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血压患者的其他达标项目

高血压患者的其他达标项目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肾、四肢血管病变的发生。肱动脉是肌性血管,主动脉是弹性血管,肱动脉的压力不能完全反映主动脉的功能状态,故中心动脉压的升高与心脑肾疾病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大多与血压不稳定有关。最简单的方法是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采用不同剂型的药物治疗。一般在血压升高前1~2小时服药。

(1)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引起血管腔的狭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脑肾事件发生,故降压的同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把血糖降至:空腹血糖≤6.0毫摩/升(110毫克/分升),餐后血糖≤7.7毫摩/升(140毫克/分升),糖化血红蛋白≤7.0%;血脂降至:胆固醇≤5.7毫摩/升(100~120毫克/分升),三酰甘油≤1.7毫摩/升(150毫克/分升)。

(2)降低大动脉僵硬度,软化血管:大动脉弹性检测是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选择既能降压又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如普利类药和地平类药很重要。只有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肾、四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3)降低中心动脉压:中心动脉压降低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肱动脉是肌性血管,主动脉是弹性血管,肱动脉的压力不能完全反映主动脉的功能状态,故中心动脉压的升高与心脑肾疾病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噻嗪类利尿降压药和二氢吡啶类地平类药降低肱动脉和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幅度相同;洛尔类药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幅度小于肱动脉压;普利类药类药物降低中心动脉压的幅度大于肱动脉。

血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大多与血压不稳定有关。在血压高时可发生心绞痛或脑卒中,血压过低时也会发生心脑缺血事件,故高血压特别是2、3级(中、重度)高血压伴有心脑事件发生的患者,一定要保持24小时平稳降压治疗。最简单的方法是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采用不同剂型的药物治疗。一般在血压升高前1~2小时服药。只有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