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生成是一种自我生成的信息

自我生成是一种自我生成的信息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生成是一种依靠回忆过程来强化记忆的学习技巧:越去反复回忆一件事情,将来就越容易回忆起来。闪卡正是依靠“自我生成”效应来发挥作用的。自我生成对于提升回忆效果非常有效。自我生成主要结合“记忆”中“忆”的过程发挥作用。以此类推,自我生成的过程需要我们严格按照未来使用记忆的方式来练习,即凭借线索回想记忆内容,说白了就是“未来怎么用,现在怎么练”。

自我生成是一种依靠回忆过程来强化记忆的学习技巧(见图G.1):越去反复回忆一件事情,将来就越容易回忆起来。

为了便于讨论本章内容,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完整的记忆过程中会出现的两个阶段:记忆回忆。在本章中,前者特指把事物记入大脑中的过程,而后者特指从记忆中回想事物、回溯信息的过程。阅读本章的同时你可以思考如下问题:章节E与章节G提到的记忆技巧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图G.1 通过自我生成来强化记忆的运作原理,自我生成的三个要点:难度适宜、强化线索到记忆之间的路径、隔一段时间再联系

闪卡(flashcards)就是个经典的例子。我们通过看正面的提示,尝试回忆起背面的内容,不断练习之后便会越认越快。毋庸置疑,闪卡的发明是教育科技领域中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重大突破——它既简单,又有效,还老少皆宜。

图G.2 一款典型的闪卡

闪卡正是依靠“自我生成”效应来发挥作用的。“自我生成”这种说法出自一项研究人们记忆词语组合的著名实验(Slamecka&Graf,1978)。我们推荐读者先看看下面的三列词语组合,感受一下这个实验:如果一组词文字完整,你只需默读它们;如果文字缺失,就按照该列第一行标出的规律将其填写完整。例如,如果你看到词语组对“开心:____伤”在反义词这一列,你就应该填写出“开心:伤”。

图G.3 借助自我生成促进记忆的练习题

等全部读完或者填完再过几分钟之后,参与者需要尝试默写出所有的词语(不可以偷看)。结果表明,与只是默读过的单词相比,自己填写出的词人们能多回忆出25%。例如,比起“痛”“跳”,你会更容易回忆起“速”“明”这些词。此外,同一组词语中也符合这一规律:与“快速”相比,“速”这个词也更容易回忆起来。这同样是因为“速”是你自己动脑填写出来的,而“快速”只是读过而已。

自我生成对于提升回忆效果非常有效。其适用范围也很广泛,既可用于记住一套动作,也可用于学习数学公式。上面的例子也许已经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自我生成的奇妙之处,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如何让它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想要提升记忆效果又要避免过程中出错,我们只需遵守两条简单的原则:①确认目标记忆是学习者主动生成的(而非被动阅读的),②记忆练习要循序渐进(不要集中突击)。

自我生成主要结合“记忆”中“忆”的过程发挥作用(见图G.4)。请注意,它并不是编录信息或把信息存入大脑的“记”巧(请参考章节E)。例如上面的例子中,“迅速”这些词早已在脑海中,自我生成只是让回忆的过程更容易一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并不会对“记”和“忆”的过程做太多区分。然而事实上,课堂学习的过程促进的是信息的编录,也就是“记”的过程;而家庭作业更多则是在练习“忆”的过程。因此做作业的过程,多少都会涉及某种形式的自我生成,比如通过灵活回忆上课讲过的知识来解答题目,或者使劲憋出那些课上死记硬背的答案,这些都达到了训练记忆的目的。

图G.4  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从长期记忆中调用一部分信息来组成完整的信息(下图),因此学习的过程也应训练调取这部分信息的过程,即自我生成(中图)。如果只是单向阅读全部信息,就起不到对回忆的训练作用(上图)

那么自我生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锻炼肌肉的过程算是个不错的类比:反复训练肌肉,力量就会得到增强,使用的时候力气也就越大。以此类推,自我生成的过程需要我们严格按照未来使用记忆的方式来练习,即凭借线索回想记忆内容,说白了就是“未来怎么用,现在怎么练”。例如,请你试着想出一个词语,要与下面几个词都相关:“挂炉”“酱”“北京”。顺着这些词所提供的线索,稍加思考就能想出“烤鸭”这个词。这个过程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那么成功想出“烤鸭”的过程就强化了对“烤鸭”的记忆。但如果直接告诉你“挂炉烤鸭”“烤鸭酱”“北京烤鸭”这几个词,你对“烤鸭”的记忆就得不到强化。

记忆如同肌肉,需要多加锻炼。所以如果总是处于闲置状态,记忆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弱,回忆起来更困难。这个过程可以用遗忘曲线[1]较好地描述出来:记忆刚形成的几天到几周内衰退得最快,之后遗忘的速度放慢,直到趋于平缓,但记忆最终也不会彻底消失(遗忘曲线遵循指数级衰减,请参考章节D)。

