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教育现代化条件下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

构建教育现代化条件下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系统工程,在教育现代化条件下,必须建立科学、客观、合理、有效、人性的新型德育评价体系,从而为深刻认识高校德育的内涵,为全面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教育现代化下的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注重人的主体的解放,应该具有人道主义的情怀。

杨桂侠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系统工程,在教育现代化条件下,必须建立科学、客观、合理、有效、人性的新型德育评价体系,从而为深刻认识高校德育的内涵,为全面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

一、传统的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一)评价体系是教育模式的核心因素。一般来讲,一种教育模式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的评价体系,即以何种方式、何种标准、何种程序来评价教育质量的体系;二是教育方式,即在教育评价体系的指导下所采取的欲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的最佳结果的方式;三是学习方式,学生在接受教师讲解后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方式;四是教育结构,即社会成员在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社会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接受量上的分配比例;五是教育投资模式。在这五个构成要素中,评价体系是核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方式、教育质量如何以及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等许多因素。因此,教育评价体系一旦确立,就会在教育模式中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其他因素就会围绕它来发挥作用,达不到标准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二)传统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弊端。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评价往往将德育单纯的归结为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单方面的品德评定。因此,在评价内容上往往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衡量为主,缺乏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衡量,具有片面性。这种情况下造成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德育只满足于道德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运用,使原本层次丰富、内涵深刻的道德停留在低层次上面,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造成人与道德的悖离和异化;在评价方式上,以单一的考试方式来检查德育的成果,使高校德育流于形式,很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表现出对德育不感兴趣。有相当多的学生满足于“考前三天背,考试60分”的标准,忽视了多种可选择的考核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静态的评价,缺少动态的发展与评价,忽视了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的进步和潜力,使德育缺乏实践性。

二、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当今时代,面临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中国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基地,迫切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竞争的要求,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教育改革,实现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接轨。德育现代化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与社会和教育的现代化相适应的。德育现代化的目的就是要突破传统德育的樊篱,构建超越性的德育新机制,使德育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因此,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高校德育评价体系要符合人的主体性的要求。教育现代化下的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注重人的主体的解放,应该具有人道主义的情怀。大学生已不是毫无个性特点的、纯粹的德育教育内容的接收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特性。教育现代化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促使大学生形成了自我实现的积极的主体意识。所以,他们对德育评价体系所能体现的公平性、实效性以及主体性显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德育评价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时空背景和环境背景下了解评价对象过去、现在的品德水平状况,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纵横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所以,建构符合大学生主体性的现代德育评价体系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和主体意识增强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第二,高校德育评价体系要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发展与思想和精神生活发展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统一。”高校传统德育评价体系所建构的评价内容往往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衡量为主,缺乏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衡量。而现代德育评价从范围上已大大拓展,不仅应该从校内活动中去衡量,还需要从校外实践活动中去衡量。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所以德育是全方位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个体的综合素质。

第三,高校德育评价体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作为一种激励机制,作为学生努力的方向,德育在其建构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格完善性、发展性与全面性的原则,也要考虑到德育的外部性效应,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德育评价体系要从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不仅看当前,更要看长远,看发展趋势;不仅要看目前的外在表现,更要看潜在的发展能力。在德育及其评价过程中,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出发去评价个人的德育水平。德育评价的内容、方式、手段需要在探索中得到开拓创新,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德育评价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四,高校德育评价目标既要从终极目标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又要从基本目标上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又要正确反映人性发展的客观实在性。

三、构建符合教育现代化特征的高校德育的评价体系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德育评价体系不仅是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大学生提高德育水平的关键所在。

第一,要更新德育评价观念。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评价只是将德育单纯地归结为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单方面的品德评定。但事实上,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传统德育及其评价过程都忽略了这一互动性。所以,在大学生自我发展、公平竞争意识和法制观念日渐增强的今天,这种传统的德育评价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必须确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德育观念,如树立起人本观念、树立德育可持续发展观、树立生态德育观、德育的系统观等等。

第二,要确立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德育评价目标。对高校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其目标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符合个性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由此可见,评价目标必须要有层次性,使之评价既有远大理想的引导,又具有现实性,能正确体现个体的客观特征。对于评价目标的设置,其一,从人类社会尤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远大理想上来设置评价目标,即从培养共产主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去设置德育评价目标,即为最高目标;其二,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的要求来设置德育评价目标,即为理想目标;其三,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来设定德育评价目标,即为基本目标。对德育评价目标设置层次化,有利于德育体现出具有崇高理想性,又具有现实操作性,既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又符合人性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尊重人、关心人的人文精神。

第三,要实现德育评价机制的创新。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德育现代化,而德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于对人的培养与教育上如何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又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实现德育现代化,必须要在德育内容、目标、标准、机制上实现创新,达到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那么,如何实现德育评价机制的创新?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德育评价途径上实现创新。我们在德育评价途径上要走多元化,既要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评价要素,又要延伸到校外学生行为,如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创业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等,从评价空间上得到拓展,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从而使德育评价适应人的现代化发展要求。

2.德育评价的方法与手段实现创新。德育现代化中其评价方法与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具体体现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使评价过程真正起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作用;评价过程是动态过程,减少过去注重静态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还要十分注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与运用科学思想来提升评价水平,保证评价的质量。

第四,要实现德育评价内容上的创新。德育评价内容反映德育工作的导向性,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核心,它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势必要求德育内容现代化,比如对人的现代化要求,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个体主体性的体现,包括人的主体性精神、创新精神、发散式思维、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因此,构成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必须体现出主体性、多元化、个体化、求异性、可持续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杨桂侠,女,河北唐山人,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师,副教授。

该文章发表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