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据普遍原则形成指导讲课的技巧

依据普遍原则形成指导讲课的技巧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者们曾经采取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就是依据一般的原则,从而形成一种方式,去主导讲课的过程。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将此种过程分成五个部分,被外界称为“标准的训练阶段”。赫尔巴特所提出来的方法虽然有值得推崇的地方,但却没有提到过程中的困难和差异,结果致使他提出的方法在处理思考的时候变成了获取知识的行动,而并非拓宽思路的外部活动。

教育者们曾经采取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就是依据一般的原则,从而形成一种方式,去主导讲课的过程。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听课”。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将此种过程分成五个部分,被外界称为“标准的训练阶段”。同时,他的这一观点还得到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学家亨利·路易斯的推崇。赫尔巴特的意思是,无论教学内容的范围和细节有何种不同,都只有一个最好的方法才能够完全掌控它,因为人类的大脑只拥有单独的“一般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学会了有关数学的基本原理,还是语言类学校的学生熟悉了历史,或是文学系的学生领悟了哲学。在所有情况下,首先要做的都是准备,然后是演示、比较、概括,最后是在实际的新案例中使用。

第一步的准备其实就是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由联想到熟悉的个人记忆。这对于了解新问题有很大的益处,因为已经获取的知识可以为分析未知的知识提供更多的依据。只要将学生的这些认知和实际行动相关联,那么,他们对新事物的熟悉流程就会变得简单很多。比如,当学生们学习树木的时候,首先会问到自己所熟悉的树木。如果他们对树木并不是很了解,那他们就会联想到动画片里树木的形象。

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但能够使观念成为意识,而且还能使观念被意识观念的整体同化。因此,这种思维形式会一直帮助学生解决新的问题。

在准备阶段,学习目标提出后,新的知识就逐渐在学生面前展现。如此,树木的形象便慢慢在学生面前出现,再加上老师的生动描述,效果会更明显。若是可能的话,学生的大脑中甚至会出现真实树木的形象,这个过程便终止了对实际事物和知识的教学引导。

接下来的两个步骤,就是指导学生获得准则和概念。

当地的树木或许会和紫荆木、银杉、格木等做比较,如此,树木非本质的特点就消失了。这形成了树木的概念,关于树木这个概念的基本要素也具备了。这样,最终的概念就在脑海中固定化,并被用在其他树木上,如楠木、红椿、野荔枝、红杉等。

若是我们将这个指导过程与自身解析问题的过程做对比,便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

我们所知道的思维训练的步骤是,首先会有一个问题或朦胧的现象出现;然后查看、调查事实真相,并解决问题,形成有效的假设;最后通过对新的观察和实验的应用进行判断。期间的每一个程序都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详尽的事实和事件;第二,想法和推测;第三,对结果的运用。也就是说,整个过程其实就是演示和推理的过程。

赫尔巴特所提出来的方法虽然有值得推崇的地方,但却没有提到过程中的困难和差异,结果致使他提出的方法在处理思考的时候变成了获取知识的行动,而并非拓宽思路的外部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