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主体意识”到大学生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转换

从“主体意识”到大学生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转换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的根本在于以“成人”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所以,将士的“主体意识”精神转化为青年的独立人格与自主精神,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些学子多因缺乏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而走进学习及生活的误区。诸如此类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幽灵在作怪,另一方面是因为青年学子缺乏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精神。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从传统士人自觉卫道的“主体意识”中吸取营养。

教育的根本在于以“成人”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所以,将士的“主体意识”精神转化为青年的独立人格与自主精神,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年学子从中学步入高等学府,正处于成人的关键时期。一些学子多因缺乏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而走进学习及生活的误区。如一些大学生的消费观不健康,存在冲动性、外控性、盲目性等特征[43],这使他们易陷入从众消费、人情消费、攀比消费等误区[44]。同样,在现行学分制教育体制下,一些学生并无具体的自我规划设计,而是充满随意性、盲目性,存在为修学分而修学分的消极态度。

诸如此类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幽灵在作怪,另一方面是因为青年学子缺乏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精神。诚然,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及自主的精神已迫在眉睫。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从传统士人自觉卫道的“主体意识”中吸取营养。自古以来,“中国的脊梁”代不乏人,或为民请命,或舍生取义,留下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惊世壮举。通过对历史上具有高尚人格、不畏权势、注重名节等品质的仁人志士的学习,将其精神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在此过程中,首先,大学生必须不断地寻找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超越自我。其次,必须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培育独立阅读的兴趣、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看世界的眼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骄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