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目标定位更合理

目标定位更合理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准确合理的目标定位,使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能够从正确的出发点到达合理的归宿点。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是创新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其次,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这是目前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普遍忽视的重要目标,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立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模式,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高校应该培养怎样的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问题。准确合理的目标定位,使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能够从正确的出发点到达合理的归宿点。精准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应该能够正确地反映创新活动和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适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以及高校发展的特征和要求,不仅要关注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还需要追求创新精神和人格的塑造。

首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学校已经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是创新实践活动的原动力。而创新能力则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办法的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

其次,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这是目前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普遍忽视的重要目标,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创新就意味着探索,意味着认识和改造新的事物,意味着成功和失败都有可能,因此,创新的过程是艰难和曲折的。学生只有拥有了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地赋予他们勇于创新的信心和勇气,才能激励他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最终实现创新目标。创新人格包括了创新的非智力因素,例如激情、毅力、动机和责任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非智力的因素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形成了进行持久创新的诱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