上腹部包块及腹痛症状,诊断多有外伤史,血清中胰淀粉酶增高等。

4.肿瘤 右侧肾母细胞瘤、右侧神经母细胞瘤、大网膜或肠系膜囊肿等,CT、MRI等影像学手段往往能明确诊断。

(三)产前诊断

产前超声技术的进展,使越来越多的胆管扩张症在患儿出生前得到确诊。早至第15周的胎儿,就能探测到胆总管囊肿,此时正是胰酶开始合成的时期。产前超声发现胎儿肝下方囊状结构者,提示该病可能,此后应定期超声检查,监察病变进展。对于孕后期胎儿和新生儿患儿,典型的超声图像显示一个大囊肿及胃大泡(受压所致的不全幽门梗阻)。磁共振(MRI)对胎儿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也有帮助。

五、治  疗

本病一经确诊,除了Ⅴ型选择非手术治疗,包括经皮穿刺引流和药物治疗以外。其余各型应尽早手术治疗,若耽误太久,不但增加病儿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并发症出现的机会。

目前,囊肿外引流术的使用逐渐减少,其并发症较多,如反复胆管炎、胆瘘等。在美国,对于急性发作和危重患儿,多采用经皮穿刺胆囊造口术。内引流手术,如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或者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已经不再使用。这些手术保留了囊肿和胰胆异常合流通道,结石、反复胆管炎、狭窄和肿瘤发生率相当高,术后65%患者症状不消失,40%10年内再次手术。

对于新生儿患者,很多医学中心倾向于在患儿出生后数天内切除囊肿。但有学者建议应等待数周,使患儿全身情况稳定,并做充分的术前准备。新生儿可很好地耐受手术打击,该时期行根治术是可行的。

胆管扩张症伴有轻度感染时,使用广谱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后,即可行根治术;感染不能控制,应行造口术,待患儿全身及局部炎症消失,1~3个月行二次根治术。

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者,术前应输血、血浆或白蛋白,争取血红蛋白达100g/L,白蛋白达3.0g/L以上时施行手术。术前配血,清洁洗肠。术前3d开始口服肠道抗生素。

对于Ⅰ、Ⅱ、Ⅳ型胆管扩张症,囊肿完全切除后,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已被作为首选,其疗效明显优于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该手术包括切除远端的胆总管和胆囊,因此,阻断了胰酶反流入胆道,降低了恶变的概率。

对于婴幼儿患者,囊肿一般容易彻底切除。但对于曾经反复胆管炎和囊周炎症的年长患儿,较好的方法是切除囊肿的前外侧壁,然后剥除剩余部分的内壁,保留紧靠门静脉的后壁的外层。该方法实用、创伤小,也可以用于术前已行囊肿造口或由于反复胆管炎需再次手术的患儿。

胆道重建采用的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中,距屈氏韧带15cm处切断空肠,胆支长45cm,空肠远侧断端穿过横结肠系膜与肝总管做端-端吻合,也可以空肠远侧断端缝合封闭,与肝总管做端-侧吻合,肝总管与空肠的吻合口应尽量靠近肝门,支架是不需要的;距肝总管-空肠吻合口45cm处,空肠与近段肠襻做端-侧吻合。术中囊肿穿刺或胆囊穿刺胆管造影术应常规实施,可显示囊肿的精确解剖结构和与胰管的关系。

已有多位学者报道腹腔镜辅助下,或腹腔镜下成功实行囊肿全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于开腹手术,但住院时间缩短。

Ⅱ型胆管扩张症比较罕见,若憩室较小,只需要简单地切除憩室和胆管整形术,以重建胆总管即可。也有腹腔镜手术的报道。

Ⅲ型胆管扩张症常用的手术治疗:切开十二指肠外侧壁,将脱垂在肠腔内的囊肿去顶,使胆汁和胰液能直接排入十二指肠;术中应细心检查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有无狭窄,必要时行胆管、胰管整形术。

对于Ⅳ型这类合并有肝内胆管扩张的病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目的是达到充分的胆汁引流效果。尽量切除扩张的肝外胆道至肝门,然后行肝总管-空肠吻合,可以使胆汁很好地引流,肝内胆管囊肿压力得到下降。如果肝内胆管囊肿局限在肝的某一段叶内,可考虑部分肝切除。

