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靓宜居宜游

做靓宜居宜游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生态经济 做靓宜居宜游中共张掖市委副书记、张掖市人民政府市长,公共管理硕士黄泽元一、张掖绿洲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成果张掖是典型的绿洲地区,绿洲是张掖最本质的特点,张掖的经济、生态、文化乃至社会发展都是从绿洲这一本质特征上派生出来的。在张掖发展生态经济,宜居宜游就是首位产业。在全国餐饮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张掖逆市而涨,今年上半年仍保持了18%的增长速度,这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很明显。
做靓宜居宜游_第四届绿洲论坛报

发展生态经济 做靓宜居宜游

中共张掖市委副书记、张掖市人民政府市长,公共管理硕士

黄泽元

一、张掖绿洲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成果

张掖是典型的绿洲地区,绿洲是张掖最本质的特点,张掖的经济、生态、文化乃至社会发展都是从绿洲这一本质特征上派生出来的。近几年来,张掖立足绿洲的本质特性,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上进行了一些艰辛的、可贵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其基本理念、主攻方向、首位产业共同构成了张掖绿洲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具体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是基本理念。市委、市政府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部署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展开的。立于生态是基础。在张掖这样一个绿洲地区,没有生态,生存都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发展。没有生态这个雄厚的基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都无从谈起。所以说,张掖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生态,一切的发展都要依靠生态。兴于经济是途径。就是要用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的发展,挖掘生态的经济属性,利用生态的比较优势,发展生态经济。我们选择的路径是生态经济,是生态保护优先、资源消耗最少、经济繁荣发展的模式。成于家园是目标。就是我们最终建成的家园是一个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共荣的美好家园。通过保护生态让人民享受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通过经济的发展让人民拥有足够的财富、过上富裕的生活。

(二)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是主攻方向。我们说的主攻方向就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问题。张掖立足绿洲生态这样一个本质特征,选择了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重点,就是说我们一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要以祁连山和黑河的生态作为最基本的条件。在业态上,张掖选择现代农业、生态工业、宜居宜游首位产业作为基本业态。而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就是既要有经济增长的功能和文化引领的功能,还要有生态保护的功能。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我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基本内涵。

(三)宜居宜游是首位产业。经济都是以产业作为支撑的。在张掖发展生态经济,宜居宜游就是首位产业。培育宜居宜游首位产业既体现了“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的基本理念,也完全符合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的主攻方向。宜居宜游是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消费需求向精神文化层面升级的当今时代最具成长性的产业,同时又是门槛低、关联度高、链条长的多元富民产业。张掖有作为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的自然特征、暑天休闲度假城的气候条件、丝绸之路古城邦的文化内涵、高端户外运动体验区的资源禀赋,这是我们打造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基础条件、市场选择和优势所在。需要说明的是,宜居宜游作为首位产业并非唯一产业,而是强调其主导性和优先性;宜居宜游也不是简单的自己“居”、别人“游”,而是一个融战略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多元富民产业要素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体系。

这几年,经过一些艰辛、可贵的探索,我们在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步,最重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投资建设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活力的增强。核心生态指标明显提高,森林覆盖率由2008年的9.17%增长到2013年的13.04%,湿地面积由2008年的21.04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25.34万公顷,湖泊面积由2008年的644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1050公顷,空气相对湿度一直稳定在50%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的、明显的改善。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善又直接带动了投资建设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活力的增强。2012年兰洽会招商引资签约资金7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0亿元;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08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0%。国内外客商来张掖投资看中的正是张掖优良的生态和宜居的环境。二是首位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体系的健全。2012年,以旅游和文化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增长14%,创历史最高水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调整到27.7∶36.5∶35.8。今年上半年,三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在整个经济增量中,三产占到了64%,“三二一”这样一个内生型的经济结构正在持续地稳步推进。与此相对应,推进三产发展的旅游文化龙头产业上半年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9.3%增加到今年的11.4%。产业中有一个产业比重占比超过5%,就可以称之为支柱产业,张掖的旅游现在是名副其实。在全国餐饮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张掖逆市而涨,今年上半年仍保持了18%的增长速度,这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很明显。旅游人数,2011年是300万人次,去年是52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达到309万人次,全年预计可突破700万人次,到2016年高铁开通时,有望突破1000万人次。今年以来,我们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特别是外界对张掖的关注度和来张掖投资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年,新加坡华德集团、省公航旅集团、中信产业基金等大企业集团来张掖投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在现代农业、生态工业上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开工的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71个,生态工业的投资保持了39.4%的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省位列第三。可以说,宜居宜游首位产业这个支柱产业不仅得到了持续加强,而且也带动了相关产业体系的健全完善。

二、推进张掖绿洲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发展绿洲生态经济,对于张掖来说既是立足于先天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作出的现实抉择,更是着眼于子孙后代福祉、着眼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着眼于河西走廊乃至甘肃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而作出的全局考虑。所以说,推动绿洲经济发展始终是我们重大的历史责任。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张掖要有更加自觉的担当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绵延1000多公里,有700公里在张掖境内,造就河西绿洲的疏勒河、黑河、陶莱河、党河、石羊河其发源地都在祁连山区。所以,张掖的生态保护不仅是张掖自身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大局的重要问题。从地理位置上讲,向北,要通过张掖绿洲的发展来阻止巴丹吉林沙漠的南侵;向南,要通过张掖绿洲的发展为维持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创造条件;向西,要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提供更大、更丰沛的水量,以维持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部的生态安全;向东,我们要承担起挡住风沙、建设绿洲,维持河西走廊和甘肃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所以说,张掖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的位置极端重要。源自祁连山的任何一条河流如果断流,任何一道生态防线的失守,对河西走廊而言,都是灾难性的。张掖的生态如果失守,不仅会让张掖130万人民失去家园,而且我们国家会失去一个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在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张掖要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要有更加自觉的担当,要勇敢地承担起这样一份历史的重任。