人们形成记忆的时间节奏也会影响遗忘曲线的形态,其中“间隔效应”(spacing effect)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将回想记忆的时间点分散在一段时间内,记忆效果就会维持得更加持久。比如把原计划用20分钟一口气背完的单词,安排到两天中各花10分钟来背(集中练习改为间隔练习),一个月后测试,记忆的效果会提升10%(Cepeda,Pashler,Vul,Wixted,&Rohrer,2006)。关于间隔效应的解释也有着不同的说法,比如一种非常直观的观点是:过一天再回忆(间隔练习)当然比过几秒再回忆(集中练习)要更费力气啦!既然回忆的过程花费了的更多精力,自然也能换来记忆衰退过程的延缓。

间隔效应还可以用来解释另一种常见情况,学生时代的你是否也曾秉烛夜读,临时抱佛脚?一杯咖啡,繁星昼夜,你能爆发出无穷无尽的洪荒之力!第二天到了期中考试的现场,那必须是信手拈来,对答如流,感觉真是好极了!但如果现在问你当初考过的内容,恐怕你会毫无头绪吧!其实不要说现在,就算是当时,刚过了半个学期到期末那会儿,期中的内容也早就忘得差不多了。这是因为当初通宵复习的时候,你就已经不自觉地给记忆的知识点打上了“不常用”或者“本次期中专用”的标签,于是这些记忆衰退得也极快(因为“期中考试中已经用完这些信息了啊”)。而间隔练习就能帮助解决这样的问题。

通常来说,那些需要根据一部分线索来进行回忆的任务可以增强记忆效果。下面几种方式可以优化这种基于线索自我生成回忆的效果。第一,任务要控制在合理的难度范围内(Bjork,1994):既不能太复杂导致完全记不住,又不能太简单,搞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定。这里推荐一种被称为扩展式练习(expanded practice)的训练方式,即需要记忆的内容从少到多,每轮的记忆练习都在前一轮的内容之上,再多一点点新的信息。例如,学习一沓闪卡时,先记第1张,再记第1张+第2张,再记第1张+第2张+第3张,以此类推。图G.5展示了一个更为具体的例子。为了记住咖啡因的分子构成,首先我们会学习分子的整体结构(理想情况下,这里还可以借助“详细阐释”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分子结构的信息,例如“H氢原子以H3的形式出现了3次”,具体请参考章节E)。第一轮回忆练习中,只需回想起一两个缺失的原子或化学键。第二轮则需要在回忆出前一轮内容的基础上,再多回忆一些新缺失的原子或化学键。这样每次多回忆一点,一步步完成扩展式记忆练习,最终当你再看到“咖啡因”这个线索时,就能轻松回忆起整个分子结构。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自我生成强化的是记忆中“生成”的那部分,而不是触发该记忆的“线索”部分(例如在本章开头记忆词组的例子中,人们更容易记住目标“速”,而不是线索“快速”)。这意味着,有时我们需要把目标与线索互换。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训练“看单词说含义”,你就应该把单词当作线索,练习对含义的记忆。相反,如果你想训练“看含义说单词”,那么就把含义当作线索,练习对单词的记忆(见图G.6)。有时人们会忘记从正反两个方向练习记忆。我们要争取做到:看A忆B,看B忆A。

图G.5 扩展式练习:每次提示少一点儿,从记忆中回忆多一点儿

图G.5 扩展式练习:每次提示少一点儿,从记忆中回忆多一点儿

第三个要考虑的就是时间间隔。正如前文所述,分散练习要比集中练习更好,所以档期不要排得太集中。此外,还有一个与时间有关的重要因素——睡眠。人的记忆会在睡眠中得到巩固(请参考章节Z)。因此,先进行记忆练习,再好好睡觉巩固一下,然后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是一个好方法。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练习分布在两天要比集中在一天效果更好。

自我生成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记忆和任务,对自由回忆[2]类型的任务尤其有效。“自由回忆”指的是在没有外部强刺激的提示下进行回忆(即凭空回忆),例如,突然回想起某天做过的梦,或是在考试中写出一学期所有学过的物理公式。

照这么说,只要参加考试就可以提升记忆效果了(Karpicke&Blunt,2011)。考试的时候,我们需要回忆各种知识点,因此一段时间后(比如下次考试时)就更容易回忆起这些知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只要一遍遍地重复考试就万事大吉了;相反,他们应当练习学为所用,回忆起、调用出相关的知识点。在学校环境中,大部分教学工作关注的重点是对知识的解读,如何让知识更具意义、更容易被记住。然而这只是记忆公式的前一半,要想实现真正的活学活用,人们还要练习它的后一半——回忆调用的过程。

人们能学会各种各样的记忆技巧,因此掌握自我生成的技巧也并非难事。然而,人们常常(天真地)认为,自己希望记住某事的强烈意愿也能发挥作用。然而研究中却鲜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例如,类似“我希望能牢牢记住这段概念,然后考个好成绩”的愿望,很难对提升记忆有什么真正的效果(Hyde&Jenkins,1973)。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学习观,要想提升记忆就必须运用专门的记忆策略(例如“自我生成”或是“详细阐释”),而不是祝愿自己有个好记性。

