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时期医论选释

元时期医论选释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以上两段论述了胸痹心背痛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脏腑虚寒、肾气不足的病因论,为后世运用补肾固本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奠定了理论基础。饮停胸中,痹阻心脉,故而心痛。则其病喜温而恶寒,其气惨而不舒,甚者四肢厥冷,气攻心而发痛也。胸痹病位在胸中、心下,胸痛病位在胸膺两乳间,均以疼痛为主症,或兼有肺系症状。此论为后世以调理脾胃之法治疗心痛开启了思路。

(一)《太平圣惠方》[22]

1.夫胸痹心背痛者,由脏腑虚寒,风冷邪气,积聚在内,上攻胸中,而乘于心,正气与邪气交争,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阴阳不和,邪正相击,故令心背彻痛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二·治胸痹心背痛诸方》)

夫心背彻痛者,由人脏腑虚弱,肾气不足,积冷之气,上攻于心,心气既虚,为邪所乘,则心与背俱痛而伛偻,如物从后所触,其心痛不可忍,故曰心背彻痛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三·治心背彻痛诸方》)

【评释】 以上两段论述了胸痹心背痛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脏腑虚寒、肾气不足的病因论,为后世运用补肾固本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奠定了理论基础。阳虚阴盛,复感风冷邪气,诸阴邪上逆胸中,痹阻心脉,正邪交争,故而心背相引而痛。

2.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正气不足,邪气胜盛,邪正相击,上冲于心,心如寒状,痛不得息,故云卒心痛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三·治卒心痛诸方》)

【评释】 “卒心痛”的病名,最早出现于《素问》,晋代《肘后方》中有专篇记载其治疗方药,但对其病因、病机的论述则首见于此。其病卒心痛者,内因脏腑虚弱,外因感受风邪冷热之气,邪客手少阴之络,正邪交争,故卒然而痛。

(二)《圣济总录》[32]

1.心痛诸候,皆由邪气客于手心主之脉。盖手少阴心之经,五脏六腑君主之官也,精神所舍,诸阳所合,其脏坚固,邪气未易以伤。是以诸邪在心,多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其候不一,有寒气卒客于脏腑,发卒痛者;有阳虚阴厥,痛引喉者;有心背相引,善瘛伛偻者;有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者;有急痛如针锥所刺者;有其色苍苍,终日不得太息者;有卧则从心间痛,动作愈甚者;有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者。或因于饮食,或从于外风。中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为痛也。(《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五·心痛门》)

【评释】 本段提出心痛诸候(不包括真心痛)之病位实在心包络,其病机为脏腑虚弱、邪气客之,强调了心为君主之官、其脏坚固、邪不易伤的观点,并指出心痛的病因有因于饮食内伤、风邪外袭者。

2.心属火,其气炎上;饮为水,其性趋下。荣卫平和,府藏调适,则水液下行,不能逆害心火。若水饮停积于胸中,火气不得宣通,则阳虚阴盛,其病心中淡淡然欲吐而痛,是为停饮心痛也。(《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六·停饮心痛》)

【评释】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胸痹有痰饮壅盛的瓜蒌薤白半夏汤证,本段指出心痛病亦有因于停饮所致者。饮停胸中,痹阻心脉,故而心痛。

3.风邪冷气,伤于心之络脉,皆能致痛。若阳气偏虚,宿夹冷滞,又因饮食伤动,而致心痛。则其病喜温而恶寒,其气惨而不舒,甚者四肢厥冷,气攻心而发痛也。(《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六·冷气心痛》)

【评释】 此属“九种心痛”之一,为本虚标实之证,即阳虚而内伤饮食,其症心痛恶寒、四肢厥冷。

4.虚极之人,为寒邪所客,气上奔迫,痹而不通,故为胸痹。其证坚满痞急,或胸中愊愊如噎塞;或胸背皆痛;或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心痛彻背;或肌痹皮痛,是皆闭塞而不通也。(《圣济总录·卷第六十一·胸痹门·胸痹统论》)

体虚之人,寒气客之,气结在胸,郁而不散,故为胸痹。其证心下坚满痞急,甚者绞痛抢心如刺,手不得犯,治之稍缓,便致危殆,不可忽也。(《圣济总录·卷第六十一·胸痹门·胸痹心下坚痞急》)

胸痛者,胸痹痛之类也。此由体虚夹风,又遇寒气加之,则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咳唾引痛是也。(《圣济总录·卷第六十一·胸痹门·胸痛》)

