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前年中国教育盘点

世纪前年中国教育盘点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十分重视在中国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孙中山高瞻远瞩,积极倡导发展国民教育事业,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振兴教育,就能培养大量人才,有了大量人才,就能掌握国家民主富强的命脉。在各种思潮的激烈交锋中,代表社会进步倾向的国民教育制度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选择。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教育事业在总体上落后于毗邻的人口大国印度,1945年中国各类学校在校生占总人口的比例曾一度赶上印度,随后又掉了下来。

(二)20世纪前50年中国教育盘点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十分重视在中国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孙中山把教育列为中国“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认为只有“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皆奋于学”[12],国家才能化贫为富,转弱为强。针对当时一些人提出的用输入物质文明的方法改良中国的主张,孙中山明确指出:“用输入物质文明的方法不能改良中国”,以为把整套机器输入中国,“中国人新生就会开始”,那是一种“荒唐”的设想[13]。孙中山认为:“世界的文明,要有知识才有进步”,“世界上文明的发达,是在近来二百多年,最快的是近来五六十年,以后人类的知识越发多,文明的进步便愈发快。”[14]“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源泉也。”[15]民国肇始,百业待举。孙中山高瞻远瞩,积极倡导发展国民教育事业,认为一个国家只要振兴教育,就能培养大量人才,有了大量人才,就能掌握国家民主富强的命脉。民国建立初期,孙中山便明确指出:“现值政体改革,过渡时代,须国民群策群力,以图振兴。振兴之基础,全在国民知识之发达。”[16]他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对全民普及教育、女子和儿童教育、师范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等,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绘制了国民教育新体系的蓝图。

1911年至1923年,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由283万人增加到678万人,[17]增长了139%。在校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由0.7%提高到1.6%。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各派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各种思潮进行激烈交锋。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国共之间由此开始了历时10年的内战。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在各种思潮的激烈交锋中,代表社会进步倾向的国民教育制度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选择。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努力推进教育普及,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明确宣布:“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女,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管。”[18]国民党在《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也提出:“6岁至12岁之学龄儿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纳学费”,“已逾学龄未受基本教育之国民,一律受补习教育,免纳学费”,“教育经费之最低限度,在中央,为其预算总额百分之十五,在省区及县市,为其预算总额百分之三十。”[19]虽然全国处于内战期间,教育事业还是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1936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 836万人,中学在校生63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4万人,各类学校在校生1 903万人,较1923年增长了18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各类教育事业在战争烽火中受到严重摧残。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小学在校生2 439万人,中等学校在校生127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2万人,各类学校在校生占总人口的4.7%,学龄儿童入学率49.2%。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50年中中国国民教育事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进展缓慢。日本在明治维新后10年,在校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便达到6%,中国新学制颁行后近50年,在校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尚未达到6%。

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教育事业在总体上落后于毗邻的人口大国印度,1945年中国各类学校在校生占总人口的比例曾一度赶上印度,随后又掉了下来。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的入学率尚未达到19世纪3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入学率,中国教育事业比西方国家落后一百余年。

表2-8 20世纪前50年中国教育事业与印度比较

img36

续表2-8

img37

注:中国人口数据《中国历代人口统计》,学生数据《中华民国教育史》,印度人口数和学生数据《帕尔格夫世界历史统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