自我生成失效的首要风险在于人们会生成错误的内容,顺便还增强了对错误内容的记忆。举个很典型的例子:即便是老司机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快要开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糟糕!突然忘记该左转还是右转了,于是情急之下把方向盘向右一打,仓促地转过弯之后却发现①悲剧!转错了……以及②貌似又转错了!为什么每次到这个路口都会犹豫一下,然后每次又刚好都转错方向了呢?其实这就是自我生成效应在作祟!因为每当你转错一次,就等于自我生成了一次错的方向,下次就更容易回忆起这个错的方向。或者说,如果第一次走这里的时候就转错了,那么很可能第二次就会重复第一次强化过的错误记忆,并且今后一错再错,每次还都再次强化了错误的记忆!

假设你现在正在认真读着这本书,并且拿着荧光笔标注出了重点:“自我生成主要在回忆阶段发挥作用。”在下次复读的时候,你又把这句话好好复述了几遍。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极为常见、典型,却又糟糕的学习方法。不断重复阅读并不能帮助你练习记忆,因为这句话就活生生地出现在你眼前,完全不需要动脑子。所以,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只阅读前半部分,然后尝试回忆后半部分:“自我生成主要在……”其实一开始你就应该只标注这句话的前半部分,作为回忆后半部分的线索:“自我生成主要在回忆阶段发挥作用。”

图G.7 自我生成是如何促进记忆的来着?请自己将中间的图补全

这样一来你记住的内容反而会更多。

还记得前面的图G.4吗?你可以通过自我生成来帮助牢记这幅图所阐释的道理(见图G.7)。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将来需要回忆什么,现在就练习回忆什么:利用一部分线索作为提示来生成目标记忆,这种训练可以提升记忆效果,使日后回忆起目标内容变得更加容易。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举个例子

闪卡是最经典的例子:正面写着“愉悦”,背面写着其含义“快乐的,轻松的”。自我生成可以帮助提升对词语含义的记忆效果。在读到词语(线索)后,不要翻面,练习自己回忆出词语的含义(目标记忆)。如果每次只是看到词语后就把卡片翻过来直接阅读其含义,就起不到加深记忆的作用。

回到本章最初的问题,章节G和章节E有什么关系呢?在此我们做一个对比。首先,“详细阐释”(elabo-rate)和“自我生成”(generate)都是为了在需要回忆时更容易回忆起目标记忆的内容,前者更关注建立目标记忆与脑海中已有知识之间的关联路径,后者则更关注通过反复亲自练习这个路径来加强记忆。如果把脑海想象成一片草原,已有知识好比蒙古包、马场等主要地点。当你获取新知识的时候,就像在河边找到了一个新的取水点。今后还想来取水的话,如何才能更容易找到这里呢?用一个类比(analogy)来描述的话,“详细阐释”好比是努力寻找一条从蒙古包(已有知识)到取水点(新知识)之间的路径,找到后,我们今后就更容易根据路途中的土坡、大树等地标(其他相关联的知识点)来找回取水点。但这还不够,如果这条路径只是踩倒一片草而形成的,那么过不了几天,草就会恢复原貌(记忆找不回了)。这时就要靠“自我生成”来反复走这个路径。如果走得足够多,形成了一条土路,那么它存在的时间就会更长一些,如果走得再多,修了一条水泥路,那么它就能存在更长时间了,要学好先修“路”!

为什么有用

练习回忆的过程可以提高记忆强度,让之后再次回忆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将记忆练习分散到数天内要比集中进行更有助于提高记忆强度。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记不住一些零散的知识。

·记不住各个部门的内线电话号码。

·记不住珠穆朗玛峰有多高。

·学习者在没有外界明显提示的情况下,很难回忆起来。

·给出多种不同提示后,学生们才想起词语的含义。

·学习者对那些本应记住的知识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学生们在周测中表现很好,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全忘了。

使用的范例

·学习单词及其含义。

·利用闪卡从两个方向进行学习。提供单词,记住含义;提供含义,记住单词。

·记忆有机分子的结构。

·先展示整个分子,然后开始逐步减去一两个原子或化学键,然后让学生来回忆缺少的部分。再次展示分子,隐去更多的原子和化学键,让学生回忆缺少的部分。以此类推,直到学生听到分子的名称就可以回想起整个分子的结构。

容易出现的问题

·人们可能生成错误的目标内容,从而强化了不正确的记忆。

·人们总忍不住在尝试回忆之前翻看答案,这样就会弱化自我生成的效果。

[1] 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又称“保持曲线”(retention curve),由艾宾浩斯(H.Ebbinghaus)在记忆研究中发现的记录遗忘发展进程的曲线。反映记忆保持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一般规律。即识记后最初一半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2] 自由回忆(free recall):尽可能多地回忆出原先识记的项目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