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自身因素对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适应性的影响

教师自身因素对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适应性的影响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按照奥斯特曼的理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一个“所倡导的理论”转变成“所采用的理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决非短期内可以完成。此次初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为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自己的首要条件。[3]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般性文化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欠缺。

一、教师教育观念难以快速有效转变

前面已经提到,在调查中发现,面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观念,不少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不一致,不排除少数教师对新教育观念存在抵触心理,但也不能否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也绝非一日之功,必须要有一个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斯特曼区分了对教师教学行为产生影响的两类理论:一种是倡导的理论,它是教师容易意识到,更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教育价值观念,不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另一种是采用的理论,它是教师不容易意识到和报告出,也不容易受新信息影响而变化的教育价值观念,它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并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1]

按照奥斯特曼的理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一个“所倡导的理论”转变成“所采用的理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决非短期内可以完成。基于这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会出现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现象。

二、教师素质缺失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要想真正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就必须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但是调查结果也反映出,目前教师在某些素质上确实有不少欠缺。

(一)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的内容有:认知因素,即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等;兴趣因素,即兴趣及其品质,如兴趣的广度、深度、稳定性与效能等;一般情绪因素,即情绪、心境、激情、热情等;情绪品质,即情绪的稳定性、深刻性等;社会情感,即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意志因素,即意志及其品质,如意志的果断性、顽强性、自制性、目的性(自觉性)等;性格因素,即性格特征,如谦逊、自我批评精神、勤奋精神、献身精神、内向性、外向性等;气质因素,即个性情绪和活动的反应强度、速度与表现趋向。[2]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社会,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而初中教师的艰难处境更为突出。此次初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教师感到精神压力沉重,甚至有部分教师产生了迷茫、失落等消极心理,这不仅对课程实施不利,对教师自身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为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自己的首要条件。

(二)缺少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在系统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主体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一般性文化知识,即除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的培养;条件性知识,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3]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般性文化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欠缺。一般性文化知识的欠缺直接制约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条件性知识的欠缺则表现得更为普遍。这与我国师范教育的传统有关,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一直以学科教育为重点,侧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专业以外的“通识教育”[4]——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虽然被列为师范专业必修课,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不论是开设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教师参加工作以后又很少有机会接受这两方面的学习,造成了知识的欠缺。

(三)缺少多样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指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本领。”除了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外,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教师普遍缺少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开发能力。[5]在传统观念里,课程开发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的事,与教师无关,教师只是被动的课程的执行者,而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把教师也纳入到课程开发的体系中来,教师也有了发言权。但在实践中,课程开发能力的缺失直接导致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程度和水平都不尽如人意,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信息处理能力。[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一条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高效地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从而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笔者所调查到的城市初中教师计算机的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某学校还采取学校和教师共同出资的办法给每位教师配备了计算机,教师也对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学有浓厚的兴趣。但目前不少教师仅限于利用计算机来制作课件、查阅资料等,缺少深层次的利用,教师的信息处理和利用能力仍处在起步阶段。

第三,教育交往能力。[7]教师必须具有多向的交往能力,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地实现与众多对象的广泛、开放的合作,实现由个体劳动者向教育合作者的转变。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师不仅必须与同学科、同年级、同学校的教师合作,还要与不同学校、不同社会机构合作,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对习惯于单兵作战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教育交往能力的缺失也使教师在与同事、与其他合作者交往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四,教育科研能力。[8]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和教学的研究者,要求教师必须以研究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分析具体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一步明确教育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并由此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保证。教师缺乏这一能力,就难以发现日常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误之处,也就无从改进。

(四)专业个人主义倾向长期存在

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专业个人主义”(Professional Individualism)。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单打独斗”,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是相互隔离的,“孤立”或者“孤单”是大多数教师工作的常态,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种状态使得教师不愿与同事进行合作,把求助他人视为无能,把帮助他人视为侵犯隐私;即使有机会去进行合作,很多情况下也缺少充分的坦诚和有效的沟通,容易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会和同事进行有效合作,但要打破这种长久以来的“孤单”状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努力。一位老师就提到:“我们基本还是跟自己办公室的老师交流比较多,毕竟一个学科一个年级,有问题也好商量,大家也能步调一致。但是跟别的教研组交流就比较少,感觉不太方便。有时候,比如有课题或者公开课,领导或者某位老师也会找我们一起做,每人安排一点工作帮帮忙,这可能也是合作吧。”另一位老师也指出:“我们讨论的基本都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般都是集体备课的时候,大家谈谈怎样处理知识点什么的,就事论事。其他时间谈得不多,都是各管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