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堂规划者

学堂规划者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盛宣怀是上述学堂的主管者,在筹建开办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主管作用。在创议并主持筹建学堂的具体过程中,盛宣怀于办学规划、办学宗旨、制度章程、人事选聘、校址设施等考虑周详,亲力亲为。1895年在天津筹开北洋大学堂时,头等、二等学堂办学章程是盛宣怀与丁家立反复商议之后定稿,并亲笔所书。1897年4月,经盛宣怀等人精心筹备一年的南洋公学得以正式开办。)由是观之,盛宣怀确实是上述学堂亲力亲为的规划创办者。

本书第一、第二章概述盛宣怀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时,已对他创设、经营各类学堂的过程分别作了阐述。这里综合前述内容,就其在各类学堂筹办开设时的作用作一简要述评。盛宣怀与各类学堂及其他文化教育活动的具体关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提出创议并主持筹建。其中技术类学堂有天津电报学堂(1880)、上海电报学堂(1882)、烟台矿务学堂(1888)、兰州电报学堂(1890)、卢汉铁路学堂(1897)、南洋公学附设东文学堂(1901)、铁路法文速成学堂(1905);各级普通学堂有北洋大学堂(1895)、南洋公学(1896),其他文化教育机构有南洋公学附属译书院(1898)、上海译学馆(1908)、上海图书馆(1910);教育活动有捐设全国新学规划(1895)、派遣留学生(1898—1905)。总计上述各类学堂9所,文教机构3所,教育活动2项。

2.担纲主管部门任内支持或批准创建。有天津海关道任内扩建的北洋医学堂(1893),担任电报局督办期间支持设立的电报局所属电报学堂(1880年代),任汉阳铁厂督办时支持郑观应所设汉阳铁厂学堂(1897),任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时批准建立的汉口铁路学堂(1898)、郑州铁路学堂(约1900),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时设立的红十字会医学堂(1910),任邮传部尚书时推动设立的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1911),总计至少7所,以技术性学堂为主。盛宣怀是上述学堂的主管者,在筹建开办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主管作用。只是学堂大多规模较小,办理时间不长,影响不大。

3.捐助创设。有独立捐助设立者,如拨出校舍并每年经费千两资助钟天纬开设上海三等公学堂(1896),出资并敦请谢家福筹建苏州中西学堂(1896),捐资开办常州正则两等小学堂(1904)、常州溪南小学堂(1905);有捐助一校部分资金或财产者,如捐助上海格致书院(1876),先期资助经元善创设上海经正女学(1897),捐地20亩支持张君劢兄弟办成上海神州大学(1912)。以上共计7所,以新式普通教育为主,中小学堂为多,这其实已超越了单纯的捐资兴学,而是带有规划、创议的成分,同时也可为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提供生源。

显然,提出创议并主持筹建是盛宣怀参与开创各类学堂及其他文化教育活动的最主要方式,延续时间长,数量多,从1880年初到清朝覆亡将近30年,共主持创设学堂及教育活动14项。办学门类多,有技术学堂、普通学堂,还有译书院、图书馆、留学教育等辅助学校教育的机构与活动。实际办理效果与影响较大者,如电报学堂、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和派遣留学生等,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因而这些教育活动是盛宣怀投入精力最多、耗费时间最长,也是他的教育活动的主体内容。

在创议并主持筹建学堂的具体过程中,盛宣怀于办学规划、办学宗旨、制度章程、人事选聘、校址设施等考虑周详,亲力亲为。1888年在烟台主持筹建矿务学堂时,曾手定办学章程、筹定经费来源、联系聘请矿师、安排招考学生诸事,后因未能获得李鸿章全力支持等原因而作罢。1895年在天津筹开北洋大学堂时,头等、二等学堂办学章程是盛宣怀与丁家立反复商议之后定稿,并亲笔所书。(注:盛宣怀:《拟设天津头等学堂章程、功课、经费与丁家立酌议各款折》《拟设天津二等学堂章程、功课、经费与丁家立酌议各款折》,《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86-393页。)又酌定办学经费来源,择定原博文书院屋舍为校舍,聘请伍廷芳、蔡绍基分别为头等、二等学堂总办,函告沪港两地电报局、招商局协助招生,同时禀请王文韶奏准朝廷,如此一番筹备之后,北洋大学堂于当年10月在天津正式办成。盛“到学查看,考校功课”。(注:盛宣怀:《致伍廷芳函》(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十四日,1895年11月30日),盛档:044905-1。)从1896年初开始,盛宣怀即主持筹备在上海开设南洋公学,春间赴南京禀明刘坤一,返沪途中,经过常州时,聘请常州名士何嗣焜参与主持其事,又聘教育名家张焕纶、钟天纬参与制订办学章程、规划校舍建筑等。盛宣怀确定公学培育西政人才的办学宗旨,由轮、电两局供款,并捐廉购定校舍,又参与公学的重要章程《南洋公学纲领》的制订。时谢家福致函盛说:“大中学堂章程,公所手定,指南之望,非公莫属,非客气也。”(注:谢家福:《致盛宣怀函》(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十二日,1897年2月13日),盛档:044272-1。)1896年底、1897年初,盛两次奏请清政府准予开办。1897年初师范学堂招生时,盛以个人名义在《申报》上刊登《太常寺少堂盛招考师范学生示》,报名地点即设盛宣怀寓所。(注:盛宣怀以个人名义代表公学及北洋大学堂招生仅限开办初期,此时外界尚不识南洋公学。稍后即以南洋公学、北洋大学堂名义招生,如1898年1月22日《申报》刊出《南洋公学招考告白》。)考试时,盛宣怀又在六马路(今北海路)格致书院主持了数次初试、复试,前后共录取师范生30名。1897年4月,经盛宣怀等人精心筹备一年的南洋公学得以正式开办。民国时,南洋公学同学会在校内树立《本校创始人盛公纪念碑》(1919),碑文称南洋公学“经营规划,一皆公总其成”。(注:杜定友辑:《交通大学校史材料(贴报)》(1930年代),上交档:ls3-409。)由是观之,盛宣怀确实是上述学堂亲力亲为的规划创办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