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宜知性激素类药物的致畸作用

宜知性激素类药物的致畸作用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调查,母亲在早期妊娠时应用己烯雌酚类药物,除可影响女胎生殖系统的发育外,女孩长大后患阴道腺病及阴道透明细胞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服用己烯雌酚类药物史的妇女生育功能显然受到影响,不孕率、流产率和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女性胎儿男性化的发生率与药物种类、剂量和应用时间有关。氯米芬是否有致畸作用尚有不同意见。但有的研究认为,在实验动物中氯米芬有致畸倾向,在人类尚无确切的致畸证据。

(1)雌激素类:20世纪50年代在一些国家曾广泛用己烯雌酚类药物治疗先兆流产。据调查,母亲在早期妊娠时应用己烯雌酚类药物,除可影响女胎生殖系统的发育外,女孩长大后患阴道腺病及阴道透明细胞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国外收集的400余例阴道、宫颈透明细胞癌中,65%的患者有宫内接触己烯雌酚类药物史,并多伴有阴道腺病。孕期应用己烯雌酚类药物的时间与阴道腺病的发病有明显关系,在第8—17孕周用药者发病率最高,这与胚胎期阴道的发育阶段相吻合。除阴道腺病外,生殖道其他良性病变也极为常见,可有轮状宫颈、宫颈外翻、阴道横嵴和阴道发育不全、T形子宫、宫腔束窄带、子宫发育不全等情况。有服用己烯雌酚类药物史的妇女生育功能显然受到影响,不孕率、流产率和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由于宫颈发育异常及宫颈功能不全,孕妇常发生中期妊娠流产。男性胎儿受己烯雌酚类药物影响可发生附睾囊肿、睾丸或阴茎发育不全,其发病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成人后,精子总数低、活动力减弱、异常形态的精子数增多;其他畸形如睾丸未降、尿道下裂、尿道狭窄、马蹄肾、先天性巨输尿管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

(2)孕激素制剂:常用以治疗先兆流产或作为妊娠试验的药物。有些妇女是口服避孕药失败后而妊娠的,因此胎儿在早孕时受到孕激素的影响。孕期应用合成的孕激素,特别是19-去甲睾酮类如炔诺酮等,可使女性胎儿男性化如阴蒂肥大、阴唇融合,形如阴囊。有人报道的70例女性胎儿男性化,均在妊娠第20周以前用过孕激素。有报道,早孕时用过口服避孕药可见到同样的结果。女性胎儿男性化的发生率与药物种类、剂量和应用时间有关。据报道,应用炔诺酮后男性化的总发生率为18%,而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为1%;而在早孕期应用炔诺酮,女性胎儿男性化的发生率则为23.7%,12孕周以后为4.3%。口服避孕药失败,如继续服药,可分娩出先天性畸形胎儿。男胎和女胎均可发生脊柱、肛门、血管、气管、食管和四肢的畸形。在早孕期,特别是在第2~3个月心脏快速发育的阶段,应用雌孕激素制剂,包括口服避孕药,发生心脏及大血管移位的可能性更大。但也有与上述结果相反的报道,认为口服避孕药后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3)氯米芬(克罗米芬):此药已广泛用于诱发排卵,治疗不孕症。氯米芬是否有致畸作用尚有不同意见。有些报道指出刚怀孕前或怀孕时服用氯米芬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特别是神经管缺陷,如无脑儿等。有报道,氯米芬诱发排卵后,胎儿染色体三体的发生率比未用该药的群体高1倍,自然流产的胎儿非整倍体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但有的研究认为,在实验动物中氯米芬有致畸倾向,在人类尚无确切的致畸证据。

(4)醋酸氯羟甲烯孕酮:是目前最有效的抗雄激素药,用于雄激素过多或组织对雄激素过敏引起的男性化现象。如在妊娠第6~12周即胎儿性分化期使用,则男婴可发生与睾丸女性化相同的症状,如内、外生殖器均不发育,有睾丸,但亦有阴道。因此,服用醋酸氯羟甲烯孕酮期间应避孕,服药期间妊娠者,应行人工流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