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爱的含情表达

师爱的含情表达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亲亲我的宝贝”在歌者的演绎下,表达出了温馨、甜美的美妙意境。爱我们的宝贝——学生,这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蕴藏无限潜能的奥秘所在。总之,“宝贝”这一爱语表达了深深的珍惜和疼爱之情,让人回味悠长。师爱的表达方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不同。既然“打”——这种直接诉诸于身体的教育方式已与时代的发展脱轨,那么教师只能用言说的方式来实施教育了。

“亲亲的我的宝贝,我要越过海洋,寻找那已失踪的彩虹,抓住瞬间失踪的流星,我要飞到无尽的夜空,摘颗星星作你的玩具,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这是周华健为他的大儿子周厚安的诞生而专门写的一首歌曲。歌词纯美、温情而幸福,写出了一个慈爱父亲对孩子的疼爱之情。孩子的降生是带给父亲最好的礼物,父亲愉悦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要越过高山和海洋,走到世界的尽头,飞到无尽的夜空,迫不及待地要和这个世界分享他的快乐。“亲亲我的宝贝”在歌者的演绎下,表达出了温馨、甜美的美妙意境。当你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你或许可以回想起初为人父(母)时你那激动不已的心情。

孩子与父母因血脉相亲而“天然”联结在了一起,他们之间无法进行双向的选择,孩子不能选择自己生在哪一个家庭,父母也无法决定孩子的天分和健康,这所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命运的“巧合”,它无关乎贫穷与富贵、病疾与健康、庙堂与江湖,从此,“父慈子孝”便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中国古语有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说,孩子是父母的宝贝,那么,学生就是老师的宝贝。同样地,在很大程度上,学校中的学生也无法自由选择教他们的老师,老师也不能指定要教哪些学生而不愿意教哪些学生。

学校中教师对学生的爱,这与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同的,毕竟教师与学生无亲无戚,但是,父母和教师具有共同的使命,即让孩子(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与学生同时出现在学校这个时空场域之中,这也算作是一个机缘巧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的使命,当然也是学生的需要,这种爱是无私和宽广的。老师们!爱我们的宝贝——学生,这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蕴藏无限潜能的奥秘所在。

宝贝是“爱人”的昵称,当然,这里的“爱人”是一个拟人化的概念,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也可以是人对动物、植物的爱,还可以是一个人对某件艺术品的爱。总之,“宝贝”这一爱语表达了深深的珍惜和疼爱之情,让人回味悠长。试着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被别人叫作“宝贝”是在什么时候?我相信,它一定会激起你对美好过往的回忆,因为一声深情的“宝贝”早已化作了情感的暖流,注入在你的记忆深处。这个喊出的“宝贝”不仅是有分贝的,它更兼具味道、色彩和情感,让你受用不已。

在我们每个人的孩提时代,我们都是父母眼中的至亲宝贝,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疼爱和呵护,即使我们已经年过半百,但仍然是他们一辈子的宝贝,尽管此时他们已经不再把“宝贝”二字叫给我们听。如果你是一位教师,你会称呼学生“宝贝”吗?也许,你会说:“这很平常呀!我经常这么叫我的学生。”也许,你会感到羞涩而叫不出口,毕竟,假如一位男老师称呼女学生“宝贝”,这很可能会引来异样的目光,或者是遭到道德上的责难,认为这位男老师心怀不轨。对于这种世俗的偏见,我们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从来没听说一位父亲会当着自己女儿的面叫她“宝贝”而感到脸红羞怯的事情。因此,我也不认为教师称呼自己的学生“宝贝”有任何不妥之处。也许有人会反驳道:“师爱和父爱是不同的。”这的确是事实,二者在爱的深度和爱的方式上有着明晰的区别,不过,我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师爱在影响力上的作用有可能会超过父爱。我们仔细想想,这也是有道理的。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这其中有将近20年的光阴主要在学校教育中度过,教师的陪伴常随其左右,也是在其成长中产生重要影响且独一无二的角色,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并不完全是单调的数字和符号,而是兼具师爱情感、带有“温度”的知识。正是在老师们“前赴后继”一天天地引导着学生学习、成长的历程中,师爱所发挥的影响力渐趋深远,甚至伴其一生。想象一下,一个从来没有在学校教育中体验过师爱的学生,我们能说他(她)接受了正常的学校教育吗?

