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的主体意识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来进行。外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而自主学习者的两个先决条件是意愿和能力。学生的自主意愿取决于其是否意识到自己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其学习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自己的主体作用和责任还没有清晰的意识。

一、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来进行。在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中,学习者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者观念除了管理观念和语言学习观念(文秋芳2001)之外,还涉及学习者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自我认知。课堂教学需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因素,而学生在进入外语课堂时已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观念、动机、专业期待和学习风格。学生将这些个人特质带入学习过程,并以各自的方式建构自己对所处环境的感知。同时,学习者会时不时地试图按照新接受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已知世界。因而,学生的一些个体因素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语言学习的情境中,学习者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他们怎样理解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如何在学习和知识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都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了解学生,还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认识自己在外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并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调整自己的学习观念和动机。

外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而自主学习者的两个先决条件是意愿和能力。学生的自主意愿取决于其是否意识到自己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其学习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霄(2005)曾在10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进行了一项学生学习观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的一组问题是关于学生如何看待师生责任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自己的主体作用和责任还没有清晰的意识。在课堂活动、课程学习材料、课程评价等方面,多数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服从的状态;在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决定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分配课堂活动的时间、评价自己的学习等方面,多数学生对师生各自的责任认识模糊;一些学生虽能进行课外独立学习,但在课堂上习惯于依赖教师,认同传统课堂里以教师讲解、学生聆听为主的学习模式,认为教师传授知识、控制课堂学习活动及评价学生学习是天经地义的。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如果教师把课堂上的责任转交给学生,那教师的这一行为就是懒惰或不可思议。

庞继贤、叶宁与张英莉(2004)的两项有关大学生身份与自我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已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责任,愿意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也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英语。但在自主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即目标设定、目标实施、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等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鼓励、监控和协作,同时也需要学校乃至教育机构的配合和支持。张庆云(2012)调查了2000余名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观念,其中的一组问题与学生对教师角色和自身责任的认知和期待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试学生同意,决定英语学习活动时间长短、确定学习目标及发现自身学习困难的责任主要在学生自身而不是教师,这说明学生认同其学习主体的地位,愿意承担起学习的主要责任。然而,当牵涉到教师的角色定位时,这些学生就表达了他们对教师责任的期待。如对于“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这一观点,94.1%以上的学生持赞同意见;再如对于“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这一观点,90.5%的学生表示同意。学生对教师的期待还表现在他们对教师能力的要求:精通英语教学、擅长英语学习和善于向学生展示如何学好英语,绝大多数的受试学生(72.7%)认为教师应该善于向学生展示如何学好英语,这比教师精通英语教学(25.5%)和擅长英语学习(10.1%)更为重要。

二语习得研究中有过多种测量方法来测试学习者的个体因素,然后用测量结果来预见个体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或倾向(Larsen-Freeman &Long,2000:167—184),一些研究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对一线教师来说实用价值并不大,因为那些测量或问卷都限制在研究者标签式的假说框架之中,而成批的受试者都会落在几个数据分布区而被归于某些类型。所以,与其说这样的测量提供了有关学习者差异的洞见及如何帮助他们的参照,倒不如说反而模糊了学习者的个体特征(Williams &Burden 1997:89)。也就是说,我们与其试图得知学习者之间究竟如何不同,以及我们又如何测量这些差异,还不如寻求答案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学习者是如何感知自己作为一个语言学习者的(Williams &Burden 1997:96)。这也正是以上列举的那些调查试图回答的问题。其研究结果有着一定的普遍意义,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决策的参照。然而,对于特定学校语境下的特定课堂中面对特定学生的一线教师来说,了解自己学生的最好方法还是倾听学生的具体想法,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毕竟会囿于研究者预设答案的选择,学习者的真实想法并不能被完全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