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施的层面

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施的层面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那么,在学校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学校的价值是什么呢?[18]基础教育承担着未成年人成长促进的主体作用,保证其全面的发展,即不仅促使其身体、知识、技能的发展,还要保证和促进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和方向上的发展,是学校之所以为学校的基础。切忌表面化、说教式、灌输式的价值观教育,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和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认同、认可,并决心践行,最终成为实际的行动。

从纵向来看,学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项长期的工程必须在三个层面上进行设计和实施。

1.意义层面

学校中每一位教师、教学管理者,都需要真正、透彻地认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这是从思想上解决,该不该干、为什么干的认识和价值问题。

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具有积极意义,它能满足人、阶级和社会的某种需要,成为主体的兴趣、意向和目的。[16]那么,在学校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学校的价值是什么呢?

首先,这是由教育和学校的属性所决定的。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表现在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和相对独立性。[17]现代社会里,教育的职能多半由学校承担,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定受我国社会发展的制约,同时也自然地反映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承担着保持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职责。

其次,这是由学校对人的发展的特殊促进功能和规律所决定的。人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深刻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那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8]基础教育承担着未成年人成长促进的主体作用,保证其全面的发展,即不仅促使其身体、知识、技能的发展,还要保证和促进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和方向上的发展,是学校之所以为学校的基础。

最后,这是落实实现办学理念、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办学理念,无论“教育的生命即生命的教育”也好,还是“学生好,一切都好”也好等,在教育方针的统领下努力落实和实现自己的办学理念,将学校办出特色,应是每一位校长孜孜以求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学校特色,那就是融入学校的办学行为、管理行为、教学行为,使之“办学理念化”,有特色的表征在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中。这又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契机。

2.方案层面

对于每一项活动、每一课的教学必须进行事先的设计,制定出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具体方案。这是解决实施中怎么干、如何干的问题。

在全校教师理解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之后,教育工作的所有行动必须有计划、有设计、有方案,且方案要具体、可行,立足于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关注实效。这要求:

一要认识和理解“二十四字价值观体系”不同层面的含义与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需要学生认识、认同、坚信;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需要学生与身边现象相结合来理解、体悟、支持、参与和践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需要学生学习、修炼、践行,并成为行动信念。只有明确了目标要求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要积极、多维度开发课程资源,使教育的形式具体、有内容,能起到打动学生心灵、促进其认识变化和成长的目的。切忌表面化、说教式、灌输式的价值观教育,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和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认同、认可,并决心践行,最终成为实际的行动。

三是方案要分层次。有长期的、宏观上的,与可预期的节日、节点、事件结合的教育计划、方案、目标,又有能利用偶发事件、新闻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计划和预案。也就是说,方案要能充分利用国内外、校内外、学生家庭和生活中发生的有教育价值的事件、新闻,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3.评价层面

每一项活动、每一项教学在实施后必须有评价方案或评估实施效果的方法和途径,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评价和监控。这是解决实施过程干得怎么样、效果如何的问题。

评价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总体的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就是一段时间来,从整体上看学生,从学生行为方式和思想变化看教育的效果;二是对每一项活动,每一学科的教学落实价值观教育的结果要进行监督和评价,应侧重做了没有、如何做的、效果如何;三是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点十分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