(二)在保护祁连山和黑河流域生态方面,张掖要有更加创新的思维

祁连山和黑河对张掖的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至关重要。目前,在整个甘肃的生态屏障实验区这个战略大布局当中,祁连山和和黑河的生态首当其冲,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保障方面,祁连山和黑河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这样一个定位,国家和省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事关祁连山和黑河生态保护的规划、政策、大政方针。作为祁连山和黑河的守护者,如何保护好祁连山和黑河的生态,我们要有更加创新的思维。这个思维总的趋向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对祁连山和黑河生态的干扰,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祁连山和黑河的生态。具体来讲是两个方面:一是树立统筹黑河全流域生态安全的理念。黑河是张掖的母亲河,也是事关河西走廊和整个西部安全的重要河流,900多公里的黑河,300公里在上游,中游300公里在张掖境内,下游300公里大体在内蒙古境内。我们要保护黑河的生态,就必须统筹全流域的生态安全。在上游祁连山区,要做好水源涵养区保护这篇文章,通过修复生态,更多地增加水量。在中游的张掖,要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这篇文章,用农业的节水更多地支持生态的用水,用农业节水的容量来支持生态工业的发展。同时,张掖要利用祁连山和黑河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经济对生态的反哺能力。在下游,要用节水恢复、保护、修复植被。黑河调水13年来,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牺牲自身利益,确保了调水任务的全面完成。但由于调水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和安排中游生态用水,导致黑河中游生态用水严重不足,这给中游地区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统筹考虑全流域水资源分配、增加中游生态用水、加大黑河湿地保护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着眼确保黑河全流域生态安全来推动政策出台、项目实施和系列工作开展。二是树立推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共同转型的理念。张掖700公里的祁连山沿线,分布的人口只有20多万,如果这些区域里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型,对祁连山和黑河的生态破坏是必然的。因此,只有推动这些区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共同转型,祁连山和黑河的生态才能得到有效保护。转型怎么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农业的经营方式上讲,要从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我们目前的分散经营成本最高、对生态破坏最大、经济效益最低,要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和牧草地的流转,实现集约经营,逐步减少农牧民。从做山里的文章向做山外的文章转型。采取山里问题山外解决的方式,通过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以外谋划山区的集约发展和转型发展,把山里的群众转移到山外,改变过去由一产为主向以二产、三产为主转变,重点把农牧民转移到建设宜居宜游首位产业上来,把农牧民转化为农家乐、牧家乐的经营者,把农牧民转化为山区的护林员、看矿员,以此推进和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

(三)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张掖要有更加有力的举措

这些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生态的经济功能。生态本身就具有经济属性,因此必然会有经济功能。要通过生态的不断改善、环境的不断改善,聚集人力、物力、信息和资本,推动经济的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好生态改善带来的环境容量。生态保护好了,黑河的来水增加了,就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水资源。张掖绿洲发展最大的制约是水的问题,没有水,一切都无从谈起。要通过农业的节水,既为现代农业的扩张创造条件,又为生态工业的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以此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三是充分释放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能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要继续强化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地位。张掖已经选择了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子,宜居宜游被列为首位产业,必须强化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好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带动作用。要继续强化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带动力。宜居宜游首位产业对相关产业能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在张掖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已经有了发展的良好态势,必须巩固这样的态势并继续扩大其优势。要继续强化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支撑体系。宜居宜游是首位产业,但不是唯一产业;宜居宜游是首位产业,但不是单一产业,是完整的产业体系。从内涵上讲,宜居宜游包括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城乡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全力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从产业体系上讲,宜居宜游是由现代农业、生态工业和旅游文化为主的第三产业共同构成的产业支撑体系。

三、呼吁全社会关注张掖绿洲经济发展的两大问题

张掖生态地位重要,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大张掖绿洲生态经济发展,必须巩固和强化生态这个基础和前提。因此,需要国家针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和黑河调水造成的实际损失,在政策层面给予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巩固和发展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1.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些年,我们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张掖的生态保护,不仅张掖受益、河西走廊受益,而且甘肃乃至全国受益。这些年,刮到北京的沙尘暴少了,张掖是有贡献的,黑河连续十年向额济纳旗调水130亿立方,在额济纳旗形成了4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有效改善了内蒙古西部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沙尘对北京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是个公共产品,这个公共产品要由国家来购买,如果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不起来,那生态保护的地区就没有定力,就不能持久地、有效地、大量地提供生态产品。张掖意识到了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并且愿意担当这样的责任,但又不能长久地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担当这个责任。我们既然为国家提供了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为下游提供生态保护必需的水源,就应该得到必要的补偿。但是这个补偿机制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力度还很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希望能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建设祁连山、黑河生态屏障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3341”项目工程,打造三大战略平台的其中之一就是以祁连山、黑河生态和白龙江两江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安全战略平台,足见祁连山和黑河生态对甘肃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些年围绕祁连山和黑河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说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保护规划、黑河二期治理,这些项目目前还没有正式批复,保护好祁连山和黑河的生态,急需在张掖建设生态屏障试验区。张掖既有担当祁连山、黑河生态屏障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建设祁连山、黑河生态屏障试验区的能力和水平。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关注祁连山、黑河生态屏障试验区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促成国家尽快批复规划及其实施项目,加快祁连山、黑河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步伐。

img3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