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非生成语法角度对动结式生成的研究

从非生成语法角度对动结式生成的研究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 从非生成语法角度对动结式生成的研究从非生成语法角度对动结式的研究最多的是从动结式的论元结构提升和配价结构分类的角度进行的,包括黄锦章、郭锐、王红旗、袁毓林、施春宏等。但是这些分析尚存在以下缺陷:第一,论元提升和配价构成的规则大都是仅针对汉语动结式研究得出的,其解释力不能推广到更多语言的结果补语结构。

1.1 从非生成语法角度对动结式生成的研究

从非生成语法角度对动结式的研究最多的是从动结式的论元结构提升和配价结构分类的角度进行的,包括黄锦章(1993)、郭锐(1995,2002a)、王红旗(1995)、袁毓林(1999,2001,2002)、施春宏(2003,2008)等。这种研究思路主要研究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论元结构如何通过消减或者抑制各自的论元而衍生为动结式整体的论元结构。例“哭”是一元谓词、“红”是一元谓词,“哭红”是二元的,例如“他哭红了眼睛”;但“哭”和“累”都是一元的,“哭累了”仍然是一元的,例如“他哭累了”。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各自的论元结构和整个动结式的论元结构之间有哪些关系和规律?下面的这些研究正是围绕这个角度展开的。

郭锐(2002)用论元提升和名词短语移位的方法,即论元提升和抑制的方式,分析了动结式论元结构的衍生规则。他指出动结式的论元都是由V1和V2的直接或间接论元提升而来的。比如“他唱哑了嗓子”的衍生过程就是提升V1的主体论元“他”,并重新由动结式指派为主体论元,V1的客体论元“歌”被抑制;提升V2的主体论元“嗓子”,并重新由动结式指派为客体论元。动结式的主体论元也可以从V1的客体论元、范围论元等提升而来,如“白面馒头吃胖了老王”。总之,只从V1中提升一个论元为动结式的主体论元,V1的其他论元被抑制。动结式一般都有致使性,提升哪一个论元,与选择哪一个对象为致使者有关。

郭锐(2002a)认为动结式有四种论元结构:一元动结式,如“学坏、坐累”;二元动结式(主体和范围),如“走进、跑回”;二元动结式(主体和客体),如“学会、走肿、洗干净”;三元动结式,如“送给、教会”。并且动结式的论元计算可以有显性结构计算和隐性结构计算两种计算方式,得出的结果可能会不一致。例如按照显性结构计算,“我累死了”、“老王吃胖了”中的动结式是一元的。但按照隐性结构,这些动结式实际隐含了另外一个论元,如“这些活累死我了”、“白面馒头吃胖了老王”,因此是二元的。

袁毓林(2001)在黄锦章(1993)、郭锐(1995)和王红旗(1995)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动结式结构的配价情况,并分别从动结式如何对其构成成分的论元进行选择、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论元如何提升为整个动结式的论元两个角度,分析了动结式的配价结构。他认为动结式的配价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动结式的价数,即某个动结式能支配多少个从属成分;第二,动结式的价质,即从属于某个动结式的配价成分的语义角色是什么。他指出动结式的配价与其构成成分的配价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和折算关系。动结式作为一种内部有很强凝聚力的结构体,对其构件原有的论元作出了调整和合并。动结式的这种论元整合主要有并价(动结式的价数等于述语和补语的价数之和,如“哭红”)、消价(补语动词以述语动词为配价成分,如“起早”)和共价(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从属成分所指相同,如“热死”)。然后考察了动结式论元整合以后的三种结果:等价、减价(动结式的价小于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价之并,如“学好”)和增价(动结式的价大于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价之并,如“累病”)。这说明动结式的价不是简单地等于各构件价数之和减去共价和消价数。袁毓林(2001)通过上面这些概念加上施受同指和施受异指等概念,建立了一套动结式的论元准入规则,以概括动结式怎样对其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原有的论元作出选择。

施春宏(200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动结式的论元及结构和配位方式作了更加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动结式论元结构整合的一个界限原则: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之间存在一个界限,限制着动结式底层论元提升到动结式中的结构位置和同指论元的叠合方向。简单来说就是,述语动词的论元向界限之前提升,补语动词的论元向界限之后提升;如果有同指论元需要叠合时,叠合方向由论元之间的突显关系决定,主体论元叠合提升到界限之前,其他论元叠合提升到界限之后(否则需要通过添加标记的形式出现在界限之前)。还提出动结式的配价具有层级性的观点。

最近三四年关于动结式的研究理论取向开始多样化。宋文辉(2007)对于配价分析这种从部分论元结构推导整体论元结构的研究方式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规则内部存在矛盾,很多规则是特设的,并且解释力有限。他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事件的概念结构主要分析了表示空间运动的动趋类动结式的配价规律。Li Chao(2008)的分析思路和Li Yafei(1995,1999)的分析有些类似,主要在词汇语义层面解释了动结式整体论元与其组成部分论元间的等同关系。最近有些研究是从韵律方面对动结式构造模式进行研究的,如李思旭(2009)和吴为善、吴怀成(2008)。王寅(2009)和Chen (2008)也分别从事件结构和构式角度论证了动结式构式的多重意义及语法化问题。帅志嵩(2009)还从词汇化角度讨论了“哭湿”类动结式的生成过程。

上面这些从论元结构和配价角度进行的分析细致地解释了汉语动结式中整体论元或配价与部分论元或配价的关系,揭示了很多关于动结式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是任何针对动结式的理论和方法所必须面对的语言事实,为本书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但是这些分析尚存在以下缺陷:第一,论元提升和配价构成的规则大都是仅针对汉语动结式研究得出的,其解释力不能推广到更多语言的结果补语结构。第二,大多数规则是归纳描写性质,且不同学者的研究范围不同,得出的规则也不同,对动结式各种句式缺乏统一的深层理论解释。正如宋文辉(2007)所指出的,这些研究存在很多特设规则和自相矛盾的说法。第三,对动结式的基本句式和变换句式缺乏区分,对句式之间的变换关系和非典型意义的动结式缺乏足够的解释,例如偏离义动结式、动结式倒装致使句、动结式重动句等问题无论是配价分析,还是事件结构、构式或韵律角度的研究也都未能给出充分注意和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