师爱的表达方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不同。在我小的时候,我亲眼看到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对着教师说:“老师,我的孩子要是不听话,您就给我打他!没事!”在那时的年代,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甚至有“打”学生的权力。对于教师的这种行为,我们在今天的时代可以理解为是粗野和不文明的表现,但是在当时,人们却并不认为教师的这种做法是错的,人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严苛的爱,甚至,这种爱的方式得到了父母的“授权”。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教师“打”了学生,就认为这位教师的师德修养差或者人品差,也不能因此就认为这里没有发生真正的教育(请记住:爱是教育的起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已不像从前那般“简单”,教师也不像从前那般享有“特权”,若发生了教师“打”学生的情况,愤怒的家长绝对要向学校讨一个说法,教师轻则向家长道歉,重则离职。师生关系的生态状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在教师看来习以为常的行为,在今天就很可能成为一起能引发轰动效应的“恶性”事件。

一个敢动手“打”学生的教师,他(她)已经触犯了师德规范的“红线”,若没有因此而丢掉“饭碗”,实属侥幸。曾经作为一个常规教育手段、带有爱的名义的行为(以前的私塾里就有专门的戒尺以备老师体罚学生所用),如今背负了伦理道德的谴责,这不得不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因为对于生活在今日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打”——这种看起来行为粗暴的做法,它与“我们要过有尊严的生活”的价值追求是相违背的,这同样适用于哪怕是一个不谙事理的小孩子。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已经意识到不能再用“打”这种暴力方式对待孩子。当然,任何一个教师再也不能把“打”学生作为爱(生)的“缘故”了,如果以此作为维护学生尊严的借口就显得有些荒诞了。

当今教师,学会如何表达爱(生)显得尤为重要。既然“打”——这种直接诉诸于身体的教育方式已与时代的发展脱轨,那么教师只能用言说的方式来实施教育了。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及其效果,完全看他(她)怎么和学生说,以及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由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在当今时代就彻底演化成为一种语言的艺术,或者说是一种师生对话的艺术。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曾经挥两下戒尺就看似能有效解决的问题,现在却要思量再三,盘算着怎样与学生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以达到比让学生尝受肌肤之痛更具教育功效的目的。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你得会“说”,更要具备与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和情感沟通的能力,即让学生愿意和你“说”。

对话的基础在于平等和尊重。师生双方基于对各自独立人格的尊重,能够彼此主动拉近心理距离,畅通情感上的联系,这是开展对话的伦理基础。教师是长者,但不能以长者自居而俯视学生,自当秉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心态,以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为己任,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是后辈,却要发扬“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精神,敢于批判、质疑老师,做推动社会进步的践行者。

师生对话的情感基础在于爱。“学生性向及兴趣殊异,在爱的呼唤下,各人埋头苦干,就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表现。教师虽闻道先于学生,但教师所闻之道,也许不保证一定是至道或正确之道。以爱鼓励学生思考,则学生有朝一日迎头赶上或后来居上,这也是教师颇堪欣慰之时。”师生均抱持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坦荡胸襟,彼此心照不宣,以此开师生交往对话、探究真知的新风尚。

教师赋予学生对话的权力,提供对话的适宜条件,这是师生对话能够持久深入的必要条件。面对随机搭配在一个班级的学生,教师不能像在日常生活中任由自己选择能谈得来的朋友那样在学生中间自由选择对话的对象,教师必须全神贯注于所有的学生,主动挖掘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对话的资源,创造对话的恰当时机,时刻做好与任何一个学生进行对话的准备,以履行作为教师的责任,完成教育的使命。

对话中作为学生的一方,他们并不总是处于被动的立场而消极等待教师与其对话,实际上,他们具有与教师对话的强烈需求和冲动。在课堂上,那些踊跃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他们显然是与教师对话的积极参与者,那些始终沉默的学生、经常出现纪律问题的学生,他们并非不愿意参与对话,而是想要尽力争取对话的权力。他们以“沉默”和“捣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不满,提醒教师以引起对他们的注意,并告知教师,他们需要教师为其创造适宜的对话时机和条件。

