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鼓室积液怎么通过咽鼓管流出

鼓室积液怎么通过咽鼓管流出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程超过8周的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少数患者可能因细菌毒素侵犯内耳,有混合性聋。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后,通气管常自行排出于外耳道内。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程超过8周的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春、秋季多发,儿童多发,是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

1.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有关的病因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咽鼓管功能障碍

①咽鼓管阻塞:机械性阻塞,如增殖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部肿瘤,其他还有中隔偏曲、鼻咽闭锁、代谢性疾病、特殊感染等;非机械性阻塞,如儿童或腭裂者咽鼓管相关肌肉无力。

②咽鼓管的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破坏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导致中耳腔分泌物积聚。

③解剖:小儿咽鼓管平直,老年人咽鼓管关闭不全,鼻腔及咽喉食管分泌物容易反流进入中耳,造成感染。

(2)感染

①细菌:各家对中耳积液所做的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为22%~52%,常见的致病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内毒素可能在病变迁延为慢性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也有人认为SOM和一些毒力较弱的致病菌有关。

②其他:近年有些报道从中耳积液中分离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衣原体包涵体等,提示SOM可能与病毒感染等有关。

(3)免疫反应

①Ⅰ型变态反应:过敏性鼻炎SOM发病率较高。

②Ⅲ型变态反应:细菌感染引起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疾病。

③Ⅳ型变态反应: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病理显示:早期中耳黏膜水肿,毛细血管增生,通透性增加。中期:黏膜增厚,上皮化生,形成分泌性上皮,杯状细胞增多,病理性腺体样组织增生。恢复期:腺体退化,分泌物减少,黏膜恢复正常。晚期:积液机化,肉芽形成,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及胆脂瘤。

中耳积液的成分为漏出液、渗出液和黏液的混合液体,含有脱落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嗜酸粒细胞、免疫球蛋白、炎性介质等。早期为浆液,稀薄,深浅不同的黄色;中期为浆黏液或黏液,黏稠,灰白色;晚期呈胶胨状,故被称为胶耳。

疾病的转归:中耳通气和引流功能正常后鼓室黏膜即可恢复正常,如中耳长期处于负压状态,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不张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及胆脂瘤。

2.症状

(1)听力减退:急性者多在感冒后出现听力减退,伴自听增强。变动头位如前倾或偏向患侧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一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察觉,而于体检时才被发现。

(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可有轻度耳痛;慢性者多在继发感染时,或合并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急性发作时才感觉耳痛。

(3)耳内闭塞感:耳内闷塞感或闷胀感是成年人常见的主诉,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4)耳鸣:可为间歇性,如“劈啪”声,当头部活动或打哈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3.检查

(1)查体:急性期鼓膜充血,鼓膜内陷,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色或琥珀色,慢性者呈灰蓝或乳白色。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时,透过鼓膜可见到液平线,液面为一弧形线,凹面向上,可随头位变动而改变,有时透过鼓膜可见气泡(图1-7-10,彩图6),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图1-7-11,彩图7)。

(2)对于单侧鼓室积液的病人,应仔细检查鼻咽部,排除鼻咽部肿瘤后才能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3)音叉试验:Rinne试验阴性,Weber试验偏向患侧。

(4)纯音听阈测试:一般表现为轻度传导性聋,病程中有一定的波动,可能与中耳积液量变化有关。听力损失以低频为主,但因中耳传音结构及两窗阻抗的改变,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亦可减退。少数患者可能因细菌毒素侵犯内耳,有混合性聋。

(5)声导抗:平坦型(B型)为SOM的典型曲线,提示鼓室积液,或高负压型(C型)提示鼓室负压,咽鼓管功能不良,部分中耳有积液。声反射均消失。

(6)影像学检查:儿童鼻咽侧位X线平片,可提示增殖体肥大和堵塞气道的程度。

颞骨CT扫描可见鼓室内有密度均匀一致的阴影(图1-7-12),乳突气房内可见液气面,还能发现鼻咽部占位、鼻窦炎等病变(图1-7-13)。

图1-7-10 耳内镜检查透过鼓膜可见气泡

图1-7-11 耳内镜检查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

图1-7-12 颞骨CT扫描可见鼓室内有密度均匀一致的阴影(水平位)

图1-7-13 颞骨CT扫描发现鼻咽部占位、鼻窦炎等病变(水平位)

(7)其他检查:鼻内镜发现鼻腔和鼻咽部的病变。

4.诊断要点

(1)耳闷耳胀感。

(2)听力减退。

(3)鼓膜内陷(锤骨柄向内后上方向移位)、鼓膜反光增强、鼓膜积液征象(鼓膜琥珀色、液平面、气泡)。

(4)声导抗检查为B型或C型曲线。

(5)鼓膜切开鼓室内有积液是诊断金标准。

(6)颞骨CT扫描可见中耳腔、乳突鼓窦及气房内积液征象也是分泌性中耳炎诊断的直接依据。

(7)成人单侧分泌性中耳炎要检查鼻咽部,以排除鼻咽癌。

5.治疗 原则是排除中耳积液,保证中耳引流、通气,同时消除病因。

(1)病因治疗:治疗鼻及鼻咽部炎症、肿瘤及变态反应。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必要时可行增殖体切除术、鼻息肉摘除术等。

(2)药物治疗:为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口通畅,用0.5%~1%麻黄碱加地塞米松液滴鼻。急性者还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服用抗生素7~10d。

(3)咽鼓管吹张:有助于鼓室通气、排液和防止鼓膜粘连。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地塞米松注射液,隔日1次,每次每侧1ml,共3~6次。

(4)中耳积液的处理

①鼓膜穿刺抽液:用斜面短的7号长针头,在无菌操作下经鼓膜前下方穿刺抽出积液,注入激素类药物或α-糜蛋白酶,必要时可重复穿刺。

②鼓膜切开术:适用于积液黏稠穿刺不能抽出,或经反复鼓膜穿刺,积液抽吸后迅速集聚时。手术于局麻或全麻(小儿)下进行。术时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做弧行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黏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然后向鼓室内注入α-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

③鼓室置管术:SOM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者,鼓室积液清除后,可经鼓膜留置通气管于鼓室内,以改善通气引流,有利于恢复咽鼓管功能。通气管一般留置6~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后,通气管常自行排出于外耳道内。

(5)后遗症的处理:如形成不张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及胆脂瘤,听力进行性减退,感染流脓,甚至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