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脉诊是临床辨证的圭臬,为立法用药的准则

脉诊是临床辨证的圭臬,为立法用药的准则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在内,则人体抗病之功能趋向于内,故现沉脉。这种脉象的变化,是随着机体防御功能的改变而出现的。脉搏的浮沉迟数,是机体与疾病矛盾斗争的体现。中医辨证,虽为四诊合参,但对于分阴阳、辨虚实、明部位、定治则,则均需取决于脉象,故脉诊是辨证的依据、立法的准则,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长期的临床体验,证实任何疾病的转变过程,多先有脉象变化,然后始有症状发生。

祖国医学的脉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很早就发现了“心主脉”这个科学道理,认识到气血旺盛是人体防御疾病和消除疾病的重要条件,任何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总会损伤气血的功能,促使机体的气血津液发生变化。而脉象是反映气血变化的重要标志,所以脉象的变化与人体抗病功能的强弱和病势盛衰有着密切关系。病势重则需要的抗病功能强,故现洪大滑数之脉。病在外,则人体气血抗病功能即趋向于外,故现浮脉。病在内,则人体抗病之功能趋向于内,故现沉脉。这种脉象的变化,是随着机体防御功能的改变而出现的。古人在临床上体会到,机体防御疾病功能与气血的循行有密切关系,故利用脉搏的变化以指导诊断。脉搏的浮沉迟数,是机体与疾病矛盾斗争的体现。临床诊察要根据脉象来诊察疾病的性质、部位与演变,并通过望,闻、问、切全面结合,才能了解到疾病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制订出符合病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虽为四诊合参,但对于分阴阳、辨虚实、明部位、定治则,则均需取决于脉象,故脉诊是辨证的依据、立法的准则,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辨证,如不精通脉理和疾病脉象的演变规律,就不能熟练地运用辨证技巧,以早期测知疾病的演变情况,及时用药控制疾病的发展。通过长期的临床体验,证实任何疾病的转变过程,多先有脉象变化,然后始有症状发生。利用脉象的变化,可早期测知疾病演变,变被动为主动,能攻能防,机动灵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习脉诊,除精通理论外,还要经过长期实践练习,做到既有理论,又有技巧,以熟练地应用于临床辨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