只可惜,很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他们的用意,以为这些学生采取上述行为只是说明他们在学习态度上的消极和懈怠,或者是故意拒绝了与教师进行对话的机会,并且认为他们的行为妨碍了教学,正在对课堂秩序造成一定的威胁。教师继而加强了对课堂纪律的控制,对个别“捣乱”频繁的学生施以专门的行为矫正。结果是,沉默的学生依然以沉默为习惯,捣乱的学生纵使有所收敛却也收效甚微,很快便恢复了“原形”。正如有研究者宣称“95%的纪律问题源于孩子追求权利的努力,只不过这种努力被误用了”。

教师看似给予了每一个学生对话的平等权利,但这种权利对于有些学生而言无法兑现为他们的实际行动,因为他们缺乏实施权利的有效条件。在课堂上,这些学生的精力往往都集中在了如何扰乱课堂纪律以吸引老师的注意上,而不是要学的东西上,他们不仅在学业上自然无法取得成功,而且在健全人格的发展方面也会遭受打击。他们期望得到教师关爱的心理需求始终无法得到正当的满足,他们被教师边缘化的现实境遇滋生出的是一种无助感和失落感。他们时常会问自己同一个问题,即“老师是爱我的吗”,他们宁愿相信老师是爱他们的,只是这仍需要得到现实的验证。也许,在他们的内心里早已认定了一个事实,即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有差别的(要求老师同等程度地爱所有的学生确实不太现实),他们由此也会推倒出一个令人悲观的结论:这个世界原来是不平等的,也是不公平的,自己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保护,而任凭自己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

在理想化的层面上,师生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这种沟通围绕着双方认知的发展与情意的培养来进行,通过这种沟通,师生双方都获得自己对于世界与人生的理解,在人格上都走向一个新的成熟阶段,双方都获得发展”。在现实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中,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广泛普及,再加上学生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使得学生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突显,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受到广泛倡导,这就为师生间开展对话创造了适宜的文化氛围。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基于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否完全接受和适应对话的教育方式。或许有的教师会提出如下问题:师生间基于平等、尊重而展开的对话(教育),会对学生造成何种影响呢?学生真能从中受益吗?教师又如何摆正心态呢?想来大家对长篇大论的论述已经有所厌倦了,这里,我引用一位教师(迪克)和学者(罗曼)的书信对话来说明上述问题。

亲爱的罗曼:

非常感谢你上次的回信,它确实帮了我不少忙。

但我不得不谈谈我的工作:我和我的新班级已相处两周,说实话,挺让人头痛的。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些好孩子,但他们似乎总喜欢向秩序宣战,这难道是孩子的天性吗?……拉夫尔对我走路的姿势似乎比对其他任何事情都要感兴趣,我不止一次见他得意洋洋地在大家面前模仿我的样子;萨尼呢,总是不知疲倦地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从不肯安安静静地待上哪怕一秒钟。我发誓一定是那句莫名其妙的“打倒权威”捣的鬼!我清楚地记得席勒先生在开学典礼上救世主一般地宣布说:“孩子们,你们要记住,这里没有权威,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从此,这群被解除了束缚的精灵们,便开始尽情享受他们做主人的乐趣了。这实在是害惨了我们这些教师!

我最聪明的罗曼,告诉我,是你们那些教育家们得出的结论吗,规定孩子必须成为校园和课堂的统治者,教师却只有一心一意奴仆一般地爱他们宠他们为他们服务?知道吗,我现在必须时刻告诫自己,我不再是他们的权威,我最好的命运不过是和他们一样,需要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既然是伙伴,孩子们就再也不能接受我用命令的口吻和他们说话了,所以,我每天不得不像个乞丐一样,小心翼翼地和他们商量:“亲爱的,我们来学这个好吗?……答应我,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吧!”……我发誓,我相信民主、尊重、关爱还有接纳,但是,能单靠这些概念来教育孩子,他们还是不停地出现问题,现实总是越来越糟糕。有时我甚至觉得,学生生来就视老师为天敌——是他们想方设法反抗的独裁者,或是他们可利用的大傻瓜。

……我觉得自己完全成了一个表演者,隐藏起教师的真实面目,成天戴上好朋友、好伙伴的面具……遗憾的是,没有哪家剧团给我发过薪水,柏林金熊奖晚会也从没邀请过我。

…………

期待你的回信!