Ⅴ型胆管扩张症的病例,如果病变局限,行肝叶切除。但如果病变广泛,肝左右叶均受累,只能是非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肝移植不可避免。

六、术后并发症

1.术后出血 常见原因:剥离面渗血加上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功能差。表现为腹胀,血红蛋白浓度持续下降,腹腔引流为血性。预防:对于囊周炎症和粘连严重病例,剥除囊肿内壁,保留紧靠门静脉的后壁的外层;另外,一边小心剥离,一边电凝和结扎止血;剥除囊壁后,对合缝合剥离面。治疗:输血、应用止血药、维生素K静脉滴注,腹腔引流管中血性渗液逐渐减少,可严密观察,若红细胞压积不上升,腹腔引流管中继续出血者,应剖腹探查。

2.胆瘘肠瘘 常见原因:吻合技术不良,缝合时黏膜撕裂或从针孔处外溢胆汁,尤其两端口径相差太大时;肝功能严重受损缝,吻合口愈合不良。表现为术后切口处有大量胆汁外溢,或腹腔引流管内均为胆汁时,小的肠瘘直立位腹平片多看不到游离气体,常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腹水。预防:吻合口针距0.1mm,使用单股吸收线,若两端口径相差太大,不要使用连续缝合,采用间断缝合,单层吻合就可以。另外术前要改善肝功能和营养状况,血红蛋白达100g/L,白蛋白达3.0g/L以上时施行手术。治疗:一旦怀疑,应尽早剖腹探查,修补吻合口,重置引流管;若术后1周以后发生胆瘘,由于局部已形成粘连,只要吻合口远端通畅,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等治疗亦可愈合。

3.胆管炎 据报道,术后发病率为2.3%~88%,可在术后数十年发作。目前病因还没有完全清楚,可能与肠内容物反流入胆道、吻合口狭窄、残留死腔继发感染有关。表现为发热、呕吐、黄疸和白陶土样大便。预防:虽然有各种防反流瓣成形术的应用,但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这些术式并不能完全防止反流,有学者认为,空肠襻(胆支)足够长度才是关键,起码要45cm以上。治疗:出现胆管炎后,应禁食,使用广谱抗生素;对于反复胆管炎者,应考虑再次手术,术中检查吻合口是否存在狭窄和引流不畅,再次重建胆道,设置足够长度的胆支。

4.胆道结石 Chijiiwa报道囊肠吻合术后25%病例出现胆总管结石,33%肝内胆管结石。即使囊肿切除,空肠肝门吻合的病例,也有报道出现肝门部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结石也可以出现在胰腺内的胆总管中,这些患儿通常伴有反复胆管炎。病因可能是:吻合口狭窄、残留在肝内胆管的泥沙、扩张的肝内胆管特别是Ⅳ、Ⅴ型胆管扩张症。治疗:出现反复胆管炎和梗阻,应考虑手术清除结石,局限性多发肝内结石者,可行肝叶切除。

5.吻合口狭窄 一个完美的吻合口,口径也会在数周后缩小20%~30%。除了吻合技术的原因,血供不足、反流、反复感染也是导致狭窄的原因。因此正确的吻合技术和足够口径的吻合口是预防狭窄的措施之一,通常口径与肝门宽度相等,>2cm。如果狭窄导致梗阻和胆管炎,应重建吻合口。

6.肝内胆管扩张 通常切除囊肿和肝门空肠吻合重建胆道后,婴幼儿患者肝内扩张的胆管会逐渐缩小,但年长儿和成年人患者则不会缩小,仍持续扩张。扩张的肝内胆管和残留的泥沙会引起胆管炎和结石形成。

7.肿瘤 保留囊肿的囊肠吻合术的病例,50%出现恶变,是普通人群的20倍。囊肿的完全切除,似乎清除了恶变的诱因,但也有零星的恶变病例的报道,通常源自肝内胆管和残留的远端胆总管。所以在手术中应将远端的胆总管一并切除,必要时切开胰腺包膜,将胰腺内胆管彻底切除。充分的引流可预防肝内胆管的恶变。

(余家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