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出地的经济效应

流出地的经济效应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普”中城镇人口所占比例的上升主要是人口的机械增长所致,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集中的现象,推动浙江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次,流动人口在浙江省城镇的空间聚集,不仅能缓解城镇化正规渠道吸纳人口的压力,而且有助于加速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
流出地的经济效应_2010浙江省人口普查重点课题及优秀论文集

(一)人口流动对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效应

流动人口是商品、市场、资金、文化、信息和意识观念的复合载体,在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的双向或多向流动,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1.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的经济效应

对流入地来说,流动人口能够促进其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等。

(1)人口流动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经济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提供“廉价”劳动力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以城镇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大量的劳动力需求,造成城镇劳动力的短缺,特别是结构型短缺,如一些工作条件较差、劳动强度高的工种。流动人口的介入直接解决一些行业和部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大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使城市工资成本降低,雇主利润上升,就业岗位增加。低劳动力成本的维持可以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使其利润上升和生产规模扩大,并导致就业增加。第三,流动人口的涌入本身也导致城市需求的增加,刺激城市的消费增长。第四,人口流动加快全国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使市场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一方面它可以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力给土地资源开发带来的压力,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为城市和城镇建设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使得劳动力资源配置日趋合理。

(2)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增加城市财政收入,扩大消费市场,促进城市消费市场的形成与繁荣。流动人口不仅是城市生产者的群体,也是庞大的消费者群体。这有利于商品经济走出“市场疲软”的低谷。首先,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城镇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给城镇人民带来丰富多样的商品,一方面大大繁荣、活跃城镇的消费市场,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为城镇大规模、专业化的小商品特色市场的形成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外来人口中有一些是到流入地投资兴业的,他们带来资金、技术、商机和就业岗位。其次,流动人口的增加对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缩小城乡差别,带动周边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帮助。再次,大量流动人口流入城镇后本身又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购买力,他们需要在城镇食宿、购买等,这对扩大消费市场,促使城镇销售额、饮食、服务业收入增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对促进城镇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也可通过税收缴纳来增加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

(3)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环境的完善与优化。流动人口在城镇空间的聚集,使城镇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对城镇公共产品的有效需求有助于诱发城镇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浙江省地区专业性市场的形成,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而早期城市规划却没有预见到这种基数很大且增长速度很快的情况,这给原本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城镇带来明显的压力。外来人口增多,一方面直接扩大了城市工程的建设队伍,另一方面为城市面貌的改观、城市市政的配套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为了适应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作为公共物品提供者的当地政府部门就必须不断加大道路、公交、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例如:近年来广受大众市民喜爱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不断更新的杭州公交车交通系统,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杭州地铁交通系统,都是为了缓解供需矛盾,推进城市整体基础设施环境的完善和优化。

(4)人口流动促进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结构的变化。首先是流动人口在浙江省城镇的空间聚集,有力地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现了“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或“没有工业化的城市化”形成鲜明对照。流动人口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表现为其促进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总体上提高城市化水平。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或直接进入乡镇企业,或直接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1984年浙江省根据中央精神制定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的相应规定,当年就有45.27万人进入小城镇落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小城镇,加快小城镇人口的聚集。虽然目前也有不少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但流动人口的主力军还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六普”中城镇人口所占比例的上升主要是人口的机械增长所致,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集中的现象,推动浙江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及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流动人口对城镇规模的扩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流动人口在浙江省城镇的空间聚集,不仅能缓解城镇化正规渠道吸纳人口的压力,而且有助于加速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流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聚,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随着国家对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和完善,使他们从外来务工人员到城市市民的身份转变,当前在城镇的大量流入人口虽仍具“农民”身份,但其已开始融入城镇生活所特有的劳动分工和细密的职业分工,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现代观念、思维习惯的熏陶与影响,使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不知不觉已具有城市居民的特征,成为户口在农村,工作在城镇,有稳定收入、稳定生活、开始融入城镇生活,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明显。这种长时间在城市生活所导致的收入增加和意识观念的变化有助于加速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2.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经济效应

(1)流动人口缓解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有利于农村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是把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的落后农村地区,向边际劳动生产率不仅为正而且边际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的城市地区转移的工业化过程,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人口的流出相对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资本和技术的扩散效应而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会带来总体生产率的巨大增长。从农业现代化过程来看,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跨地区流动来实现劳动就业,即是开发劳动力资源,缓解农村就业压力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像安徽、江西、贵州、四川、河南这样的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人口大省河南效果尤其显著。

(2)流动人口产生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外流,已成为部分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一是外出就业经历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对生产、生活的适应能力,人力资本相对较高、流动性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对其他的剩余劳动力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二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以后,因种种原因他们经常回家乡,把诸多生活新理念、经济发展的新信息、工作的新经验和新体会带回家乡。他们带回的外部文明冲击当地的旧观念,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外出民工把部分收入回流农村,用作农业资本的积累与投入,弥补农村发展资金缺口,扩大农村资金规模,促进农村的发展;部分外出民工学到了本领,回乡创业,勤劳致富,带动家乡的产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农业资本的形成,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而且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保障,加快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3)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效应。首先,人口流动的成本过高。农村人口流动向城镇迁移,要支付许多成本,有的是货币费用,有的是精神损失,主要包括制度约束成本、就业成本、生活成本、交通成本、机会成本、迁移成本、精神成本等。例如,由于户籍制度等社会管理制度,农民进入城镇后要向暂居地支付有关手续费用;民工在寻找工作时,必须支付有关信息成本,如劳务介绍机构的中介费;由于信息不对称,进入城镇的农民可能无法及时就业,但必须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开支,形成一种就业的代价;民工外出打工后,各种形式的农民负担照交不误,而原有各种生产工具和家庭生活设施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由于长期在外,与家庭团聚的时间少,难以享受天伦之乐,须长期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等。

其次,农村劳动力流失。虽然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但是大量农民工外出所产生的吸引力,不仅仅是针对过剩的劳动力,这种影响是对所有的农民。因而一部分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放弃农业生产或者是留下妇女和老人在家耕种。精壮劳力外出,个别家庭因在农田精耕细作上欠妥,导致正常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农作物总产量出现倒退。

此外,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率先转移出去的农民,往往具有较高素质,男性所占比例比女性大,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小学文化程度多,未婚的青年劳动力比已婚的多,头脑灵活、有一定技术和管理专长的人多,这对农业劳动力群体素质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本来就不高,当那些年轻、有文化或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转向城镇后,剩下的就是以儿童、妇女和老人为主,对于农业科技推广极为不利。所以从长期看,外出打工农民越多的地区,其发展后劲越弱,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有可能造成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的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