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会知识管理

学会知识管理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界是一群特殊的知识分子,其知识常常是教师未能明确意识到的。通过生活史叙述,教师将过去所发生的生活历史知识,慢慢发展成为足以支配教师日后思考与行为的“影响”知识,对其后续的经验选择与重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习型组织属于教师知识管理的共同体层面。

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界是一群特殊的知识分子,其知识常常是教师未能明确意识到的。正如有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要让他说出其依据,即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其背后有什么样的理念,他可能很难清楚地表述。中小学缺乏学者型、研究型教师与这是有关系的,更不用说教育家型教师了。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教师对日常工作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缺少发现与积累,没有对自身教育活动的成长经历与教学经验进行回顾和有效管理,影响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但是,真实情况是,一线教师都是有知识的,尤其是他们的课堂教学知识是丰富而多样的,这一点我们谁也不能否认。但是有多少教师会认为自己的知识是有价值的,是有趣味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从学校毕业后走上讲台,通常认为自己处于知识生产和消费的流水线末端,知识由专家们来生产,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消费知识而已。有这种认识,便失去了应有的底气,产生了自卑的情绪,不再学习读书,产生职业倦怠就成了教育领域里的生活常态。在现实教育场景中,很多老师并没有去主动重视、积累和管理自己的教育智慧。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我们的教师总是漫无目的地在浩瀚的教育海洋中飘荡,始终没有一种抬头眺望那远方灯塔的意识。实际上,就是总也摆脱不了那种平庸生活的阴影,没有激活那种基于人性自然生长的成长愿望。这才是根源,其他的一切理由和抱怨,都是细枝末节。

在新时期,我们应该抛弃传统的教育研究中的陈旧思想,让中小学教师这一过去默默无闻的群组,开始珍惜和尊重他们的发言权,让他们的知识合法地进入学术台面,并能够被深入挖掘、被表达、被系统化,从而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样的教师队伍,才是我们理想中的教师组织,是教育成熟的最重要的表现。

虽然教育写作不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唯一因素,但是它一定是名师成长路上的关键因素。一名教师,不搞课改,不读书,不学习教育理论,不反思,不写作,只是围绕教材转,是不可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成为名师的。

一位名师,他一定敢于探索教育的难点、热点与盲点,教育家精神是他终生的追求。他会把整套教材打通,一节课顶三节课的价值;他为了讲一篇课文,会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章,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背景,让学生走近并研究那些具有智慧的大师,并写下研究性的文章;他会设计很多方法,融会各学科的思想,训练学生质疑、批判的思维与精神;他会让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并跳出课本,跳出权威,走进社会,走向大自然,进行体验、探索、创新、研究;他会以育人为本,尊重所有的生命,让他们都有尊严地成长、成功;他会使学生在离开他和家长的“看管”时仍然能保持浓郁的学习渴求,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他会痴迷于教育,坚守教育阵地,为了自己的兴趣、使命而奋斗一生。

长期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培训部门和学校,为了提升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专家型教师,组织了形式各样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学习。但是,这么多年来,通过这种形式到底培养出了多少名师或专家型教师,结果不得而知。对很多教师来说,普遍感觉基于专业发展的在职进修或培训可以说是成了外部强加于身的一种负担,这种学习在目标和要求的确定、内容的安排、项目的规划,甚至时间的选择、结果的评价等方面,教师都没有发言权,也没有选择的空间。教师只能以被管理者、被发展者的身份,按照外界促发者的要求和部署被动地接受,大多是听了后热情澎湃,回家后束之高阁,总是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这一普遍情况的出现和循环,与广大中小学教师缺乏对自我发展的渴望意识、对自己事业目标的确定意识有关,也与没有对自己或别人的经验进行知识管理有很大关系。

那么,如何通过知识管理帮助教师形成个人理论,或者说形成教师内隐的、个人的、实践的知识呢?可以从生活史叙述与学习型组织,即个体与共同体层面来探讨教师的知识管理,从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生活史叙述属于教师知识管理的个体层面。它是个人回溯记录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很像是自传、日记、日志、个人故事小说。但它绝不是简单的日记,因为它要叙述的是自己教育生活的成长史,反映的是教师教育行为、观念是如何建构的。生活史主要叙述的是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历史

通过生活史叙述,教师将过去所发生的生活历史知识,慢慢发展成为足以支配教师日后思考与行为的“影响”知识,对其后续的经验选择与重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见,通过生活史叙述,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理解其自身的实践。

学习型组织属于教师知识管理的共同体层面。学习型组织立足于教师群体,通过教师之间生活史、专业经验等的分享与对话从而提升对教师群体的知识进行管理。有学者指出,教师应更多地进行同事间专业经验、生活史的分享与互动,这种分享与互动能使教师感知到自己的专业声音,激励教师提升专业意识、团队精神、自信心,并从其他教师的生活史、专业经验叙述中学习到有价值的替代性经验,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与批判。

(姜勇:《知识管理:教师专业成长新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9期)

我认为,博客是撰写个人生活史的一个极好的空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载体,用它进行知识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我从2008年开始在博客上撰写文章,到目前已经有近千篇文章了。当然,现在可用于知识管理的工具不仅仅只有博客这一种形式,还有微信公众号、简书、美篇,等等。

本书中介绍的一些来自学校内部自愿组织形成的各种学习型“自组织”,如“教师成长志愿者共同体”“教师领袖成长俱乐部”“未来教师成长联盟”等则是线下的知识管理方式和工具。当然,还可以参与一个县区、一个城市甚至全国的比如“读书会”“写作联盟”“创新教育论坛”等之类的学习型组织。这些不同方面和形式的“自组织”,让教师的专业学习得以持续不断,教育实践不断创新。这些专业兴趣相近的教师共同建立起了一种合作平等、互利互惠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每个教师都得到了平等的发展机会。

总归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式。不懂知识管理,想成为名师是不可能的,而要做好知识管理,需要坚持,能够耐得住寂寞,深信一句话:要么寂寞,要么庸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