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担任战后重建学校的校长

担任战后重建学校的校长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建学校,首先面临的是生源问题。总的来说,学校所面对的这些生源,基本可以描述为“没有经过教育的超龄的学生、有着战争创伤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应是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

二、担任战后重建学校的校长

(一)满目疮痍的学校

经过主动申请,29岁的苏霍姆林斯基回到他的家乡,到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

不过当时校长这个职位,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想象的那么受人尊敬、令人羡慕。当时苏联卫国战争刚结束,他面临的是学校战后重建的繁复工作,29个月的法西斯侵占,不难想象当时的场景,战争不但使经济受到重创,更在人们的精神上留下了可怕的痕迹,学校的所有设施基本被毁坏殆尽。

让一所学校在战争的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这个压力是巨大的。事实上,苏霍姆林斯基自己也刚从战场上回来,两块弹片还留在他的胸部,并因此长期受着伤病的折磨。他在52岁去世,这个伤病应该是主因,令人扼腕痛惜。

重建学校,首先面临的是生源问题。苏联卫国战争之后,有些学生失去亲人,有些学生流离失所,有些学生身体受伤等,这些教育对象是否愿意留在学校、是否愿意接受教育、是否还能接受教育,都是个问号。当然,即使孩子可以接受学校教育,家长是什么样的态度?由于家庭教育的支离破碎,学校如何获取来自家庭的支持,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村里还有一些无法查找来历的流浪孤儿,他们小小的身心过早承受了种种困苦磨难,难免对周围世界充满疑惧和不信任,有的孩子甚至把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当作一种诡计和圈套。

譬如,维佳的父亲是一名游击队员,曾被德军严刑拷问并惨遭杀害,母亲也在轰炸中不幸身亡,自己成了孤儿,被别人收养。孩子初谙世事,转眼间就经历人亡家破,这种对幼小心灵的打击可想而知,而学校里像维佳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戒心、不信任、痛苦、委屈、怨恨、有意的执拗与固执,每个人的生活遭遇都能写一本书”[1]

学校教育能给这些幼小心灵予以抚慰么?能唤起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忱么?能够给予他们一个快乐童年么?这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战争留下的痕迹不可能很快就磨灭,而心灵上的创伤远比肉体上的伤残严重和难以愈合……

总的来说,学校所面对的这些生源,基本可以描述为“没有经过教育的超龄的学生、有着战争创伤的学生”。所以学校教育在这里,就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任务,其心灵抚慰、因材施教显得更为突出和必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温暖和快乐,也就成了学校之于学生吸引力的关键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当时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很成问题。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教师的,大都刚从战场回来,不少人养成了一副“兵大哥”的作风,又吸烟又喝酒,行事简单粗暴。自然,这与教师这个职业要求相去甚远。

所以,总的说起来,所有的人都需要尽快脱离战争的影响,脱离那种动荡不安的生活,返回到正常宁静的学校生活中来,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初来乍到的校长,该如何入手办学呢?

(二)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学校是一副烂摊子,学校虽占地5公顷,但可谓是一所极小规模的学校,30多个教师,数百个学生,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村校”、“片校”。但是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学生成长的地方,他也并不打算将就着运作,他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设想与规划,否则他就不必辞去教育局长的职位,而来到一所中学当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应是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个“发展”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学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二是身心发展,手脑并用,体脑结合;三是各方面发展要有深度和广度,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应作为衡量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学生各方面要和谐发展,有机地成为缺一不可的统一体,而其核心是发展高尚的道德。所以,要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成为大写的人,并在各个领域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天赋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不少校长往往把“我们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作为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思考,但这还不是终极目标。因为无论把学校建成怎样的“现代化、民主化的和谐校园”,其思考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应该是:我们到底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学校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一点来展开,培养目标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所以,只谈学校怎么建设,而不谈培养目标,无论把校园搞得多气派、多漂亮,都是属于本末倒置的事情。

按我们一般的想法,根据当时的办学条件,作为校长顶多就是做些“恢复工作”吧?譬如,恢复班级、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恢复一所学校所应该具有的一切。而现在,面对这样的烂摊子,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这个“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目标,的确令人吃惊,其难度也许是难以想象。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个培养目标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熟悉,也是我们一直所倡导、所强调的培养目标,更是我们所向往的一个比较理想的个体形象。但我们不能否认,即使在时下学生素质、教师素质、家长素质都有极大提高的前提下,这目标也是非常之高,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而难以企及的。当然,这其中会有几个原因:一是目标没有“内化”或被认同,就是我们不少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目标之于学生一生的意义;二是来自社会、家长的各种要求,使培养方向产生偏离。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

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教育理念,而这不仅涉及所学的教育理论,也与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善于不断总结、反思、提炼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而不是来自外界的要求。

如果能发自内心的认同培养目标,能够达到“内化”,那么,即使外部环境不够理想,但还是会想方设法,使这目标尽可能地化解在教育实践中。如果内心不认同,那么在实践中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所以,在同样的背景压力下,我们能够看到,有不少学校在想方设法,“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作秀”或者“拒绝”;也有一些学校以社会压力为理由,视升学率为唯一,学生和谐发展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

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方面能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之于个体一生的意义;另一方面,他积极探索着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与方法。能把这两点都做得很好的,的确非常难。如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实践的推进中,也曾遭遇到很大的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围绕如何促成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对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都作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包括基本框架的搭建,其基本内涵、实施方法、注意点等等,都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年轻的校长并没有觉得无从着手,心中有着明确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的达成,有系统全面的做法,“谋篇布局”既确定,接下来就是选择适当的策略与路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