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历史兴趣小组的成长

班历史兴趣小组的成长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起高一班“历史兴趣小组”,要从“每日一题”谈起。刘玥朗同学在“每日一题”时间讲了几个历史故事,开阔了大家的历史眼界,接下来又有几位同学找到我,申请讲“无关的事”,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刘玥朗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由谁讲,讲什么,而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超出五分钟。刚开始大家兴趣都很高,主动查资料,以刘玥朗查的资料最多、最全,往往在周末就把下一周历史课对应的信息查好,供全组人使用。

于会琴

说起高一(8)班“历史兴趣小组”,要从“每日一题”谈起。刘玥朗同学在“每日一题”时间讲了几个历史故事(这在当时被很多学生认为是“无关的事”),开阔了大家的历史眼界,接下来又有几位同学找到我,申请讲“无关的事”,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在他们讲的时候我认真观察班级学生的反应,这让我有了重大的发现:比起讲题,这些同学精心准备的历史故事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即使他们的故事用时超过了“每日一题”的时间限制,他们也不允许我“叫停”。这可是一个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好契机!从此以后,每一节历史课前的五分钟都是同学们讲“历史上的今天”的固定时间。陆续地一些同学展露出他们的语言优势、他们的自信,历史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他们经常在课间聚集起来,说起千古风流人物、历史沧桑巨变,每每兴趣盎然,总是意犹未尽。我抓住时机引发他们:“你们成立一个历史兴趣小组如何?”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就已经有同学高喊愿意加入,刘玥朗、李高峰、赵然、赵璇倬、杨思琪、高莹、张语,一个初步的小组就这样组成了。刘玥朗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由谁讲,讲什么,而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超出五分钟。这之后我静观其变。

刚开始大家兴趣都很高,主动查资料,以刘玥朗查的资料最多、最全,往往在周末就把下一周历史课对应的信息查好,供全组人使用。两周后,所有的小组成员轮过一番,一些问题暴露出来,诸如声音太小、语速过快、念稿、超时……我及时指出不足,鼓励他们克服。他们经常来找我探讨问题,经常聚会,针对小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小组分成A、B两组,分单双周轮值,每组指定负责人,每次课前提前通知到个人,自己查资料;

——每周四节历史课,七个小组成员,明显人员出现缺口,小组决议,扩招(阚铎加入);

——周末自己在家查阅资料,经组长把关,哪些资料需要扩展,哪些需要深挖。

部分成员住校,遭遇资料查阅难题,热心“大哥”出现,沈阳同宇是一名走读生,但他主动为几位住校同学承担了查阅补充资料的任务,有时还为部分同学进行板书设计,自谑为“历史兴趣小组后勤委员”。

从春天到夏天,历史兴趣小组从雏形到日益完善,内部分工、语速减缓、声音放开、面向观众、脱稿……在这个过程中,令我欣喜的是孩子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

高一(8)班的历史学科成绩逐渐提高,70分以上的人数慢慢变多,不及格人数逐渐减少。可喜的还有,非小组成员也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张潇界、牛孟涵经常会对兴趣小组成员的讲解给出中肯的评价及合理化的建议,就这样,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协调、争论、摩擦,其他同学的鞭策,一路修正,一路成长。

反思高一(8)班“历史兴趣小组”的成长历程,它让我意识到在学生自我发展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唤醒未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分享到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1)。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时时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随机给予指导和评价,教师有益的提醒,哪怕只是寥寥的几句,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这对学生都是有帮助的。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与评价,从而激发了自信心,自觉主动地认识自我,积极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及时纠正问题与不足。

当然他们的成长也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在学校中,学生们交往最多的是同学,与同学在一起,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烦恼。在这样的集体氛围中,他们既有友谊、爱心,又有冲突、矛盾。他们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往,从而相互弥补、相互完善、相互接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丰富了自己,开阔了视野,逐步成长和成熟起来。

高一(8)班同学的自我成长使我深刻地意识到:所谓自我发展、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就是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使学生逐渐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 任洁:《走向自我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