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学在东南亚的当代传播

儒学在东南亚的当代传播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学传播是一种文化传播;并主要是以人为载体和媒介的传播,以华人移民为载体的传播。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海外移民最集中、人数最多、历史最久的地区。华人移居东南亚时,儒学文化随之而至。儒学思想已经渗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儒学于他们实在是日用而不自知也——这也是东南亚作为知识体系“儒学”传播的基础所在。在东南亚地区,作为知识体系的“儒学”的传播与当地的华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2014年6月27日

东南亚地区作为中国的近邻,儒学的传播、影响由来已久。儒学传入时间早,传播和发展时间长,从儒学传入越南算起,至今已达两千多年。有不少学者认为,世界儒学可分为东方儒学与欧美儒学,东方儒学包括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儒学和东南亚儒学。

儒学传播是一种文化传播;并主要是以人为载体和媒介的传播,以华人移民为载体的传播。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海外移民最集中、人数最多、历史最久的地区。中国向海外的移民,最早即是东南亚地区,比较成规模的移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华人移居东南亚时,儒学文化随之而至。东南亚华人的历史有多长,该地的儒学文化的发展就有多久。

东南亚地区华人移民对儒学及中华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照搬和复制;不是原封不动的保存和承继,而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表现为华人以及儒学对移居国当地文化的适应、吸纳、融合,表现为儒学及中华文化与华人移居各地文化的交流、会通。在不同国度落地生根,形成各不同国家的华人族群——“华族”,他们吸纳了移居国当地不同的文化,在各不同居住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华族文化。

移居东南亚的华人,多为谋生而去,属于穷苦下层较多。这些穷苦下层的华人虽然不可能有很深的儒学理论教养,但是孔孟之道、儒学精神在他们的为人处世、家庭观念和生活习俗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和体现。他们身体力行儒家所尊奉提倡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道德伦理,保持和发扬刻苦耐劳、勤俭朴实、尊老敬贤、仁爱宽恕等优秀品质,并且世代相传。儒学思想已经渗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儒学于他们实在是日用而不自知也——这也是东南亚作为知识体系“儒学”传播的基础所在。

在东南亚地区,作为知识体系的“儒学”的传播与当地的华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东南亚华文教育与儒学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一体性。儒学的传播始终是和华人族群的文化认同、文化选择、族群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华文化是海外华人的“根”,教育界以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锤万击仍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比喻,将中华文化比作“青山”。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依托于华文教育体制开始儒学的研究,现代意义的东南亚儒学可以上世纪50年代上半期马来亚大学成立中文系为起点。

由于东南亚各个国家、地区在历史文化传统、华人华侨比例、华人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东南亚各国及地区儒学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与特征。

在华人、华侨人数最多的印度尼西亚,逐步形成了一个源于中国儒学、以孔子为教主的印尼化、制度化宗教,那里的孔教信众在种种磨难之中,坚守和承传儒家的真精神,宣扬做人道理,劝善行善,安家建业,善良修持,实践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新加坡,在实行英语至上和迅速西化政策多年之后,由于担心过于西化,可能会导致道德的堕落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上世纪80年代发起了“文化再生运动”,推行“儒家伦理”。把“富而好礼”作为国家发展目标;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定为“治国之纲”,培育和建设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宗教宽容,宗族和谐”为内容的“五大共同价值观”。这一套治国理政“文化再生运动”的内涵,又通过小学生的《好公民》,中学生的《儒家伦理》等课程,教育和传播给新一代。曾经为我们中国内地学校开展中华美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马来西亚依托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儒学/儒教得以比较好的传承。这里的华人社会,遵循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开展了光前裕后的“家文化”、传统习俗的“年节文化”、生活礼仪、祭祀的“礼文化”,各种华人社团的“血缘、地缘、业缘文化”等丰富多彩、实效显着的文化与道德教育活动。

由“德教会”编辑,在民间广为流传和践行的《德教十章》为十德之章,化繁为简,教不离德,德不离心,天命为性,率性归真,使人容易修行,达到“唯德动天”。

孝——恭尊父母 顺承亲意 养尽其乐 祭尽其礼

悌——敬重兄长 亲如手足 兄友弟恭 荣辱相关

忠——竭诚尽力 事有负责 坚志贯彻 正直无私

信——诚实真意 言行相顾 履约善后 保持永恒

礼——规矩准绳 举止温良 纲纪遵施 以维正风

义——公正合宜 财取有道 交友顾爱 助人至诚

廉——清白莫贪 操守高洁 生活严肃 俭可养廉

耻——情欲羞辱 真切觉悟 安份守己 戒生妄念

仁——博爱无私 民胞物无 罔伤生灵 宜体天心

智——聪明达理 奋发自励 明辨是非 知所适从

这是对儒家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儒家伦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儒学的生命充满活力。

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2002年取得注册。它以发扬儒家兴学精神、重述道德礼之思想、恢复华夏文化体系为目标。以幼时学“礼”,以礼立人;少年志在学,好“学”令人生不断自我超越;成年志于“述”,仿效孔子重述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体系为己任。十多年来,举行了三次国际大会,创办了国际儒学大会,国际儒教大会,三次组团前往曲阜祭孔。在国内推扬“读经教育系统”,译有三语《弟子规》(印度尼西亚二语),共赠读18万册。2013年改用综合课本,含大同篇、大学、学记、孝经、弟子规、论语、易经等。开展活动多样化,有儿童读经班、少年营、青年营、成年读经班。《大学读一遍》《中庸读一遍》《孝经读一遍》《弟子规读一遍》《论语读一遍》《易经读一遍》,中华文字史、青少年北京学习营(14天,已办六届)、少年学习营(21天,已办五届)、主办和友团协办“华夏文化学习营”“儿童读经老师学习营”(已办三十多届)等等成功的儒家教化。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的内部组织严密有效,先后建立起文化倡导委员会、经典教育委员会、青少年成长团、家庭教育促进会、周易研究会、雅风歌乐团、慈善福利组、礼乐促进委员会、邮刊网站组、心性修行组等十余个组织机构,为落实孔学研究会的目标与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的经验丰富与实用,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广,我们能够有机会来此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十分珍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