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空气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可引起肠穿孔。①清洁灌肠时注意观察和记录灌入量与排出量,二者应基本保持平衡;每次灌入的液体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一般不超过1 500ml。当晚灌肠后,即觉咽喉发烫,恶心、周身发冷,双手背及双颊部出现红色皮疹,无痛稍痒,未做任何处理。次日晚再行中药灌肠时又出现上述症状。

1.灌肠导管致肛门直肠损伤 有作者对321例纤维结肠镜检查前曾行灌肠者观察发现:321例患者中143例(44.55%)有不同程度的肛管皮肤及(或)直肠黏膜损伤。

防治方法:

(1)灌肠导管应选择优质硅胶肛管或多孔喷淋硅胶肛管、一次性输液器软塑管。

(2)灌肠导管的正常插入方法:将导管头端充分涂上润滑剂,缓缓地顺肛管插入3cm后,将导管头端向后转90°,使导管与壶腹轴一致后,再慢慢插入。插入时如遇阻力,可先灌入少量液体,然后轻轻拔出导管少许,转动一下再插入。

(3)灌肠液每次灌入量以500~1 000ml为限,温度以39~41℃为宜。

(4)对直肠损伤出血量较多者(>500ml),为患者进行输液、补充血容量;快速止血,积极应用各种止血措施,出现便血初期,氨基己酸0.2~0.4g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出现暗红色血便时,每6h向患者肛管内灌入冰盐水5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8mg,保留灌肠共4次,部分患者有效。

2.灌肠导致肠穿孔 灌肠导致肠穿孔,临床虽属少见,但若对此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则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空气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可引起肠穿孔。防治方法:

(1)在灌肠时操作应轻柔。

(2)一旦确诊穿孔后须及时手术。

3.灌肠治疗导致水中毒

(1)病例:患者,女,48岁,因子宫肌瘤伴功能性子宫出血来院手术治疗,术前查体血压心电图均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正常。术前给予番泻叶代茶饮,因无大便,又给患者灌肠,用1%肥皂水2 000ml,约5min后,患者自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腹胀等症状,继而上述症状加重,频繁腹泻、恶心,并呕吐出咖啡色胃内容物,继之神态淡漠,四肢抽搐,出现呼吸困难,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至10.0/6.0kPa(75/45mmHg),呈昏迷状态,急查血电解质:血钠120mmol/L,血钾4.4mmol/L,诊断为急性水中毒。

(2)防治:

①清洁灌肠时注意观察和记录灌入量与排出量,二者应基本保持平衡;每次灌入的液体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一般不超过1 500ml。防止因一次液体进入太多,不能及时排出而造成水中毒。

②为防止水分吸收过多,以采用1%盐水灌肠为宜。

③对已行回结肠吻合术患者,因液体易进入小肠,更应提高警惕。

④治疗可予以20%甘露醇500ml,3%氯化钠液500ml静脉滴注。

4.灌肠引起电解质紊乱 清洁灌肠时,可因体液或电解质丢失而出现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老年人、病久体弱、肠道炎性改变、灌入液体量较大,灌入液体入不付敷或出不付入等,均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应随时监测,注意保持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

5药物灌肠致过敏反应

(1)病例:患者,38岁,慢性结肠炎。遵医嘱给予中药“肠炎灵1号”50ml保留灌肠。当晚灌肠后,即觉咽喉发烫,恶心、周身发冷,双手背及双颊部出现红色皮疹,无痛稍痒,未做任何处理。24h后皮疹消退。次日晚再行中药灌肠时又出现上述症状。

(2)防治:

①灌肠前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即使用肥皂水灌肠,也要询问有无异性蛋白质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时,可采用其他方法,如温生理盐水灌肠,口服甘露醇液等,防止发生类似情况。

②注意观察患者灌肠后的情况,一旦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6.灌肠意外

(1)0.1%肥皂水清洁灌肠诱发心房纤颤。

(2)清洁灌肠致心绞痛发作。

(3)清洁灌肠引起室性心动过速。

(4)药物保留灌肠致心动过缓。

(5)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清洁灌肠诱发窦性停搏。

(6)灌肠引发死亡1例。

(7)伤寒患儿冷盐水灌肠后引起心搏、呼吸骤停。

(8)5%孟氏液保留灌肠致休克。

(9)灌肠排便后致体位性晕厥等。

7.灌肠导致中毒

(1)苦杏仁灌肠致氢氰酸中毒。

(2)误用亚硝酸盐灌肠致严重肠源性青紫症。

(3)误用甲酚皂溶液灌肠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4)误用灌肠药物致中毒,如误用含氯石灰灌肠,误用甲醛液灌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