你忠诚的朋友迪克

亲爱的迪克:

很高兴你一遇到问题就能想到我,这实在是我的荣幸。

的确,在你我大学时的想象中,教师是一个多么圣洁,具有高尚精神价值的职业,它总能令人感到喜悦和宁静;教学又是怎样的一个引导学生进入神圣知识殿堂的探宝活动,使人生发无限的成就感。然而,如今你我都很清楚:教育孩子也会非常令人头疼和充满失望,当然,这并不能简单归咎于今天的孩子们。我们都明白,教与学是两种不同的职责,教的过程由一个人实施,而学的过程却在另外一个人的内部进行,这是显而易见的。教学要有效,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以前每家每户堂屋的正壁上都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子,逢年过节,人们便叩手礼拜,把老师和天地君王父母同列为神圣,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如此。在那里,师生关系通常被视为仅次于直隶亲属关系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师承关系往往维持一辈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在学校里,学生往往先喜欢上他们的老师,再喜欢老师所提供的教育。孩子们会从老师讲话时的表情和语气来判断,这个老师是不是喜欢自己。一旦他们对老师产生了尊重和信赖,教育的步子就容易得多。

……教师和学生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想一想我们这些年所遇见过的老师吧,有的严格要求,也有的宽大慈悲;有的严厉强硬,也有的温柔可亲。但他们大多数都是那么惹人喜爱不是吗?因为他们都是那么的有威信!……当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和劝导时,教师的这种威信和民主并不冲突。因为这威信不是教师自诩的,这威信是学生给的。由学生给予的威信是合情合理的,这种威信在学校里永远不会招致麻烦。你想想看,即使是在民主的社会上,依然需要秩序和权威,何况是在校园呢。并且,归根结底,只有发扬了教育中的民主,才可能建立真正的威信。

……单纯运用权威来让孩子学习,会最终失去自己的影响力:学生至少可以转向另一位教师,或者消极地等到明年或者等到这一学期结束,或者逃学;单纯地让孩子做主,这种表面上的尊重和信任就会变成漠不关心和敷衍塞责。对于这一点,赫尔巴特早就告诫我们:一个性格孤僻、脾气古怪、语调生硬、对人冷漠的人不可能得到儿童的爱,对儿童过分迁就、毫无尊严的人同样也得不到爱。所以,任何一个有理智的教师都会选择威信,用真诚和才能,从彼此的了解开始,最终赢得学生的爱戴。这种熟悉与友谊并不一定导致轻视,有威信的师生之间并不排斥感情投入。……当然,我们必须警惕,这种熟悉也不一定带来尊敬,师生之间的友谊没有精神上的巨大丰富性,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这对于教育同样是一种危险的现象。

答应我,别再担心了,其实你和你的新班级的关系并不见得有那么糟糕。……你的孩子们只是在用一种公开的抵制试探你而已,亲爱的迪克,努力去做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师吧,不要做至高无上的权威,但一定要有威信,让孩子们从心底爱戴和尊敬你。把自己看作孩子中的一员,平等地对待他们,你身上的美德、知识以及所有美好的东西,就由不得他们不去尊敬,威信随之而来。那么,在你们学校里出现的那些恼人的事件就会烟消云散。因为学生是不会骚扰他们热爱的老师,或者给他们尊重和关怀的老师惹麻烦,相信我,他们爱还来不及呢。

