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型的班级管理系统,是以育人为目标,着眼于班级所有学生精神健康地生活,使其个性获得和谐发展的有序而又开放的系统。所谓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班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

新型的班级管理系统,是以育人为目标,着眼于班级所有学生精神健康地生活,使其个性获得和谐发展的有序而又开放的系统。所谓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班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班级组织建设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成为一个成长的熔炉,混乱和风气不正的班级可以成为一个染缸,生活在什么样的集体里,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能影响他们一生。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当一个班集体组织健全、学生积极向上、师生关系融洽、班级工作能够形成客观运行机制时,班主任就可以从日常琐碎的事情中摆脱出来。如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依靠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极大地调动和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能力,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反而更强。培养班级组织的方法很多,应当根据情况创造性地进行。一般都要注意下述几个主要方面:

(一)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培养集体首先要使集体明确奋斗的目标。集体的目标应当由班主任同班干部或全班同学一道讨论确定。但对一个新生班或后进班来说,班主任则应果断地不容置辩地提出要求作为集体必须实现的目标。集体的目标一般包括:近期的,如搞好课堂纪律;中期的,如成为优秀班;远期的,如每个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目标的提出应当由易到难,实现一个目标后,立即又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以推动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二)健全组织形成集体核心

培养集体必须注意健全集体的组织与功能,使它能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在领导一个新班时,班主任不宜急于配齐班干部,可先指定临时负责人抓工作。经过一段时期了解,待积极分子有所涌现之后,再正式委派或选举班干部。干部一旦产生就要注意严格要求和培养提高。班主任对班干部不可偏爱和护短,以免助长他们的缺点、错误,导致干群对立和班的不团结;要教育他们谦虚谨慎、认真负责、不断提高修养水平和工作能力,以身作则,团结全班同学一道前进,充分发挥集体的核心作用。

(三)有计划开展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通过开展集体活动逐步形成起来的。因为只有在为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系列活动中,全班学生才能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为形成集体奠定情感基础;才能健全班的组织机构及其功能,更好地分工协作,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集体的核心;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舆论。班主任在确定班的奋斗目标后,应制订集体活动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引导集体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

(四)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只有在集体中形成了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集体才能识别是非、善恶、美丑,扶正祛邪,发扬集体的优点、抵制不良思想习气的侵蚀,才能使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教育的主体。这两者是一个坚强集体的重要标志。班主任应经常注意组织学生学习政治理论、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认识;并坚持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思想行为,为形成正确舆论打下思想基础。特别是在处理班上一些涉及原则问题而学生又未能正确认识的事件时,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机,通过积极的思想斗争,分清是非,以推动正确舆论的形成。学校常常发生这类事,如一个班的学生拾得了别班忘了带回的球,是归还原主呢?还是留下来自己玩?这对一个尚未形成集体的班来说,必定会引起一场争论。班主任发现后,要及时组织讨论、辩论,提高全班的认识,自觉做出正确决定,把球送还失主。如能这样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一系列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就能在班上很快形成正确的舆论,发展成为优良班风。

二、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中存在着各种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维护班级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因为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师生交往中展开的,而班级群体中的人际交往和关系必然形成相应的组织、规章和制度。班级制度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两种:

(一)成文的制度

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要求,即实施常规管理。它直接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规范的制约,既反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条例等方面的宏观层次的内容,又反映学校拟定的规章制度和公约等微观层次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最具体的就是学生守则。

(二)非成文的制度

它是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即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非常规管理。班级中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常常是根据班主任、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每一位班主任和教师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待和要求班级的学生,而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也是由其个性特征和具体的行为方式决定的,由此班级就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时空,诸如班级的风气、传统等。

三、班级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

(一)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学习目标共有,并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特定的角色分工,教学目标一般都由班主任和教师指定。

(二)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教学是在知识经验存在差异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亦即在有某种经验的人(教师)与准备学习这种知识经验的人(学生)中进行,在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速度有差异的学生中进行。这就需要建立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合作。

(三)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班级管理指挥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任课教师群体。二是以班长或学习委员、科代表为骨干的教学沟通系统;三是以学习小组长为中心的执行系统。

(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是班主任和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学习指导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情绪、坚韧的学习意志;还包括培养学生稳定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记忆力、敏捷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包括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和较高的学习效率。

四、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是班级群体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由目的地作用于客观事物而实现的相互配合的动作系统。

(一)班级活动的基本特点

1.班级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

2.班级活动目的的一致性,产生了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于规范。

3.班级活动的时空具有一致性。

4.班级在活动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责任依从。

5.班级活动导致一系列诸如暗示、模仿、感染、舆论、心理相容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出现,产生良好的健康和人际关系。

(二)班级活动的种类

1.按活动方式分,可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

2.按活动内容分,可分为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文化学习活动、科技活动、文艺活动、劳动活动、游戏活动、综合活动等。

3.按活动的目的分,可分为目标内化活动、建设舆论活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活动、培养自觉遵守纪律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活动等。所有这些班级活动,都有极强的目的性和严格的要求,要求班主任和教师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确保达到应有的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