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聋校美术鉴赏教学形式的拓展

浅谈聋校美术鉴赏教学形式的拓展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始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

延安市聋哑学校 薛晓阳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美术鉴赏教学要想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以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的创新,以新颖的形式激发聋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积极欢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一、导入教学形式的拓展

1.导入内容应同热点话题紧密联系,是导入成为最感兴趣的诱饵。如在上《美术名作欣赏》这节课时,我特别以网上查找的各名家作品拍卖价格为焦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因为学生最感兴趣这些内容,所以每个学生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热切期待高价作品价值的谜底,这为本课重点内容的展开做了良好的铺垫,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导入的形式应灵活变通,如多媒体短片、图片展示、舞蹈等形式,但必须灵活使用才能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如自选《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运用图片导入,选取漂亮与丑陋,华丽与朴素,优美与凄美等典型作品图片,进行课堂展示,由于图片比较独特,个性鲜明,霎那间,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顿时,美与丑成为大家热烈争论的焦点,学生个个都争先恐后表达自己对美的观点和标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课重要内容的思考。由于图片的选择定位准确且运用恰到好处,所以收效很好。

二、学生课堂展示形式的拓展

教师“主导”学生“主演”,教学主体角色的转变也是教学形式的一大创新,学生课堂展示是课堂的主体,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环节。

由于美术教学本身也属于一门艺术,因此,美术教学的课堂展示就不能局限在美术范围内。一些美学理论艺术是完全相通的,可以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或多种方式去体验理解和表达展示。如:音乐、舞蹈、影视等。

所以美术课学生的学习展示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用不同的视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想象画》这节课教学中,由于电视上看过和学校排练过舞蹈《千手观音》,聋生们对此非常熟悉,我便让学生们用千手观音来表达变化统一的美学法则,用两种不同的舞术动作来展示均衡对称的不同美感。参与人数多,学生们兴高采烈玩得开心,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三、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形式新颖的趣味活动

1.开展知识内容讲述和作品赏评展示活动。新课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其综合素质。美术课也不例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讲述,作品讲评的训练,使学生把较死的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课堂命题画大比拼。美术鉴赏课如果只是理论,就会枯燥乏味,失去吸引力,恰当安排绘画实践课,能够补充鉴赏课的活力。如意象绘画课,抽象艺术课,分别组织学生进行命题画比赛,要求学生以轻松、兴奋、烦恼、痛苦为题用纯抽象的形式大胆尝试表现,同学们都兴奋不已,打开思维争先恐后。黑板上的作品感觉丰富多彩,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个人的主观情感,甚至不乏可圈可点之作。

3.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鉴赏课《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一课中,我让学生分组组织拍卖辩论会,拿出自己最喜欢的几件作品图片进行分析评论,说出自己的优点,挑出对方缺点。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发言正确加分,最后总评得分为胜。有这样的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在讨论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

四、强化美术欣赏能力,手动勤思善体会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已贯穿从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学全过程中。而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始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美术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且从未达成共识的学术问题。笔者从中学美术欣赏课中发现,教师讲授时间很多,留给学生学的机会很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常常思考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还要对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和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按理说,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但授课毕竟是老师的个体劳动,老师可以自己做出决定,对教材作品哪些是重点分析欣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处理教材灵活。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将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欣赏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要想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领会和感悟到美术作品的娱乐功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当前的“激情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欣赏与动手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美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总之,美术鉴赏课不仅仅是美术理论课,更是一门综合学科,要想上好这门课,必须从聋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采用新颖独特的方法,并不断的努力进取,开拓创新。

此文于2012年4月在延安参加的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第五届校长联谊会上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