…………

永远记住夸美纽斯的话,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这一职业更为高尚的了。

你的罗曼

的确,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话的教育方式,并不排斥教师需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显然,在学生中拥有威信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威信的获得具有自得性,即当教师第一次出现在学生中时,他(她)因为拥有“教师”的身份而“天然”地具备了威信,只不过,此时的威信力还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故而教师的威信“指数”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长期的师生交往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与学生情感沟通的能力,决定了教师威信“指数”的上升或下滑。有研究者指出,“公正是教师最应具备的职业品格……教师对学生的公正程度与教师自我价值认同、教师对同侪的公正程度密切相关,教师自我认同价值越高,教师对同侪越公正,就越能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我们可继此认为,越是公正的教师,越能在学生中树立可靠的威信。但是,教师的公正也不可滥用,例如,一个习惯于对大多数学生使用粗俗语言的老师,他(她)就无法在学生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诸如“榆木疙瘩”“笨蛋”“傻瓜”之类的言语会深深刺痛学生的内心,这种语言暴力和精神伤害所具有的持久“杀伤力”甚至超过了身体暴力。教师在语言上的不当使用,不仅害人(伤害了学生),也害己(使自己的威信“指数”下降)。教师语言暴力的使用,可以说是其欲在学生身上实施身体暴力的一个影射,这也反映出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本应有的尊重、宽容、平等的价值观念尚未真正“植入”教师内心。

与教师的威信具有自得性一样,学生也具有“被老师所爱”的自得性。对于学生们而言,他们被随机地聚合在一个班级里,共同面对令他们感到陌生的老师,他们能坐下来以看似平常、自得的心态与老师对话,其内心必然抱定了这样一个信念:这个陌生的老师一定是爱我的。这种对师爱的信任,是学生建立对世界的信任的基础。一位慕名前来拜访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他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想做他学生的人,在他第一次看见裴斯泰洛齐的时候的心情是这样的:“裴斯泰洛齐——就是这个样子!他很慈爱,见到我这个陌生人很高兴,没有自以为是的傲气,他站在我的面前显得很忙乱,他朴实而又随和。这一切一下子吸引了我。还没有人这样触动过我的心灵,也没有人这样赢得过我的信任。”

在学生们看来,他们暂时离开了父母爱的怀抱,从家庭来到了学校这个陌生的地方,遇到了老师——这个陌生的人群,并被父母告知,这个人群会以老师的名义真诚地爱着他们,这让他们感到既意外,又欣喜。他们会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不仅父母爱他们,老师也会爱他们,同样地,他们不仅爱父母,也应该爱老师。“他人爱我—我爱他人”,爱的范畴由此扩展开来。在学生们的观念和想象中,他们的生活时空就由家庭延展到了学校,以及更为广阔的地方,乃至整个世界,学生爱的对象也由父母、亲人延展到了老师、同学,以及更多的其他人。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联系由此得以建立,乃至于这个世界的和谐秩序也由此得以构建,因为学生是我们未来社会的主人,正是他们彼此互相联结乃至于他们广泛联结其他人,才构成了整个社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学校生活是他们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教师,请不要挥霍学生对你的信任——师爱,否则,这个世界将呈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教师要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不断积累和丰富师生间的情感,培育师爱的种子使其生根发芽。在了解学生、真诚面对学生和与学生沟通、建立情感上,教师必须下苦功夫,无任何捷径可走。有的教师带着侥幸心理,企图用一种虚伪和言不由衷的亲昵话语来表达“师爱”,这是危险的。

每个人大概都听说过,也都知道,小孩子需要被关爱,而且也一定要被关爱。即使是最喜欢孩子的人也承认孩子并不全是很有趣和容易相处的。他们通常很像老年人,常常让人头痛万分。然而,虽然很多成人并不喜欢孩子,却觉得有责任爱护他们。另外,成人的行为,尤其是语言,总是表现出似乎很喜欢他们的样子,以为这样就算是负责,而事实上这些亲昵的语言都是些毫无意义的字眼,像亲爱的、达令等。很多成人对孩子说话时,都习惯使用这种可怕而亲密的话语。其实小孩子从十岁开始,就厌倦这种虚伪的感情,而且也开始不信任成人所说的话。

师爱是成人对孩子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在这一点上,教师切不可轻视孩子们所具有的敏锐辨别力。当一个教师“爱的假象”被学生识破的时候,就是他(她)威信扫地的时候,不仅失去了学生对他(她)的信任,而且,也会让学生看不起。在现实中,我们不能期望每一个成人都能以极大的热情,愿意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为孩子们的点滴成长费尽心思,也能为孩子们的屡屡挫败而承担责任。因此,有些人即使拥有高超的“教”的技能,也是不适合当教师的,原因在于,他们再也不愿意回到那个童真年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