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控制

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控制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危险性主要表现为所导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危险源识别的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识别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根据对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危险源造成风险的可能性和损失大小,对风险进行分级。

1.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虽然危险源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说,能够造成危害后果(如伤亡事故、人身健康受损害、物体受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的,均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结果。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根本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危险性主要表现为所导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第一类危险源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

(2)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

(3)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2)第二类危险源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2. 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识别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目的是找出与每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并考虑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对什么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或者导致什么设备或设施损坏等。

1)危险源的识别

我国在2009年发布了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该标准适用于各个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源的预测和预防、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可参照该标准的分类和编码。

按照该标准,危险源分为以下4类。

(1)人的因素。

(2)物的因素。

(3)环境因素。

(4)管理因素。

2)危险源识别方法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危险与操作性研究、事故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和局限性,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识别危险源。以下简单介绍常用的两种方法。

(1)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识别、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2)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SCL)实际上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识别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分类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以后的处理意见等,可以用“是”“否”作回答或“√”“×”符号作标记,同时注明检查日期,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单位同时签字。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内容,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只能作出定性评价。

3. 危险源的评估

根据对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危险源造成风险的可能性和损失大小,对风险进行分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8002—2011)推荐的简单的风险等级评估见表10-3,结果分为Ⅰ、Ⅱ、Ⅲ、Ⅳ、V 5个风险等级。通过评估,可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应持续评审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当条件变化时,应对风险重新评估。

表10-3 风险等级评估表

表中:Ⅰ—可忽略风险;Ⅱ—可容许风险;Ⅲ—中度风险;Ⅳ—重大风险;V—不容许风险。

4. 风险的控制

1)风险控制策划

风险评价后,应分别列出所有识别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对已经评价出的不容许的风险和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进行优先排序,由工程技术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或管理方案。对于一般危险源可以通过日常管理程序来实施控制。

2)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风险量来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和管理方案。表10-4是针对不同风险水平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表。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风险评价所得出的不同风险源和风险量大小(风险水平),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宜进行评审。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更改的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允许水平。

(2)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3)是否已选定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解决方案

(4)更改的预防措施是否能得以全面落实。

表10-4 基于不同风险水平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表

3)风险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方法。

可以采取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法。建设工程可能遇到不可预测的各种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只能采取预测、预防、应急计划和应急救援等措施,以尽量消除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方法。

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克服不良的操作习惯,严格按章办事,并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