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初期台湾铝业的重建

战后初期台湾铝业的重建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浴火重生:战后初期台湾铝业的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5年8月15日结束,日本同时也失去对台湾的占据。半个月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于9月1日和20日分别公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大纲》和《台湾省组织条例》。5月1日设置台湾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于7月1日正式接收。如第二章所述,战后初期台铝的铝锭产量并不多,与其原料和市场的局限性有关。

三、浴火重生:战后初期台湾铝业的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5年8月15日结束,日本同时也失去对台湾的占据。半个月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于9月1日和20日分别公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大纲》和《台湾省组织条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与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在10月5日于台北设置台湾省前进指挥所;接着,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25日通告任命陈仪为行政长官,代表中国战区统帅受降,随即开始办理接收事宜。[9]而工矿业方面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工矿处与资源委员会共同处理。[10]

1945年12月资源委员会在台湾成立台湾电冶业监理委员会,派员分赴日本铝业公司高雄、花莲两家工场和台湾出张所(办事处)。5月1日设置台湾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铝”)筹备处,于7月1日正式接收。[11]当时台铝主要资产如下:

1.高雄工场:原资本额为47 450 662元。

(1)全场面积144719256.6坪(包括厂房、住宅、宿舍和田地等)。

(2)工场房屋有18栋,办公室和住宅、宿舍共计259栋,仓库18栋,但无一完整者,损坏率共计约44%。

(3)设备方面,铝氧制炼设备有35类,平均毁损率约20%;电解设备12类,损坏率为30%;电力设备一套,亦约30%受损。

2.花莲工场:

(1)全场面积24 151.5坪(包括厂房、住宅、宿舍和田地等)。

(2)设备方面,电炼9类,平均受损率约40%,电力设备一套,损坏率高达50%。

3.台湾办事处:房屋面积71.7坪。[12]

台铝成立后,初步工作如第二章所分析,是集中力量修复被损毁的炼铝设备,使其复工生产。第一期计划为年产铝氧16 000吨,铝锭8 000吨。[13]其中花莲工场早于1944年因水力发电设备被大水冲毁而停工,嗣后复遭盟军飞机轰炸,重要设备悉被破坏,故不可能修复。台铝当局乃决定把可利用的设备和物资搬运到高雄工场,集中全力修复该工场。[14]

台铝继续留用51名日籍技术人员,配合陆续自大陆来台的曾经留学美国与德国而有相当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以及原有的台籍工人,来从事重建工作[15],当时修缮设备与重新开工是同时进行的。到1952年底完成了全部152座的整修工作,可年产铝锭8 000吨至9 000吨。[16]

除制炼铝氧和纯铝的设备外,在1948年修复的其他机器包括:供电配电变电设备、火力发电设备、供水设备、冷却设备等,并且请台湾省建设厅协助修竣大贝湖工业给水设备,以谋求能迅速复工。[17]

从以上的台铝重建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电气设备的重要性,因为铝业是非常耗电的工业,如表3-1所示,战后初期,冶炼一吨铝锭,约需30000度以上的电量,因此如果没有低廉的电价及充裕的电力,就不足以减轻铝厂的成本,进而带来利润。台湾电力公司在1946年底可发电185 000瓩,而当时平均用电量仅75 000瓩;到1948年,台电已扩充为300 000瓩,[18]又没有其他大量的电力用户,因此即使台铝增加设备,应仍有充足的电力可资供应。

表3-1 台湾铝业公司铝锭产量及主要原料、人工、电力等单位耗用情况表

续 表

资料来源:林钟雄:《台湾之铝工业》,载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台湾之工业论集卷四》,台湾银行1968年印,第77—78页。

附注:(1)1941年为日据时期高雄工场最高产量。                 

   (2)1962年120座2万安培旧炉停用,60座10万安培新炉3月烘炉,4月开始参加生产。

   (3)1956年、1961年及1964年均未发生限电,生产比较正常。         

另一方面,从表3-1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出以下的讯息:

(1)战后初期的每单位铝锭的原料和电力、人工等消耗量都不如日据时期的最佳纪录,这当然是由于设备仍在整顿修理与劳工对电解操作缺乏经验的缘故,因为毕竟留下来的日籍技术员工并不多。

(2)虽然铝锭的生产能力在1952年底恢复到8 000吨以上,但1953年的总产量仅有设备能力的一半。

(3)每单位用电量是在1953年才开始明显地减少,耗煤量亦然,这是因为在战后初期,电解设备尚未完全恢复,能使用的电解炉的总电压未达整流设备容量之半,故电力消耗量高。[19]

(4)1953年以后虽然产量大增,但因仍使用原有老旧的设备,所以年产量仅维持在7 000—9 000吨之间,不及日据时期的最高年产量。到1963年,由于设备更新、生产能力扩大为年产20 000吨,[20]产量才在翌年超过日据时期的巅峰纪录。

如第二章所述,战后初期台铝的铝锭产量并不多,与其原料和市场的局限性有关。再者,台湾铝锭的销售市场也很有限,由于往昔台湾铝业是因应日本的要求而出现的,所产铝锭都运往日本制造成军需用品。如今台湾尚无铝加工厂,大陆的轧铝设备亦有限。因此台铝公司成立之初,即认为铝业必须具备加工设施,使炼铝与加工成一整体,方能有经济效益。并积极扶持民营铝器厂,成为以公营台铝公司为中心的卫星工厂,但如第二章所指出的,最主要的销售对象是军方与公家机构。

图3-1 1936—1968年台湾铝锭及其主要加工品产量图

img43

资料来源:表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