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导师传授到医生问诊

从导师传授到医生问诊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师生对话中,导师处于支配地位,有预期地控制师生对话的节奏、方向和结果。“平等对话”要求我转变身份:从导师到医生。医患“平等对话”中,医生需要真实地倾听,对话的应答不可能预先确定或提前决定,每一次对话都是不可预测的,都是唯一的,这应是真正的“平等对话”。8个男生“筑长城”活动很顺利。女生从8个人、6个人,减少到4个人,长城才筑成。

过去相信,我站在“爱的频道”上就可以理解学生。现实回应却经常是“爱错位”,留下事与愿违的遗憾。因而,我调转“行”的方向,从单向的“爱的施予”转为双向的“平等对话”。

传统的师生对话中,导师处于支配地位,有预期地控制师生对话的节奏、方向和结果。“平等对话”要求我转变身份:从导师到医生。师生对话从权威性地传授“是什么”,到共同面对问题“怎么做”,相互回应“为什么”。我不提供现成的答案,提出问题的同时只提供答题的范围,对个性化的知识学习、道德生活进行一种普遍性指导。

医患“平等对话”中,医生需要真实地倾听,对话的应答不可能预先确定或提前决定,每一次对话都是不可预测的,都是唯一的,这应是真正的“平等对话”。对话是双向的交流和回应,教师的回应像医生的诊断一样,不要事先准备好,对话的目标是对话本身,是对话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双向交流”才能做到真正的回应、理解学生。我的“微变革”结论:理解学生比爱学生更重要,或者说,理解学生才是真正的爱学生。

比如:“众人划桨开大船”新课前,设计了筑长城活动环节。活动过程,与我预期不完全一致,带来了一点意外收获。8个男生“筑长城”活动很顺利。女生从8个人、6个人,减少到4个人,长城才筑成。女生们在一次次残局状态中——东倒西歪的姿态中讨论、研究,反复“筑”,男生在一旁不断传授成功经验,鼓励“别怕”、“放松”……热烈的讨论声,热情的加油声、建议声,嘈杂热闹,整个课堂沸腾活跃,我也不由自主地与他们一起投入到“争论”中。我的建议有时还被男生否定,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是成功者,最有发言权。此时只有“玩伴”与“同伙”,搅动教室空气的是观察、感受、体验、思考。女生“长城”终于筑成。活动中学生们每局玩完,认真总结得失,无须要求,无须安排,讨论自觉自愿,人人参与,无一遗漏。“行”的体验带来“知”的提升,学生们感慨:合作才有力量,不怕输才能赢。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参与的活动中获得的认识或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以他们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道德认识,体现学习的意义。叶圣陶说过:如果能给儿童布置个极其适当的环境,自己却忘记了自己是教师,而且使儿童也忘记了我是老师,只觉得我是他们的环境之中的一个同情的互助的伴侣,这才是今后所需要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