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目标感,让孩子找到真实的自己

目标感,让孩子找到真实的自己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0年时,美国全部的成年人中只有不到10%拥有四年制大学文凭。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学的威望深深烙印在美国民众的意识里。在电影节上,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讲的是在贫困市区读高中的一群低收入非洲裔美国学生的故事。美国社会中,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至高无上。由此,美国的K-12学校也纷纷跟着站队,致力于培养出“准备好上大学”的毕业生。

1960年时,美国全部的成年人中只有不到10%拥有四年制大学文凭。那个年代,上过大学就意味着成了“人上人”。美国的许多著名人物都出身于显赫的家族,而这些家族又与精英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肯尼迪家族、罗斯福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诸如“哈佛校友”“耶鲁毕业生”等头衔,就是优越感和成功的代名词。全社会越是重视精英大学的文凭,精英大学的毕业生就越容易取得更高的成就。大学,就这样步入了节节高升的良性循环。

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学的威望深深烙印在美国民众的意识里。说到这个话题,我完全可以引用别人的文字,或是拿出统计数据做论证,但我最想与读者分享的,还是最近在一次电影节上的亲身经历。在电影节上,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讲的是在贫困市区读高中的一群低收入非洲裔美国学生的故事。这所高中为能将所有学生送入四年制大学而自豪。学校给学生安排了非常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并用这些课外活动和学生谈条件:如果你成绩差,就不允许参加课外活动。影片结束时,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十二年级学生手里都举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看到这里,台下的观众激动万分,有人欢呼,有人流泪,全场起立致以掌声。录取这些学生的所有大学里,我只听说过一所,而这部影片并没有涉及诸如毕业率、贷款责任,或这些学生到了大学究竟能学到多少东西之类的关键问题。我跟坐在旁边的人交流了一下这些冷静思考之后的想法,没想到那人却依然如打了鸡血一般欢呼道:“无所谓啦。人家都上大学了!”这就是美国的现状。

美国社会中,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至高无上。由此,美国的K-12学校也纷纷跟着站队,致力于培养出“准备好上大学”的毕业生。富裕的学校都想方设法给孩子包装,让他们参加大学先修课程、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备考培训班、课外活动军备竞赛等。中低收入家庭也想为孩子提供同样的机会,于是这些学校便将学生推向了同样的大学备考路线。所有的学校,明里暗里都在不遗余力地将学生的价值和他们的大学录取情况画等号,家长也一股脑地跟风。大学,是全体学生的统一目标。

记得我当年读高中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围着考大学团团转。没有应试的题海战术,没有辅导老师,更没有为了整理出一份完美无瑕的申请材料而废寝忘食的偏执。上大学,上了哪所大学,根本无关乎成败。但1970年的世界早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大学招生和录取流程无异于一场生死攸关的角逐,更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考大学这件事的影响,早已潜入高中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与学生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密不可分。而这种现象的后果,需要大家付出沉痛的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