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基础与基本特点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基础与基本特点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诞生的社会基础和西方国家有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工业社会。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社会基础与基本特点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研究

(一)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基础与基本特点

要研究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建设的影响,首先必须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要了解大众文化,不仅仅是做一个概念界定就可以完成的,还应当包括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诞生的社会基础进行梳理和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基本特点进行归纳等。

1.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诞生的社会基础

中国学术界不少学者区分大众文化、工业文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的依据之一就是它们诞生的社会基础不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诞生的社会基础和西方国家有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业社会。

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在工业社会以前的包括农业社会在内的社会中是不可能产生大众文化的。首先,在工业社会,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中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的增长和聚集,使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社会中的个人或少数人群体能够从对物质的生产和满足中解脱出来,具备了整个社会关注文化产品的基本物质基础,这和中国古人所说的“仓廪足而知礼节”有类似之处。其次,在工业社会,生产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文化工业(或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体现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就是报纸、广播、电视、影视、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大众文化所依赖的生产、传播、反馈的物质基础得到迅速发展,它们既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自身又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得到了发展。因此,工业社会为大众文化的兴起准备了顾客(受众)基础和产业基础。

(2)市场经济

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的产物,是文化生产者生产出来用于谋求资本利润的承载物,因此它只有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才能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为大众文化提供了生产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的主观意愿就是为顾客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顺利实现产品交换,赢得资本利润。因此,一旦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发现文化产品可以实现这一主观意愿,他们就会自觉地把自己转型成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市场经济不仅提供了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同时也提供了大众文化的交换场所,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众文化生产、交换和流通的制度环境。大众文化的生产具有创意产业的属性,即具有构思困难而生产、传播简单的特点,因此必须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作为保障才可能发展起来,而这恰恰是不断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所能够提供的。

(3)都市化。

大众文化是都市化的产物,都市生活提供了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反映内容(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对乡村生活的反映,只是数量极少),都市市民的价值追求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因此,也可以说大众文化是代表着超越传统自然农业生活方式的先进的文化样式。都市化对大众文化的第二个影响是大众文化的受众不是任意的文化消费受众,而是在都市生活的市民和向往都市生活的个人,这些个人受众包括当代中国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务工人员以及农村留守人员。

2.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基本特点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诞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因此既与世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大众文化具有相同的特点,又具有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个性特点。

(1)消费性。

大众文化本身只是一种文化工业产品,这种文化工业产品和其他的产品一样能够给投资者、生产者带来利润,因此一个消费品所应当具有的一切特性在大众文化中都具备了,我们把它概括起来就是大众文化要具有消费性。

具有消费性的第一个方面是大众文化是通俗易懂的文化。首先,大众文化面对的是城市市民和未来的准市民,这些受众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消费大众文化的目的不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自身素养,而仅仅是文化消遣、娱乐,这就从接受受众的视角决定了大众文化必须是通俗易懂的文化;其次,对大众文化的投资者、生产者而言,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工业产品越畅销,他们的经济利润就越高,因此他们必然尽可能地降低这种文化工业产品的消费门槛,使它们通俗易懂,以便扩大市场,赢得更多的消费群体。这就是我们看到按照文化工业流水线方式生产出来的古装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在那几年一播再播,老少皆宜的缘故,但我们却很难看到任何一种高雅艺术能够得到如此的厚待。

具有消费性的第二个方面是大众文化是追求娱乐的文化。这主要是由大众文化的购买顾客(受众)的需求所决定的。顾客对文化工业产品的消费时间是在工作之余,消费目的是减轻工作所造成的疲劳和压力,寄托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因此他们并不要求自己从文化工业产品的消费中得到自身素养的提升,这样追求娱乐性就成了这类文化工业产品的基本特点。这一点在中国电影贺岁档市场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冯小刚本是中国贺岁影片的开创者和标杆人物,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中拥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他导演的《唐山大地震》曾获得6.6亿元的票房收入。2012年年底他导演的贺岁大片——历史题材的、基调沉重的《1942》公映,最初投资方的预期票房收入为8亿元人民币,但是“《1942》据称耗资2.1亿元,票房为3.66亿元”(66)。而同期,走娱乐搞笑路线的小成本影片《泰囧》在大陆地区的票房收入就有近13亿元。这二者票房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就在于作为大众文化产品,追求娱乐性是它最重要的消费特性。

(2)肤浅性。

虽然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是一种交叉关系,而一般意义上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是一种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关系,因此大众文化中也会有高雅文化的部分,但是就整体而言,大众文化呈现出肤浅性的特点。大众文化的这种肤浅性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大众文化不需要思想深度。陈钢在《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文中指出:“思想深度,即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超出一般的现象层次,超出个体的感官欲望与感性享受,追求更高更深更有价值的东西,如理性、道德、真善美的理想和绝对无限永恒等终极价值。”(67)大众文化是快餐消费文化,用后就扔,随用随扔,消费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意愿去接受深刻的思想内容。深刻的思想属于高雅艺术的范畴,只是偶尔会出现在大众文化中。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是大众文化,部分受众认为它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又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也有部分受众认为它具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这种评价还是公映几年以后随着社会思潮的改变而出现的。在大众文化中那种叫好(有深度)又叫座(有市场)的产品是少之又少的,那些制作精良,能够刺激人的感观的就是大众文化的“优秀作品”。

第二,大众文化不需要逻辑深度。在这里,逻辑深度是指一个文化产品具有逻辑的严密性,经得起逻辑检验的状态。但是,具有逻辑深度似乎不应该是对大众文化的要求。就是一些大众文化的畅销产品,其逻辑性也值得质疑。就拿我们前面叙述过的一播再播的古装电视剧《武林外传》来说,不合逻辑之处比比皆是:“京城第一食神”、御膳房总管诸葛厨神居然味觉失灵多年,“关中大侠”居然不会武功,“天下第一女捕头”展红绫居然是依靠“女人的直觉”和盗圣编写的《缉盗秘籍》成名的,等等。这里已经不是艺术手法中的反讽运用,而是大众文化产品本身就不需要逻辑,受众不是从逻辑深度中感受美、欣赏美,而是从感官上感受笑、感受哭,大众文化只要笑就可以了,只要哭就可以了,这一切都和逻辑无关。

(3)复制性。

大众文化产品不追求创新,不追求突破,作为文化工业产品,复制是节约成本的方式,也是顾客愿意接受的方式,因此复制性就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大众文化产品同业“复制”之风盛行。每当一个成功的大众文化产品被推出,市场上就会出现众多的、能够规避知识产权保护的复制品,直至把这个市场做死。比如,电视相亲节目受到观众欢迎,现在就有了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等众多雷同的产品。

第二是大众文化产品自我“复制”之风盛行。一旦某个大众文化产品推出后获得市场的认可,那么一定会稍作修改后推出续集,甚至不断出下去,直至观众对这些系列产品产生审美疲劳,彻底拒绝。前两年国内大陆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在市场中小有成绩,《一起又看流星雨》就迅速被推出,网民嘲弄地为下一部剧起名为《一起再看流星雨》,再下一部是《一起还看流星雨》就是对这一现象的诠释。

第三是大众文化产品翻拍“复制”之风盛行。历史上曾经是经典的作品,被观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基本都会成为翻拍的对象。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创新是生命,但是创新也是最困难的、存在风险的,于是翻拍观众暂时遗忘的经典作品,或者这个年龄阶段的观众没有集体接触过的经典作品就成了捷径。于是,我们看到N部翻拍的《射雕英雄传》,N部翻拍的《笑傲江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