【评释】 以上三段论述了胸痹、胸痛的病因、病机及症状。胸痹,此指心胸部痹阻不通的疾病。胸痛,乃因胸中痹阻不通而作痛,其病因、病机与胸痹相同,均为体虚外受风寒,胸阳痹阻。胸痹病位在胸中、心下,胸痛病位在胸膺两乳间,均以疼痛为主症,或兼有肺系症状。

(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35]

诸心痛者,皆少阴厥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洪大,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毕服金铃子散,痛止服枳术丸,祛其余邪也。有大实心中痛者,因食受时气,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1),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煮黄丸利之。利后以藁本汤去其余邪。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利溺清,或大便利而不渴,气微力弱,急以术附汤温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发暮死,当急救之,是知久痛无寒而暴痛非热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心痛论》)

【注】 (1)注闷:指心胸大气不转,闷痛渐增。

【评释】 此段文字论述了心痛的分类与证治、方药。刘河间将心痛分为热厥心痛、大实心痛与寒厥心痛三类并分别论治,此种分类方法,尤其是按寒热二因而分证,对后世影响深远,颇多医家采用。文中提出的“久痛无寒,暴痛非热”之论,亦为众多医家信奉不疑,如今看来,失于偏颇。

(四)《脾胃论》[41]

若心生凝滞,七神(1)离形,而脉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欣,或逢喜事,或天气暄和(2)、居温和之处,或食滋味(3),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4)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脾胃论·卷中·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注】

(1)七神:指“魂、魄、精、神、意、智、志”等精神活动。

(2)暄和:晴暖。

(3)滋味:富于营养、适合口味的食物。

(4)慧然:顿时开朗清爽。

【评释】 本段论述了调理脾胃以养心安神、使七情不伤的机制。七情易动阴火,阴火有损元气,气伤则生血不足、神无所养,行津无力、津液不行,心神不宁,血虚津停,心脉瘀滞,心痛症作。治疗当调和脾胃,方法为从情绪和饮食方面使其心情开朗,盖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心情开朗则可使脾胃中的元气得到舒展之故。此论为后世以调理脾胃之法治疗心痛开启了思路。

(五)《严氏济生方》[21]

大率痹病,总而言之,凡有五种:筋痹、脉痹、皮痹、骨痹、肌痹是也……脉痹之为病,应乎心,其状血脉不流,令人痿黄,心下鼓气,卒然逆喘不通,嗌干善噫。(《严氏济生方·诸痹门·五痹论治》

【评释】 本段论述了脉痹的临床表现。心主血脉,故脉痹之病,亦影响及心,而出现心下鼓气之症,属气滞。

(六)《仁斋直指方论》[43]

夫心为五官之主,百骸之所以听命者也。心之正经,果为风冷邪气所干,果为气、血、痰、水所犯,则其痛掣背,胀胁胸烦,咽干,两目赤黄,手足俱青至节,朝发而暮殂矣。然心之包络,与胃口相应,往往脾痛连心,或阳虚阴厥,亦令心下急痛,或他脏之邪,亦有客乘于心者,是则心之别脉受焉,如所谓九种心痛:一虫,二疰,三风,四悸,五食,六饮,七冷,八热,九去来者,皆是也。(《仁斋直指方论·卷之六·心气·心疼方论》)

【评释】 该段论述的是不同类型之心痛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若外感风寒或气、血、痰、水干犯心之正经,则为手足青至节、朝发暮殂的真心痛危证;若他脏之邪客于心包络,则为九种心痛等。真心痛可由气、血、痰、水干犯心之正经所致,此乃杨氏之发明,突破了既往寒邪致病的单一病因论。

(七)《丹溪心法》[20]

心痛,即胃脘痛,虽日数多,不吃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物,还痛。必须三五服药后,方吃物。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诸痛不可补气。大凡心膈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寒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曰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备言之矣。若欲行温散温利,宁无助火添病耶?古方中多以山栀子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病安然。病安之后,若纵恣口味,不改前非,病复作时,反咎医之失,良可叹哉!(《丹溪心法·卷四·心脾痛》)

【评释】 本段论述了心痛的治疗。文中指出,心痛甚者,脉必伏,宜用附子之类温散寒邪以治。治疗心痛当审病因、病程,初病因寒而得者,宜温散、温利,久病邪郁化热者,即须宣散郁热。丹溪指心痛即胃脘痛,此误也;言诸痛不可补气,此论偏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