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是

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是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在眼内的分布,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2.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为了取得较大的疗效,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减轻不良反应。3.患者因素 如年龄、性别、全身状况、给药时间等均影响药物对眼的疗效。4.病理状态 疾病本身可影响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肝功能衰退时药物分解代谢减弱,作用增强。

(一)药物的眼内通透性

全身或局部给药后,药物能有多少到达眼组织的作用部位,依赖于药物的眼内通透性。

1.药物在结膜囊内的浓度变化 正常人结膜囊内最大液体含量为20~30μl,除10μl泪液外,最多能容纳20μl药液,多余的药液与泪液混合前即溢出眼外,一般黏性药液增加滴眼剂的生物利用度。

2.滴眼剂的角膜通透性

(1)角膜因素: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富含脂质,易转运非极性、脂溶性物质,角膜实质层含丰富水性成分,易转运水溶性、极性物质,因此,具有理想通透性的滴眼剂应具双相溶解度,既溶于水,又溶于脂。另外,角膜结构的损伤或病态可使药物通透入眼的速率增加。

(2)药物因素:小分子水溶性物质直接通过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眼内,非极性脂溶性物质易通过角膜。大分子水溶性物质几乎不能透过角膜。

(3)滴眼剂的配方:选择合适的配方可增加药物的通透性,如改变滴眼剂的pH值,增加浓度,加入赋形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3.球旁或结膜下注射的眼内通透性 一般均经巩膜扩散入前房、玻璃体腔。经巩膜横向扩散入角膜实质层;或扩散到房角小梁组织;或通过睫状体基质,分泌入房水;或通过平坦部进入玻璃体。

4.全身用药的眼内通透性

(1)生物利用度:口服药物如果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药量大,血内药浓度高,进入眼内药量也较高。反之,就低。

(2)血清蛋白结合率:血清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不易进入组织内,眼内通透性差。

(3)血-眼屏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构成了血-眼屏障。血-眼屏障的破坏(眼内炎、前房穿刺及内眼手术等)可大大提高药物的眼内通透性。

(二)药物在眼内的分布

多种因素影响药物的眼内分布。

1.给药途径 滴眼剂点眼后药物主要分布在眼前节组织如结膜、角膜、房水,其次为虹膜、睫状体。结膜下或球旁注射除上述组织获得高浓度药外,晶体与玻璃体内亦存在一定量药物。球后注射药物主要分布在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等。全身给药以毛细血管丰富的组织,如结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药物浓度高。

2.组织血流量 全身给药以血流量丰富的组织如脉络膜、视网膜最为敏感,药物浓度高。

3.屏障的因素 滴入结膜囊内的药液进入前房水中扩散入虹膜、睫状体,但不能进入玻璃体。球旁或球后注射药液进入脉络膜、视网膜,也难以进入玻璃体和晶体,全身给药也同样。若要在玻璃体内获得较高药物浓度,就必须将药物直接注入玻璃体。

4.与黑色素细胞结合 某些药物进入眼内易与黑色素细胞结合,暂时失去活性,不断解离后又发挥药效,如匹罗卡品、肾上腺素、激素等。

(三)药物在眼内的代谢

药物的起效取决于它的吸收和分布,作用的中止则取决于药物在眼内的代谢及排出。眼组织有许多促进药物转化的氧化还原酶系统,如芳烃羟化酶、二磷酸葡萄糖转移酶、谷酰胺基转移酶等。绝大多数药物经代谢失去药理活性,有少数药物经代谢后才转变成有活性的物质,如地匹福林本身无活性,滴眼后透入角膜,角膜内的水解酶水解后释放出肾上腺素发挥降眼压作用。部分药物经房水循环或眼血液循环离开眼组织。

(四)药物对眼作用的影响因素

1.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在眼内的分布,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给药途径包括:全身给药(口服或注射)和眼局部给药(滴眼、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或眼内注射)。

2.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为了取得较大的疗效,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减轻不良反应。如使药物原有作用增加,称“协同作用”,如应用不当可使预期的疗效降低,毒性反应增加。

3.患者因素 如年龄、性别、全身状况、给药时间等均影响药物对眼的疗效。根据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规律,晨起为糖皮质激素分泌高峰,此时给药,增加药效、减轻抑制脑垂体的副作用。

4.病理状态 疾病本身可影响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肝功能衰退时药物分解代谢减弱,作用增强。肾功能不足则药物排泄减慢。抗感染治疗,减弱机体抵抗力会降低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