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

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孩子来说,自己发现了错误,才算真正地“明白了”问题。一个简单的眼神或手势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化被动为主动找错更有效。此外,对孩子而言,自己去发现错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行为,这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称之为“发现学习”。由此可知,父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应该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错误,乃至改正错误。孩子在开始时不能自己发现错误,是她的心理定势束缚了当时的思路。

第四十四招 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

对孩子来说,自己发现了错误,才算真正地“明白了”问题。例如,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没有马上指出哪里错了,而是耐心启发孩子:“这样做,对吗?”、“你对自己做的事是怎么想的?”,让孩子冷静地反省,当他明白了错在哪里,他会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会下决心改正。

有时可不正面批评,而是给予鼓励和提醒。在批评中寓于鼓励和鞭策,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丧失自尊,批评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父母关心孩子的功课,是很自然的举动,而站在孩子一旁插嘴指挥的做法,却是相当不智的。因为,这种关心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干涉,会让正在做功课的孩子的心情由平静转为急躁,甚至很可能使孩子无法专心用功。

曾经有一位小学五年级的男同学告诉老师:“我最讨厌妈妈的是,每当我做功课时,她经常在我的耳边唠叨‘字要写漂亮点’或‘再重新计算一次’、‘专心点,别四处乱瞧’,我都已经厌烦了。”其实,他的抱怨也并非毫无道理,而且也很有必要。

家长应对孩子注入更多的耐心,孩子犯了错,有时并不一定要立即指出。家长大声地对孩子说:“这样做是不对的。”、“你看看,这又错了。”比起这样严厉的批评之词。一个简单的眼神或手势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化被动为主动找错更有效。

天下父母都是关心自己的孩子的成长的,在孩子的成长中最让父母担心的是孩子偶尔所犯的错误,站在教育目的上来评价,他们的这种做法无可厚非。然而有些家长却过于担心,把孩子所犯的一点小错误看得很重,甚至达到了求全责备的地步。当孩子在做功课时,一旦发现其出了错误,就会责备孩子“你看,又写错了。”其实,有时候该让孩子尝一尝错误的滋味,也只有如此,才可能使孩子警惕自己的错误而避免重蹈覆辙。如果只因为父母深怕孩子犯错误而在孩子身旁提醒不断,反而会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的机会,更有甚者将使孩子养成依赖性。此外,对孩子而言,自己去发现错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行为,这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称之为“发现学习”。这种方法是让孩子亲自体验“自我发现”,经此途径,才能产生鼓舞的心理,甚至进一步利用这种方法,培育出天才来。

例如,数学家高斯所发现的理论“从1~100的整数和,为101乘以50”。当老师讲授这项高斯理论时,往往会在黑板上写出1~10的阿拉伯数字,下面再写一行10~1的数字,然后将上下两列数字分别相加,则每一个都是11,而且共有10个11,当孩子们发现这个巧妙的组合时,皆感到兴奋,这就是“发现学习法”的秒处。因为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所得到的效果会最大。反之,如果让老师和父母一味地采取强迫式灌输法,直接告诉孩子在计算“1~100的整数”和“直接用11乘以10”,或者更直接点告诉他们结果,这样是很容易被孩子遗忘,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孩子丧失自己思考的兴趣和能力,随即失去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知,父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应该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错误,乃至改正错误。父母若是发现孩子犯错,绝对不能大声斥责,而应该以温和的口吻说“下次不要再犯错了”,或是保持沉默,在孩子很久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时,家长可以稍作一点提示或暗示,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

