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者的言语

医者的言语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直接治病 医者的言语在临床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治疗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语言的治疗作用将愈加彰显。对于这些不良情绪,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安抚、引导,此时医者的言语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语言可以成为双方沟通的润滑剂。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纠纷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又一焦点。

(一)医者言语的概念

医者的言语是指在医疗环境中,医务人员以有声语言为中介,向患者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信息传递的行为过程。

(二)医者言语的意义

1.直接治病 医者的言语在临床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治疗作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有三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一是手术刀,一是语言。”古代谚语中“笑治百病”的说法、现代西方盛行的“微笑疗法”以及当前在各地医院、学校、社区广泛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都是语言具有广泛疗效的集中体现。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在准确判断病因的基础上,凡属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疾病,均可以亲切、善良和恰当的语言,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减少顾虑,增强其抗病能力,以达到最终治愈疾病的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语言的治疗作用将愈加彰显。

2.安抚情绪 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身患疾病的患者,倍受肉体煎熬病痛和精神折磨,常会产生各种影响治疗的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疑虑忧郁,重的导致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甚至会绝望、轻生。对于这些不良情绪,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安抚、引导,此时医者的言语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患者亲属仅能从亲情方面去感化,医务人员却能从专业的角度,帮助患者分析病因、明确诊断、治疗措施,预测疗效及预后,使患者心情趋于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即使对身患绝症的知情患者,虽然预后难以保证患者满意,但医务人员从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健康情绪对疾病的治疗机制进行剖析,也能起到较为理想的作用。据了解,目前在全国为数不少的临终关怀医院中,医务人员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以医疗语言来安抚临终患者的情绪,使他们能以稳定、健康的心态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

3.融洽关系 由于医患双方在知识层次、心理、性情等方面的差异,交流的难度是客观存在的。而语言可以成为双方沟通的润滑剂。此外,语言还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催化剂。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纠纷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又一焦点。究其原因,除了利益、医疗质量、医院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外,沟通不到位、交流障碍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时变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瓶颈”。医务人员时刻在为患者的健康着想,但是很多时候因为表达不贴切而出现“好心没好报”的尴尬结局。只有充分利用交流语言的艺术魅力,拉近双方的沟通距离,相互取信于对方,才能为医患关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医患关系正常时,医者善意的言语,可成为维持坦诚、和谐的良好医患关系的“黏合剂”;在医患关系处于危机状态时,医务人员真诚的态度和适当的言语,往往是扭转危机、化干戈为玉帛的“灭火剂”。

典型案例

语言的“致病”与“治病”

有一女患者患乳房纤维瘤,经医生检查确诊为良性腺瘤,因当时正值酷暑,为防止术后流汗污染伤口,同时考虑到此瘤生长缓慢,所以医生预约患者在秋后稍凉爽时再来院做手术,患者欣然应许。但回家后,同院的人告诉患者“不痛的瘤子不是好瘤子”。还有人说“医生不马上给你开刀就是推托”等等。从此,该患者就疑心自己得了乳腺癌,悲观失望,紧张、恐惧、忧虑认为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对此,主管医生、护士给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情介绍,同时找了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文章让患者看告诉患者这是一个小手术,不必担心,应保持乐观情绪。使患者消除了疑虑,愉快地接受了手术并很快康复出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