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还可以通过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习惯,可以说这就是孩子独立生活的一种最初的尝试,因而家长在家庭教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孩子不爱检查自己的作业,父母切记不要包办代替,那样做只能更娇纵孩子。有些父母总怕孩子做错了题,得不了高分,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样做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反正错了父母能给检查出来,所以孩子在做题时会马马虎虎,不用心去做,做完以后自己更懒得检查。所以,当孩子写完作业以后,父母可以要求他当着自己的面自己检查。另外,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检查作业,可以使用“自然惩罚法”,让他尝尝不检查作业的滋味。比如,当孩子不检查作业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去管他,因为作业马虎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经过几次这样的“惩罚”之后,孩子会渐渐认识到不检查作业的后果。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让孩子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这样可使孩子记住错误,以免下次再犯。如果父母在孩子一入学就这样做或入学前就这样做,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

针对让孩子体验自己的错误,我们在这里给家长三点忠告:

1.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

没有一个孩子不犯错误,犯错改正就好。没必要抓住不放,要允许孩子犯错。

2.给孩子一些犯错误的机会

如果孩子在成长中一直受到家人的呵护,不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等到孩子长大,独自上学或工作,可能会酿成大错。因此,当发现孩子问题时给他一些犯错误的机会让他尝尝苦头,就会避免成人后犯错。小孩子的可塑性强,改正起来也容易。

3.让孩子改正错误就要对孩子进行表扬。

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好,要及时表扬,从而让好的一面得到加强;如果哪方面做得不好就要批评,从而增强是非观念。

上二年级的西西刚刚抄写完课文,姥爷恰好从边上走过,只看了一眼就说:“抄错了,丢字了。”正要松口气的西西又紧张了起来,念了一遍书,又念了一遍自己抄的作业,再念一遍书,又念了一遍抄的作业。这样反复了几次,就是觉得没有什么错,于是很激动地找姥爷去理论:“没错,就是没错!你看,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对于一个只有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找到自己所遗漏的字的确有些困难。心理定势阻碍了她发现自己的错误。

姥爷并没有着急,笑着对西西说:“哦,你念了好几遍吧,可你有没有数过书上每行是几个字,本上每行是几个字呢?”孩子数了一下说:“都是8个字。”姥爷接着说:“那为什么书上最后一行是4个字,而你本上的最后一行是3个字呢?”“嗯……”显然,姥爷的问题引起了孩子的思考。姥爷又进一步启发说:“你再查一查,书上每行的最后一个字和本上每行的最后一个字是不是一样,就知道错在哪一行了。”就这样,没多久,西西就欣喜地跳了起来:“找到了,我找到了!”说完转身就把错误改正了。孩子的情绪一直很好,因为她很自信明天将交给老师一份没有错误的作业。

孩子在开始时不能自己发现错误,是她的心理定势束缚了当时的思路。心理定势往往使人的思路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或不变的程序循环往复,以至于使人们在重复这一过程时觉得非常顺利,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理,很难发现其中的差错。心理定势的好处是可以让人们在处理日常的常规性事务时快捷准确,从而省去了许多繁琐的思维过程,但它的缺点也恰恰就是会使人们忽略许多变化了的信息。成年人可能也有过同样的体验,在检查自己写过的东西时,很难发现自己的笔误。

现在的小孩子,没有几个不需要家长做课外辅导或检查作业的,家长为此每天要花不少的时间和心思。如果我们在辅导孩子或检查孩子的作业时,不只是简单地帮助孩子查找出错误,而是教给孩子一些发现错误的策略,也就是教会孩子如何打破心理定势,那么,孩子的收益就会更大。教会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而且家长也可因此省去许多心思。对于孩子来说,自己能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也是很愉快的。这样,一方面可以体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其实,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而避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不仅在辅导孩子作业时非常重要,而且,在指导孩子做人时同样重要。例如,一个比较鲁莽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冒失,如果父母直接批评孩子的错误,虽然能对孩子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但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相反,如果父母采取聊天时旁敲侧击的形式,让孩子逐渐意识到错在哪里,怎样错了,并从中了解到一个人怎样的品质会受人欢迎,而怎样的品质又让人讨厌,那么,慢慢地家长就会发现,那些没有直接对着孩子说,而有意无意让他听到了的评论,在怎样地引导着孩子的行为。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换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